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出兵樊城_三國無雙:開局召喚霍去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9章 出兵樊城(1 / 2)

司空府的朱門在身後緩緩關上,將皇宮的血腥氣與悲戚聲隔絕在外。曹操剛踏入正廳,便揮手屏退了上前伺候的仆從,隻留下郭嘉、程昱、賈詡、許褚、典韋五人。他解下腰間的七星寶刀,隨手遞給身旁的許褚,刀鞘上的寶石在燭火下泛著冷光,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依舊條理清晰:“子和行事太過衝動,今日之事雖震懾了百官,卻也落了口實。典韋你陪著仲德,先去大理寺一趟,吩咐獄卒好生看管那些漢籍官員,不許苛待,也不許讓他們互通消息,待某理清頭緒再行審問。文和,你剛歸順不久,府中已為你收拾好上房,一路勞頓,先去歇息片刻,晚些時候某再與你商議涼州後續事宜。”

程昱、典韋與賈詡齊齊拱手應下,賈詡眼中閃過一絲感激,曹操雖剛經曆宮變,卻未忘了妥善安置他這個新歸降之人,這份細致讓他愈發覺得投靠曹操是正確的選擇。兩人轉身離去後,正廳內隻剩下曹操、郭嘉與許褚三人。

許褚守在門口,雙手按在腰間長刀上,目光警惕地盯著門外,確保無人靠近;曹操則走到主位坐下,端起桌上的涼茶一飲而儘,冰涼的茶水滑過喉嚨,稍稍壓下了頭疾殘留的痛感。他看向郭嘉,剛想開口詢問後續朝堂安撫之策,卻見郭嘉上前一步,眼神裡帶著幾分急切,搶先說道:“主公,方才在回府的路上,屬下突然想到一個人才,今日正是招攬他的絕佳時機,特來推薦給主公!”

曹操聞言,原本略帶疲憊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他深知郭嘉識人眼光毒辣,這些年推薦的程昱、劉曄等人,無一不是能臣良將,如今郭嘉主動開口推薦,且語氣如此急切,想來此人定非尋常之輩。他身體微微前傾,手肘撐在桌案上,問道:“哦?奉孝竟有如此看重之人?是誰?”

“司馬懿,字仲達。”郭嘉緩緩吐出這三個字,見曹操臉上露出思索之色,便繼續補充道,“此人乃是京兆尹司馬防之子,自幼聰慧,胸有大略,不僅博覽群書,對儒教典籍頗有研究,更精通兵法謀略,連其父司馬防都常說,司馬家的未來要靠他支撐。隻是這司馬懿心性極高,不願輕易屈節在他人之下,先前朝廷幾次征召他入朝為官,都被他以‘風痹之症’推脫了。”

曹操的興趣更濃了,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案,發出“篤篤”的輕響,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奉孝你素來眼光挑剔,這些年除了仲德,還從未見你如此強烈推薦過一個人。這司馬懿若真如你所說這般厲害,與你比起來如何?或是與文若相比,又能差幾分?”

郭嘉聞言,沒有絲毫猶豫,語氣篤定地說道:“若論謀略機變,仲達不在屬下之下;若論深謀遠慮、洞察人心,他甚至比荀令君還要強上數倍有餘!”

這話一出,連守在門口的許褚都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荀彧在曹營中的地位無人不知,他不僅是曹操的首席謀士,更是為曹營招攬了大量人才,郭嘉竟說司馬懿比荀彧還強,這怎能不讓人驚訝?

曹操也微微眯起了眼睛,手指敲擊桌案的速度慢了下來,顯然是在認真思索。他與荀彧相識多年,深知荀彧的能力,若司馬懿真如郭嘉所說這般厲害,那無疑是撿到了一塊寶玉。但他也有疑慮:“既是如此人才,為何先前從未聽聞過他的名聲?且他既不願屈節他人,又怎會輕易歸順某?”

“主公有所不知,”郭嘉笑著解釋道,“司馬懿之所以名聲不顯,並非能力不足,而是他刻意低調,不願過早卷入朝堂紛爭。至於歸順之事,今日正是絕佳機會,方才被押入大理寺的漢籍官員中,便有他的父親司馬防。司馬防雖為漢臣,卻與那些死諫的老臣不同,他更看重家族存續,而司馬懿是出了名的孝子,若主公以司馬防為契機,派人去勸說司馬懿,許他高官厚祿,再暗示若他不歸順,司馬防在獄中恐難安身,以司馬懿的聰慧,定然知曉該如何選擇。”

說到這裡,郭嘉頓了頓,眼神裡多了幾分鄭重:“更重要的是,仲達此人不僅有謀略,更懂隱忍。如今主公雖掌控許昌,卻仍有陳宇、劉備、孫權等強敵在外,未來一統天下,需得有能臣輔佐。仲達若能歸順,定能為主公分擔重任,甚至在未來輔佐主公的子嗣穩定朝局,這份長遠價值,絕非尋常謀士可比。”

