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對王承恩道:“學術交流就是如此,隻有在相互印證下,才能不斷提高技術。”
“以後,朕說過可以隨意些,你就不要再大驚小怪了!”
王承恩躬身道:“奴婢遵旨!”
“湯愛卿,你所說的東西,是叫玻璃嗎?”崇禎問湯若望道。
湯若望躬身道:“陛下,您還知道玻璃嗎?”
崇禎挑眉輕鬆道:“朕,不僅知道玻璃,而且還知道全段製作工藝。”
語畢,直接將湯若望,驚得張大了嘴巴,一臉不敢置信的模樣。
崇禎很滿意他這種,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見其不信崇禎帶著眾人,來到工坊材料存放區,找到石英砂、硝石、石灰石、硼砂。
另外讓人拿了些草木灰,用來替代純堿。為啥這些東西,琉璃窯都會有呢?
因為琉璃跟玻璃,兩者用料是相通的,隻是在主材方麵有些許差彆。
琉璃用的是高鋁低鐵黏土,而玻璃用的是石英砂,其餘材料這裡都有。
崇禎在一大堆的材料裡麵,看到了塊黑乎乎的石頭,崇禎大感意外。
估計是收集礦石時無意找到的,沒錯,這是塊螢石,螢石什麼顏色的都有。
燒製玻璃時加入螢石,能提高玻璃的透明度,減少玻璃表麵張力。
這樣燒出來的玻璃液,在鋪平之時,表麵不會出現坑坑窪窪。
將材料全部拿到,一口正在燒琉璃的小型坩堝,指揮匠人將坩堝內的,琉璃液都倒出來。
將材料全都投入坩堝後,讓推鼓風機的匠人,加大力度鼓風。
琉璃隻需要八百度左右,匠人隻需緩緩鼓風就行,但玻璃需要一千兩百度左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就得加速推動鼓風機,加大強製送風力度,不然很難達到所需溫度。
叮囑匠人需要時刻,關注爐火的情況,炭火需要保持,亮如白熾的顏色。
這樣才是一千兩百度左右,如果溫度降到亮黃色,就要往裡麵添加木炭,持續提供火力。
剩下的就是等待了,這個時間得一個半時辰左右。
經過一番等待玻璃液燒好了,將之傾倒在一個鐵盤裡,待它自然冷卻。
這次,僅用了很少量的一份材料,因為燒玻璃,還需要一道退火工序。
崇禎可沒時間等七八天,隻能燒一小塊,不等退火直接拿出來看成品。
經過極速冷卻,製作出個玻璃疙瘩,不管是純淨度,還是透光度都很好。
唯一不好之處是,沒有退火處理,玻璃內部有很強的內應力。
簡單點說,就是這塊玻璃很脆,稍稍用點力一砸就會破裂。
湯若望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玻璃塊,這可比他在歐洲時,燒製得好多了。
他很想拿去做光學鏡,但他不知道,皇帝會不會同意。
看著欲言又止的湯若望,崇禎笑道:“湯愛卿,你想拿這個,去做光學鏡嗎?”
“這塊玻璃用不了,沒有退火很脆的,你稍用力一磨它就破了。”
這話簡直驚呆了湯若望,難道陛下還會讀心術?
陛下,是如何知道自己想要的,而且自己拿去做光學鏡,陛下都能知道?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