她本以為會看到一片哭喊與混亂,但眼前的景象卻讓她心頭一震。
孩子們雖然個個麵帶病容,身體虛弱,卻自發地排成了幾個隊列。
一隊負責去遠處乾淨的水源打水,一隊負責在火堆上熬煮草藥,還有一隊大一點的孩子,正笨拙地給更小的弟妹喂藥、擦拭身體。
整個營地,竟有一種超越年齡的秩序井然而又脆弱的平靜。
“是誰在指揮你們?”柳如煙拉住一個正要去換班打水的小女孩,柔聲問道。
女孩指向營地角落。
那裡,一個雙目蒙著布條的盲童,正側耳傾聽著營地裡的各種聲響,手中緊緊攥著一隻小小的木勺。
柳如煙走過去,蹲下身。
“是你在安排大家做事嗎?”
盲童摸索著轉向她的方向,點了點頭,用稚嫩的聲音說:“夢裡,有個叔叔教我的。他說,‘輪值如流水,歇的人總有位’。這樣,大家都能乾活,也都能歇氣,才不會累死。”
柳如煙的心,如同被重錘猛擊!
“輪值如流水,歇的人總有位”——這不正是陳默所創《平水流規》中最核心的民生調度邏輯嗎?
用以確保在資源極度匱乏時,通過有序輪換,最大化利用人力,並保證每個個體都有恢複的機會。
她沒有揭穿這個所謂的“夢境”,反而以此為基礎,正式設立了“童自治院”,讓這些幸存的孩子自我管理,並在規則牆上寫下:“最弱的孩子,也能成為彆人的岸。”
當夜,她處理完公務,在帳中點起燭火。
搖曳的火光映在窗紙上,她恍惚間,似乎看到一個低頭默默縫補著什麼東西的身影,一閃而過,快得像是幻覺。
黃河故道,新堤修築工地。
管用!
渾濁的黃河水從堤壩底部的一個孔洞噴湧而出,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漩渦。
工匠們驚慌失措地扛著沙袋去堵,卻被激流瞬間衝開,孔洞在水壓下越裂越大。
“快撤!要潰堤了!”
就在工部最年輕的匠師程硯準備下令全員撤離的絕望時刻,幾位正在附近打漁的漁婦,忽然提著幾隻沉重的竹筐跑了過來。
她們二話不說,將筐裡滿滿的活蚌,儘數倒入那可怖的潰口之中。
奇跡發生了。
那些活蚌落入水中,出於求生的本能,立刻緊緊閉合,吸附住周圍的泥沙。
無數的活蚌層層疊疊,竟在水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堅固而有韌性的“生物加固層”,水流竟被漸漸遏製住了!
領頭的漁婦擦了把汗,對目瞪口呆的程硯憨笑道:“匠師大人,莫慌。它們這些東西,天生就會修牆。”
程硯蹲下身,仔細觀察著那漸漸平息的水流,腦中如遭雷擊。
這不正是當年陳默用蚯蚓改良鹽堿地時,提出的“萬物皆可為工”理念的延伸嗎?
利用生物的本能去完成人力難以企及的工程,這分明就是《九陰真經》中“借勢封脈術”的生態化應用!
他當即撕毀了原有的搶險預案,下令全線推行“生物固堤計劃”,並向朝廷上書:“最好的工程,是讓自然自己動手。”
次日清晨,他在河灘上巡查,無意間拾到一枚半開的蚌殼。
晨曦的光芒映在蚌殼光滑的內壁上,流光溢彩,宛如一隻剛剛睜開、洞察萬物的眼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荒僻的山間古道。
李昭陽牽著瘦馬,途經一個由流民組成的臨時村落。
他看到數十名流民沒有哀歎,而是圍坐在一圈篝火旁,正在輪流講述著什麼。
一個來自東海的老漁民說:“海邊的屋子,屋頂斜角要像刀刃一樣能切開風,不然房蓋會被整個掀飛。”
一個來自北地的獵戶說:“林子裡的木屋,灶台必須高於床沿三尺,火星子才不會燎著被褥。”
眾人邊聽邊用炭筆在破布上、木板上記錄,儼然一場沒有老師、沒有教材的“講武堂”。
李昭陽悄然加入,默默聽著。
他驚愕地發現,這些五花八門、看似毫無關聯的民間經驗,其核心邏輯竟大多源自當年陳默隨手寫下,散播於民間的《民居安危十二問》。
一名眼尖的少年認出了他曾是威震邊關的統帥,激動地湊過來:“將軍!您走南闖北,可知那位寫下這些救命法子的先生,究竟是誰?他現在在哪?”
李昭陽沉默了。
他抬起頭,望向遠處雲霧繚繞的群山,那裡,似乎有一個身影,正踽踽獨行。
他緩緩搖頭,聲音滄桑而悠遠:“他從沒留下名字。可你看——每個活著的人,都在替他說話。”
暮春,山村夜雨。
陳默蹲在一塊溪邊青石上,用一根樹枝撥弄著一堆被雨水打濕的炭灰,試圖點燃幾根濕柴。
一個迷路的孩童跌跌撞撞地從林子裡跑來,渾身濕透,凍得瑟瑟發抖。
陳默沒有說話,隻是站起身,將孩子拉到自己身邊,用身上那件破舊的麻布外衣將他緊緊裹住。
然後,他將炭灰細細地撒在濕柴下麵,覆上一層乾草,俯下身,用最輕柔的氣,緩緩吹送。
一縷微弱的火苗,終於顫抖著燃起。
孩子依偎在他懷裡,感受著久違的溫暖,仰頭問道:“叔叔,你是山裡的神仙嗎?”
陳默搖了搖頭,聲音有些沙啞:“我不是神仙,我隻是一個怕冷的人。”
夜深,孩子在溫暖的火堆旁睡熟。
他悄然起身,將外衣蓋在孩子身上,轉身沒入更深的黑暗中。
翌日清晨,聞訊尋來的村民找到了孩子。
火堆旁,隻留有一雙在濕泥上落下的鞋印——淺得幾乎看不見。
一個細心的老人,卻用一塊平整的石板,小心翼翼地將那道幾乎看不見的印記拓了下來,鄭重地立在村口。
石碑無字,隻刻著那道淺淺的腳印,仿佛在訴說:“此處曾暖過一個人。”
幾乎就在同一瞬間,千裡之外的京城議政堂。
一份最新的《民生策》彙總呈到蘇清漪的案頭。
首頁上,一條剛剛被“民智回響池”捕捉並收錄的新增策略,赫然在列。
建議人:佚名。
蘇清漪提筆批閱,正要落筆。
忽然,她感覺藏於袖中的那塊陳默留下的抹布,微微發熱。
她低頭一看,隻見那早已洗得發白的布上,“低頭做事”四個字,竟泛起一圈淡淡的、肉眼可見的金色光暈,旋即隱去。
她的心,猛地一跳。
與此同時,負責監控“民智回響池”水晶核心的程雪,也正主持著一年一度的係統校驗。
所有數據流平穩如常,直到最後一項——對全年所有“佚名”策略進行歸因分析時,整個水晶核心,突然發出一陣前所未有的嗡鳴!
冰冷的係統提示音,第一次帶上了一絲難以置信的驚愕。
“警報!發現邏輯奇點!全國上報的……
喜歡贅婿,開局簽到絕世兵法請大家收藏:()贅婿,開局簽到絕世兵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