曹操靜靜聽著,手指漸漸停了下來。他想起方才在皇宮中,那些漢籍官員要麼愚忠赴死,要麼貪生怕死,而司馬懿這樣既有能力、又懂隱忍的人才,正是他此刻最需要的。若能將司馬懿招攬麾下,不僅能增強曹營的實力,還能借助司馬家在士族中的影響力,安撫那些對曹氏心存疑慮的世家大族,可謂一舉兩得。

他站起身,在廳中來回踱步片刻,靴底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沉穩的聲響,最終停下腳步,眼神裡滿是決斷:“好!奉孝既然如此看重此人,某便信你一次。你即刻派人去司馬懿府中,就說某知曉他是難得的人才,願以禮相待,隻要他肯歸順,不僅會釋放司馬防,還會任命他為丞相府主簿,讓他隨侍在某身邊,參與軍政要務。若他不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的聲音頓了頓,眼神裡閃過一絲冷意:“便讓他親自來大理寺見一見他的父親,看看某是否有耐心等他繼續裝病。”

郭嘉聞言,臉上露出笑容,連忙拱手道:“主公英明!屬下這就去安排,定不辜負主公所托,將司馬懿招攬而來!”他轉身離去時,腳步都輕快了幾分,他深知司馬懿的能力,若此人能為曹操所用,曹營一統天下的進程,定能加快許多。郭嘉剛走,曹丕就來了,顯然郭嘉與曹操的對話被曹丕一字不落聽了去。曹丕走到曹操麵前,微微躬身,語氣帶著幾分困惑:“父親,如今府內已有這麼多謀士,新來一個賈詡,又讓奉孝先生去招攬司馬懿,謀士太多了會不會有些不好管理?孩兒覺得荀令君就很好,有他一人足矣。”

曹操看了一眼曹丕,眉頭微挑,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這孩子雖有城府,卻終究年輕,隻看到了謀士表麵的“多”,沒看透背後的“用”。他揮了揮手,對守在門口的許褚說道:“你先退下吧,守住府門,不許任何人進來打擾。”

許褚應諾,轉身退出正廳,厚重的木門緩緩關上,將廳外的動靜徹底隔絕。曹操走到曹丕麵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溫度透過衣料傳來,示意他在身旁的椅子上坐下,自己則重新走回主位,拿起桌上的茶壺,為自己和曹丕各倒了一杯茶,溫熱的茶水在杯盞中泛起細小的漣漪。

“你覺得謀士多了不好管理,覺得有文若一人足矣?”曹操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丕兒,你記住,到了我這個位置,用人做事,若隻盯著一人一事,那便是管中窺豹,一葉障目,成不了大事。”曹丕坐在椅子上,身體微微前傾,眼神裡帶著幾分疑惑,卻還是恭敬地說道:“父親教誨,孩兒記下了。隻是孩兒還是不明白,荀令君智謀過人,又為父親招攬了許多人才,為何還要費心招攬賈詡、司馬懿這些人呢?”

“文若確實厲害。”曹操放下茶杯,目光望向窗外,仿佛透過暮色看到了當年初見荀彧的場景,那時他在兗州舉事,兵微將寡,是荀彧棄袁紹而來,為他撐起了半邊天。“當年我在兗州舉事,文若棄袁紹而來,不僅為我製定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計,更引薦了戲誌才、郭嘉、陳群等一眾潁川謀士。可你以為,我用文若,真的隻是因為他的謀略?”

曹丕愣了一下,搖了搖頭:“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止。”曹操轉過身,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像鷹隼般洞穿人心,“文若背後,是整個潁川士族。你想想,潁川荀氏、陳氏、鐘氏,這些大氏族世代為官,互相聯姻,互相通好,榮辱與共,共同進退。他們在朝野上下、地方各州都有盤根錯節的關係,手裡握著人才、錢財、人脈。我將文若納入幕府,表麵上是多了一個謀士,實際上是得到了潁川士族的支持,他們會把族中子弟、門下弟子源源不斷地送到我這裡,為我效力;他們會在地方上為我籌措糧草、安撫百姓;他們會在朝堂上為我說話,幫我穩定局麵。”

他頓了頓,語氣裡多了幾分感慨:“當年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為何最終會輸給我?就是因為他隻看重自己的袁氏宗族,卻輕視了士族的力量,把那些投靠他的謀士當成棋子,用完就棄。而我呢?我用文若,不僅給了他高位,更給了他信任,讓潁川士族看到跟著我有前途。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在官渡之戰時,即便糧草短缺,也有潁川士族在後方支援;才能在平定河北後,迅速穩住當地局勢。這些,都不是文若一人能做到的,是他背後的士族力量在支撐。”

曹丕聽得入了神,之前的疑惑漸漸消散,眼神裡多了幾分領悟:“父親的意思是,招攬賈詡、司馬懿,也不是隻看重他們的謀略,更是看重他們背後的勢力?”“總算開竅了。”曹操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指尖輕輕點了點桌案,“賈詡雖不是士族出身,卻在長安一帶頗有威望,他曾輔佐李傕、郭汜,對涼州軍閥、荊州士族的情況了如指掌。如今我剛拿下長安,正需要有人幫我盯著涼州的陳宇,賈詡就是最好的人選,用他,不僅能得一個謀士,還能借助他的威望,讓陳宇不敢輕舉妄動;更能通過他,摸清涼州、荊州的人脈關係,為日後南下鋪路。”

