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知衍見他驚訝,笑著解釋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京城可是天子腳下,萬國來朝。”
“雖然東瀛人不算多,但也是有的。”
“早些年西域胡商的烤肉、饢餅在京城也風靡過一陣子呢。”
鄭彥立刻插嘴道:“這家‘櫻之屋’開業沒幾天,據說老板是個常往來兩國的海商。”
“請了位真正的東瀛廚子坐鎮,主打的就是一個‘異國風味’,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食客和附庸風雅的文人。”
東瀛菜……藤原信……鄭思明……
何明風心思千回百轉,這個名字和東瀛聯係在一起,讓他瞬間聯想到了那個藤原信。
他抿了抿嘴,壓下心中的疑慮,繼續專注地看鄭彥的文章。
鄭彥的文章風格在這篇裡明顯活潑或者說吐槽)了許多:
“……甫一進門,確感異域風情撲麵。”
“環境清雅,侍者身著東瀛服飾,就是那木屐走路哢噠響,略嫌聒噪,行禮方式也頗為奇特。”
“至於菜品,名曰‘料理’,實則種類寥寥無幾,翻來覆去便是那幾樣。”
“生切魚片,新鮮倒是新鮮,蘸以辛辣衝鼻之綠泥,入口冰涼滑膩,初嘗新奇,然多吃幾片便覺寡淡無味,且生食總令人心有戚戚焉。”
“裹飯之海苔卷,米飯尚可,內餡或魚或菜,分量著實袖珍,一口一個尚嫌不足。”
“其滋味……恕我直言,遠不如咱們一個肉包子實在。”
“一小碗深色熱湯,名曰‘味噌湯’,鹹鮮有餘,卻無甚回味……”
何明風看的忍俊不禁。
“總結:若論飽腹,此地絕非良選。”
“分量之少,令人發指,花費同等銀錢,在街邊麵攤能吃到肚圓。”
“若論口味,新奇或有之,驚豔則全無。唯一可稱道者,便是那位操著生硬官話的東瀛大廚現場操刀,確為真品異國風味。”
“若隻為獵奇,淺嘗輒止尚可,若為美食而來,奉勸諸君移步他處。此間滋味,不過爾爾,性價比極低。”
何明風看著鄭彥這毫不留情、充滿了“小胖式”耿直和怨念主要是對分量)的點評,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這評價,可真是夠“真實”的。
看來鄭彥對這東瀛料理的印象,實在不怎麼樣。
不過,“櫻之屋”和那個東瀛廚子的存在,還是在他心裡留下了一個印記。
把整本雜誌看完,何明風合上了這本凝聚了眾人心血的《玉撰錄》創刊號。
感受著紙張的觸感,看著夥伴們期待的眼神,何明風心中也不由得充滿了期待。
葛知雨上前一步,笑吟吟道:“聽鄭彥公子說五味樓還有半月就要開張了。”
“我和二哥已經和書坊掌櫃談好了,打算十日之後,就是等你下次沐休的時候,發行咱們這本《玉撰錄》。”
“鄭榭鄭公子給了我們一筆銀錢作為資助我們雜誌的開辦,正好我們趕在五味樓開張之前發行《玉撰錄》,也算是替五味樓預熱預熱。”
“好,”何明風也笑了:“那我等咱們這本《玉撰錄》轟動京城。”
喜歡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請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