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南,有一片地勢低窪的荒蕪之地,平日裡人跡罕至,唯有野草瘋長。然而近日,這片荒地卻時常傳出砰砰巨響,如悶雷滾地,間或伴有衝天火光騰起,黑煙彌漫,引得附近百姓竊竊私語,皆以為是鬼神作祟或地龍翻身,不敢靠近。
這一日,負責外圍勘察與“暗察”之責的陳破虜坎水符),如同融入環境的陰影,悄然潛近這片區域。他伏在一處土丘後,向下望去,隻見窪地中央被人工挖出一個巨大的土坑,坑內幾位蓬頭垢麵、煙熏火燎的漢子,正小心翼翼地操作著一些奇異的鐵管和壇罐。其中一人將一個黝黑的鐵球投入坑中預設的靶位,眾人迅速散開隱蔽。
“轟——!”
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鐵球猛地炸開,破片四濺,將作為目標的土堆木樁炸得粉碎,火光裹挾著硝煙衝起丈餘高,聲勢駭人!
陳破虜眼中精光一閃,非但不懼,反而露出極度關注的神色。他仔細觀察良久,方才悄無聲息地退去。
牛街大宅內,陳破虜正向林衝與趙構稟報:“將軍,公子,城南窪地並非天災,乃是一處隱秘的工坊!其內所造之物,絕非尋常,聲若雷霆,力可破石,似是……似是極厲害的火器!”
“火器?”林衝眉頭一擰。他是沙場宿將,對宋軍自身的震天雷、火鷂子等物有所了解,但聽陳破虜描述,此地所造似乎威力更甚。
陳破虜補充道:“更奇者,我遠遠窺得那主持試驗之人,雖滿麵煙塵,然觀其身形舉止及偶爾嗬斥下屬的口音,似是……中原人!”
趙構立刻起身,走到懸掛的燕京粗略地圖前,手指點向南城窪地區域,目光銳利:“城南……據黑袍教主提供的零星信息及我等探查,此地確有數家大型工坊,多為遼國官營,守備森嚴。若真是大型火器工坊,又由中原人主持……莫非?”他心中閃過一個名字。
“我們去會會這位可能的‘故人’!”趙構決斷道。
次日,林衝、趙構,以及嶽翎、陳破虜、趙翊三人藍小蝶留守監控另一目標),五人皆作普通商客打扮,但內藏軟甲暗器,憑著陳破虜前日探明的路徑與黑袍教主提供的些許情報,巧妙地繞過了幾處明哨暗卡,竟一路深入到了窪地核心區域——一座看似破敗、實則守衛暗藏的巨大院落群前。
亮出早已備好的、經由黑袍教主渠道弄來的遼國工部勘合文書假),聲稱是前來查驗貢品進度的大商,守門的遼兵見其氣度不凡,文書印信俱全,雖疑惑卻也不敢深攔,竟被他們混了進去。
進入最大的一個車間,隻見內部爐火熊熊,鐵砧叮當,工匠們忙碌異常,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硫磺和金屬氣味。車間中央,一位穿著油膩官服、頭發胡須皆被熏得微卷的中年人,正指著圖紙對幾個工匠大聲吩咐著什麼,語氣急切而專注。
趙構深吸一口氣,排眾上前,忽然用字正腔圓的汴梁官話朗聲道:“《武經總要》,包羅萬象,攻守利器,篇篇精要。不知丁大人於這北地,可曾續寫新篇?”
那中年人如遭雷擊,猛地轉過身來,看到趙構等人,臉色瞬間煞白,手指顫抖地指著他們:“你……你們是……?”
趙構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壓低聲音:“大人不必驚慌。故國太子趙構,特來探望大人。”
“太……太子殿下?!”那中年人——正是北宋一代兵學大家、《武經總要》的作者丁度!他當年因黨爭牽連及對火器的癡迷不被理解,竟輾轉流落至遼國,被遼帝委以重任,主持這絕密的火器研發工坊!他做夢也沒想到,竟會在此地見到故國太子!
驚駭過後,便是無法抑製的激動與複雜情緒。丁度納頭便拜,被趙構急忙扶起。
“殿下恕罪!臣……臣……”丁度一時語塞,老淚縱橫。
“丁大人不必多禮,此處非說話之地。”趙構溫言道。
丁度會意,急忙將五人引入一間僻靜的物料房,屏退左右。
一旦談及專業,丁度立刻像是換了一個人,眼神狂熱,如數家珍地向趙構等人介紹起他的“寶貝”:“殿下請看,此乃改進後的突火槍,射程與精度遠超宋軍現役;這是霹靂炮,輕便易攜,發射爆炸彈丸,攻堅利器;還有這震天雷,內填特種火藥與鐵蒺藜,威力巨大,聲震如雷,故名震天雷……”
他詳細講解了每一種火器的性能、用途、優缺點,甚至拿出了試驗數據。趙構、林衝等人聽得心神震動,他們雖知火器之利,卻未想到在丁度的主持下,其發展竟已至如此地步!
嶽翎忍不住問:“丁大人,此等利器,實戰效果究竟如何?可能對抗金鐵騎衝鋒?”陳破虜更關心細節:“其發射可穩?裝填可速?受天氣影響幾何?”趙翊則問:“未來開發,可還有更大潛力?譬如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之物?”
丁度一一解答,言語中充滿了自信與前瞻性,但也坦言現有火器的局限,如雨天難用、精度有待提高、成本高昂等。
最後,丁度看向趙構,目光灼灼:“殿下!火器乃未來戰場之主宰!臣在此苟延殘喘,非為遼國,實為能有一片天地,繼續鑽研此道!臣之心,從未一日忘故國!今得見殿下,如暗夜逢燈!願將此間一切,獻於殿下,助我大宋,重振雄風!”
意外的發現,頂尖的人才,超越時代的武器……一個巨大的機遇,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擺在了趙構和林衝麵前。
正是:
驚雷窪地逢國士,烈火匠心照歸途。
喜歡林衝君請大家收藏:()林衝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