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又一個略顯富態的婦人擠了過來,她倒沒帶繡品,隻是笑眯眯地說:“陳嫂子彆急著推嘛!”
“知道解元郎前程遠大,尋常姑娘是配不上。”
她話音一轉:“我娘家有個遠房侄女,她爹在鄰縣也是個舉人,正兒八經書香門第出來的,識文斷字,溫良賢淑,與解元郎正是良配。”
“雖說家世比不得京裡貴女,但知根知底,做個賢內助那是頂頂合適的!嫂子不妨先看看畫像?”
說著就要從袖子裡掏。
“孫嫂子!”
陳氏隻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她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煩躁:“真的不必了!小五如今遠在京城,一心隻讀聖賢書,我們做長輩的,豈能在後方替他亂點鴛鴦譜,徒增煩擾?”
“若是因此擾了他備考的心境,那便是天大的罪過了!”
“諸位的好意,我代小五心領了,此事真的不必再提了!”
陳氏說完,幾乎是逃也似的,借口要去灶房看看茶水點心,掙脫開包圍圈,快步離開了這是非之地。
留下那幾個婦人麵麵相覷,臉上都有些悻悻然。
吳嬸撇撇嘴:“嘁,解元郎的娘,架子也忒大了點。”
第二個說話的錢大娘收起帕子,酸溜溜地說:“人家現在是看不上咱們這些小門小戶的姑娘嘍,眼睛怕是盯著京城裡的官家小姐呢!”
孫嫂子也歎了口氣,把畫像默默塞回袖中。
這一幕,自然又落入了嗑著瓜子的二伯娘周氏眼裡。
她現在自然不敢對陳氏說些什麼。
畢竟何家現在的營生可都是小五想出來的法子。
更彆提小五現在可是遠近聞名的解元郎。
周氏對著陳氏匆匆離去的背影,隻能小聲嘀咕:“送上門的都不要,這幾個女娃子,要是能看上我家四郎那該多好……”
但是很可惜,事與願違。
周氏興致衝衝地等了好幾日,見來說親的大都是給何明風的。
另一小部分是給何三郎的。
畢竟何三郎算是何家大房的男丁,張氏又是個好婆婆。
看看何家的大孫媳婦鄭氏就能知道,鄭氏出了月子可是胖了許多。
氣色紅潤極了,一看就是月子坐的好。
周圍的幾戶人家本來就心動,想把自家女兒許給何三郎,這下何家小五中了解元,那豈不是更得趕緊去說合說合、
否則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反觀周氏,何四郎這邊,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不在村裡的緣故。
竟然沒有一個人上門給何四郎說親。
周氏心裡憋了一肚子邪火。
看著何見山天天笑得牙不見眼的,也不好意思發泄出來。
周氏隻能倚在自家屋門口,手裡抓著一把瓜子,一邊嗑,一邊撇著嘴。
看著大房那邊人來人往,看著陳氏被人圍著奉承,又看看自家屋裡。
忍不住就對著在院子裡劈柴的何二郎和抱著孩子曬太陽的二兒媳趙氏念叨開了。
“嘖嘖,瞧瞧人家大房和三房,多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