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拿過算盤,手指熟練的撥動算珠,邊抽空問道:“敢問,客官貴姓呀?”
櫃台前的漢子,興許是初次被問‘貴姓’,磕磕巴巴道:“俺……姓王,家中排行老五。”
“鄰居都叫俺王五,俺爹跟大哥凍死了,母親又要凍死了,這才取出積蓄來買石炭的。”
小二停下撥動算盤的手,點點頭道:“經核算,可為你稱得石炭,六十九斤二兩。”
“王五哥,您看這樣可以嗎?小子剛看你布包內,還有塊極小的碎銀子。”
“你把那小塊碎銀添上,給王五哥您打八十斤石炭,您回家再加二十斤黃泥。”
“稍加些許水攪拌均勻,用個小物件一壓便能,做成蜂窩炭了,如何?”
叫王五的漢子,指著身旁的炭爐道:“小二哥,這形狀的石炭,有什麼作用呢?”
小二耐心的解釋道:“第一,加兩成黃泥,能更好的塑型,也更加耐燒。”
“第二,做這這樣的形狀,是讓它燃燒更充分,進一步降低其毒煙,簡單說便於通風。”
王五又窘迫的問道:“那請問小二哥,能多加點黃泥嗎?這樣,便能多做幾個出來。”
小二啞然失笑道:“哈哈~!這可不興多加呀!加多了,會導致不易燃燒。”
“而且,因蜂窩炭燃燒不充分,毒煙又會變多,開窗後雖不致命!但久聞也會頭暈!”
王五又掏出布包,拿出最小一塊碎銀,點頭道:“那這塊碎銀給你,不會虧本吧?”
接過比黃豆還稍小的碎銀,小二徒手掂了掂,無奈的笑笑道:“哎呀!還看走眼了。”
“會虧個三斤多點吧!無妨,大不了我補上即可。對啦,你家有這個小炭爐嗎?”
王五茫然的搖搖頭,表示家中並無此爐,小二撫額失笑道:“你這……還得去買個爐。”
王五神色凝重,問道:“敢問,哪裡有這炭爐可賣?多少銀錢一個?”
小二看其表情凝重,再結合其布包內的碎銀,大概明白他的窘境。
安慰道:“無需擔心,鐵匠鋪都有賣,每個一錢五分一個,咱們這裡也有賣。”
“刨除火耗後,需銀一錢三分,其實價格都差不多,王五哥您可自由選擇。”
王五不停咂舌道:“嘖、嘖!此物這般貴的嗎?比一把嶄新的鋤頭,還貴了三分銀。”
惠民局的宗旨,便是對於窮苦百姓,可在適當範圍內讓利。
正是因有這條規定,小二咬牙道:“這樣吧!你惠民局買石炭爐,送五塊蜂窩炭如何?”
“這可是五斤石炭了,優惠可不小了,這些朝廷補貼部分,我還得出一小部分呢!”
王五又掏出破布包,拿起最大的一塊碎銀,為難道:“可是,俺還要給母親抓藥。”
“她老人家遭了風寒,已是臥床不起了,若是不儘快用藥的話,母親也要隨老父去了!”
小二對此雖也同情,但有個不爭的事實,撇嘴道:“王五兄弟,這點銀子抓不到藥。”
王五唉聲歎氣道:“唉!這個俺知道,可家中隻有這點積蓄了,買多少算多少吧!”
小二眼珠一轉道:“王五兄弟,如今世道雖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