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山抽煙抽得很凶猛,內心也有些不平靜,“大哥,那你目的是啥?”
萬善放上第三顆花生,“第三點:結仇!
我要潘家和餘家徹底決裂,原來是潘良酉和王春桃以及王家的矛盾,現在王春桃嫁給餘煉鐵,餘煉鐵打斷過他的腳,王春桃生了兒子非說孩子是潘家的,會怎麼樣?”
“那要一般男的都敢拿刀把餘盈全家捅死,可這事兒餘家會乾嗎?外麵都說王春桃懷的野種時,餘煉鐵當初一口咬定,非說孩子是自己的。現在為了不養孩子,就說孩子是潘良酉,他的臉那不是徹底丟光了!”
“最後一點,大山,也是我要教你的,關於人性。什麼手法什麼方式都不重要,核心是利益的取舍。這個孩子對餘家人來說是個累贅,不會帶來任何好處,親生的都可能會被父母遺棄,何況不是呢?”
張大山低頭抽完最後一口,用爐鉤子鉤起爐蓋,把煙頭和小編筐裡花生殼倒進去。
騰騰火焰中,大山被熏紅了眼睛,“大哥,我還是覺得有難度,潘家不會同意的,餘家都不願意養,潘家更不樂意啊。你也說了,孩子不會帶來任何好處,潘良酉一家可沒那麼傻。”
“嗬嗬,大山呐大山,孩子送過去潘家不要,這件事我們就做到位了,我又不是育嬰堂的,我管不了那麼多。再說了,孩子是誰的王春桃可能清楚,或許這也是她堅持秘密的原因,孩子的親爹將來會百倍的回報他。”
萬善輕輕撫摸銀狸花,“你可以說我卑鄙無恥,但是我心中這團火還在燃燒,不把餘家和潘家弄的名聲臭大街,不讓他們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我難受,我意難平。”
“我半夜睡不著覺,讓我咬牙切齒的那些人,用天線排成屠刀的形狀,斬下狗男女的頭。”
張大山:???唱上了?
“1914年,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開槍射殺了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與妻子蘇菲。薩拉熱窩槍擊讓整個20世紀變得風起雲湧,可以說是一戰的導火索,也為二戰埋下了隱患。”
“大哥,薩拉熱窩是國外?上次你說屋大維勾引豔後,殺了凱……凱子?這個普什麼西,跟蘇菲是不是有一腿?”
萬善陷入自言自語中,“同年7月,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奧斯曼帝國組成同盟國,英國、法國、俄國組成協約國。打了四年,卷入戰爭的國家達三十八個,雙方動員總兵力達七千萬人,死了快一千萬人。同時,俄國沙皇的統治終結,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沉重的戰敗賠款負擔讓納粹崛起。”
“我說了這麼多是告訴你,看事物不能隻看一時,就像平靜的湖麵砸下去一塊石頭,漣漪陣陣,餘波不斷。湖裡砸死一條魚還是驚醒一條惡龍,誰在意呢?”
“你的意思是,那個兔唇的孩子就是餘家和潘家結仇的導火索,也是砸進湖水的大石頭。”
“我不是算無遺策的諸葛亮,也不是毒計無敵的賈詡,無法控製後期的發展進程。但是我知道,這件事就是一根刺。至於卡嗓子的魚刺能否變成刺穿骨髓的長針,見招拆招,因勢而變。”
萬善整個人靠躺椅上,輕輕搖晃,“諸葛亮從未留下過錦囊妙計,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忒修斯之船的零件替換是一個悖論。你我之間的談話,隻是從我們熟知的人性思考,有局限性也有片麵性,抓住一點點本質就夠了。”
“諸葛亮沒給張飛留三個錦囊妙計?大哥,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你看,你和我之間的信任都這麼缺乏,餘煉鐵和潘良酉如何會按照我的布局行動?”
“大哥,諸葛亮到底有沒有錦囊妙計?”
“臥龍先生是政治家和戰略家,三國演義裡他是軍事家。”
“啥玩意兒,我不理解,你不告訴我答案,我睡不著。”
“睡不著就去屋頂數天線,排成愛你的形狀。”
——
臘月二十八,全家行動起來,和麵調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