“至於司馬懿……”曹操話鋒一轉,眼神裡多了幾分深意,手指在桌案上輕輕畫了個圈,“司馬家是河內大族,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是許都京兆尹,在關中、河東一帶人脈極廣。更重要的是,司馬懿本人不僅有謀略,還懂隱忍,能沉得住氣。如今我雖掌控許昌,卻還有陳宇、劉表、劉璋、劉備、孫策這些強敵在外,未來一統天下,需要的不隻是能出謀劃策的謀士,更需要能輔佐下一代、穩定朝局的重臣。司馬懿就是這樣的人——用他,既能拉攏河內士族,填補潁川士族未能觸及的關中勢力;又能為我曹家培養未來的助力,這是一舉兩得的事。”他看著曹丕,語氣變得鄭重起來,像在傳遞一份沉甸甸的囑托:“丕兒,你要記住,亂世之中,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背後的勢力、人脈、資源,更重要。所謂‘用人’,不是簡單地把人招進來,而是要通過這個人,把他背後的力量整合到自己手中,為我所用。若是隻盯著一個人,覺得‘有他足矣’,遲早會被其他勢力吞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丕站起身,對著曹操深深一揖,腰彎得極低,語氣恭敬而誠懇:“孩兒受教了!以前孩兒隻看到表麵的謀士之爭,卻沒看到背後的勢力布局,是孩兒目光短淺了。日後孩兒定會多向父親學習,學會看透事物的本質。”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抬手示意他起身:“知道就好。你是我的長子,未來要挑起大梁的,眼光必須放長遠。今日這事,就當給你上了一課。下去吧,好好想想我說的話,明日隨程昱去大理寺看看那些關押的官員,也學學如何分辨人才、權衡勢力。”

“是,父親!”曹丕拱手應下,轉身退出正廳。走到門口時,他回頭望了一眼曹操的背影,燭火映著父親挺拔的身姿,周身仿佛籠罩著一層威嚴的光暈,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學會父親的用人之道,將來才能守住父親打下的江山。曹操看著曹丕離去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儘頭,才緩緩收回目光。他端起桌上的茶杯,仰頭一飲而儘,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留下一絲暖意,卻沒能壓下心中翻湧的思緒,反倒讓那些藏在心底的盤算愈發清晰起來。

指尖摩挲著冰涼的杯壁,他眼神沉沉地望向窗外。暮色漸濃,庭院裡的燈籠已被點亮,昏黃的光透過窗欞灑進來,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像極了此刻的局勢。今日皇宮之事,雖震懾了許昌朝堂,卻也定然會傳得天下皆知,帶兵入宮、屠戮漢臣、關押百官,這般舉動,落在天下人眼裡,“漢賊”的名義怕是要徹底坐實了。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帶著幾分自嘲,卻更多是不在乎。當年討伐董卓時,他何嘗不是心懷漢室?可這亂世,漢室早已腐朽,劉徹那般怯懦無能,若不是自己撐著,這大漢江山早就被諸侯分食殆儘。如今既然被冠上“漢賊”之名,那便索性擔著,總好過做個束手束腳的“忠臣”,看著天下繼續大亂。

隻是……他微微皺眉,指尖用力,杯壁被捏得微微發白。那些中原諸侯,劉備、孫策之流,怕是會借著“討賊”的名義,徹底聯合起來對抗自己。劉備占著新野之地,深得民心;孫策坐擁江東,兵強馬壯,再加上劉表、劉璋這些觀望的勢力,若是真的聯手,倒也是個不小的麻煩。

可轉念一想,曹操眼中又燃起桀驁的火焰。他曹操什麼時候怕過?去年官渡之戰,袁紹擁兵七十萬,他隻有十幾萬兵力,尚且能以少勝多;如今他手握河北四州,兵強馬壯,糧草充足,縱使諸侯聯合,又能奈他何?等河北四州徹底安穩,糧草兵員補充完畢,他第一時間就要率軍南下,先滅劉備,再取孫權,將這些跳梁小醜一個個收拾乾淨,讓他們知道,誰才是這天下的主宰!

思緒飄到涼州,他想起了陳宇,那個在伐涼之戰中讓他吃了癟、還當麵羞辱過他的年輕人。一想到陳宇,曹操的眼神就變得愈發銳利,像要穿透眼前的暮色。這次沒能攻伐涼州,不是他兵力不足,而是時機不對,剛平定河北,軍心未穩,又逢許昌朝堂生變,實在不宜兩線作戰。可陳宇,你也彆得意太早。

“縱使你有通天才能,能守住涼州又如何?”他低聲自語,語氣裡滿是不容置疑的霸氣,“等我滅掉中原諸侯,整合天下之力,下一個就是你!到時候,我倒要看看,你那點能耐,能不能擋得住我百萬大軍!就算你骨頭硬,不肯歸順,我也要把涼州踏平,讓你知道,這天下,終究是我曹操說了算!”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