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善比較關心韋東生的傷情,終於和韋東生平級,還沒騰出空琢磨這個老登,竟然負傷了。
雖然沒立功,但是戰場受傷就不能追究他指揮失誤,況且還沒指揮呢就被人打成豁嘴兒魚了。
蠢貨運氣真好。
丁守貞估計要調崗了,這麼大規模的圍剿,堂堂一個營長啥也沒撈著,也不是,撈著兩顆子彈。
出院了也是一條腿短,沒病走兩步也走不快。
心底舍不得丁守貞調離,這樣一個把野心擺在臉上的二代,好對付。
一旦老丁走了,上麵肯定迫不及待要空降個副處長,四處變成香餑餑,隊伍擴張人一多就不好帶。
接下來要彙總包老蔫、張大山考察的信息,知道改開,怎麼改怎麼開不了解。上輩子也是切身感受市場經濟的發展,八十年代末期東北發展停滯。
細數東北發展起來的企業家,大多是九十年代靠鋼鐵、煤、化工、金屬和醫藥起來,後來是房地產、互聯網、糧食、土特產……
鋼鐵、煤、金屬、醫藥這些八十年代還是國營,也是戰略物資,碰不得。
房地產和互聯網,沒到時候呢。
糧食也不行,雜交水稻還在推廣階段,全國人民還沒吃飽呢。
土特產?木耳、鹿茸、人參、鬆茸,還有木材,對,木材。
東北這麼大,林場這麼多,既然忠門人壟斷木材賺錢,為啥他不做呢?
鬆省的長白山,黑省興安嶺,打通林業局、鐵路貨運的關係和人脈,坐等起飛。
還有腳盆國喜歡的鬆茸,最早選的也是長白山鬆茸,產量跟不上,加上鬼子執拗於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提到的香格裡拉,最終找到了雲南。
野蠻發展的時期,山貨配著木材賺上第一桶金。
萬善拿出紙筆,羅列資源配比,需要動用的資源,打通的關節,銷售的渠道。
點著丹東兩個字,東北木材的重要中轉站,真是無奈的選擇。
粗獷的資源置換時期,沒有發展的機遇。汽車、造船、機床、火電水電設備,大量運往中南、西南等地區的新建工廠使用。
參考圖,吉林省數據沒找到,當時以木材舉例,支援關內按照幾十塊錢一立方,是市場價格的五分之一。
什麼都摻乎不進去,怪不得都想穿紫羅袍坐廟堂,上去了錢還算個事兒嗎?
可惜啊,自己出身平平無奇,不然僅僅運往沿海的原油、煤炭、鋼材、化肥,插一腳都能讓他以坐火箭的速度積累財富。
拿起電話撥出去,“薛戰軍,我,你善哥,嗯,找你有事兒。”
“薛老三,你再裝我過去跟你以武會友啦,今天下午呢?晚上也行,請你吃活魚,定好了六點半。”
繼續完善自己的商業計劃表,畫樹狀架構圖,再來一個sot分析圖,補充上脈絡圖。
標上關鍵節點,配合的單位及接洽人空了幾個。
折好揣兜裡,兩頁紙關係日後上百億的買賣。
‘咚咚咚’
印見微換茶倒水,看著煙灰缸堆滿煙頭,“頭兒,你剛才寫報告了?”
“怎麼了?”
“你隻有寫報告時候抽煙抽得特彆多,姚科長找您。”
“讓他進來,下次直接說事兒。”
黑子進來等印見微出去,也沒坐就站著說:“聞老三說,他見到韓丹和董平去了東局子西胡同。”
“夠遠的,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