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聚義廳外庭院。春風吹拂八百裡水泊,帶來濕潤的氣息,卻也吹不散此刻庭院中彌漫的亢奮與緊迫。宋江手持兩封剛剛收到的飛鴿傳書,臉上又是喜色又是愁容。
一封來自阮氏兄弟。信中是難以抑製的興奮與一絲幸福的“抱怨”:他們已抵達南洋諸港如占城、三佛齊等地),憑借梁山的名頭實為背後大宋與“大有”的潛在威懾)和帶去的精美貨物,交易極為順利,換回了堆積如山的香料、象牙、珍珠、犀角等財寶物資。然而,信末筆鋒一轉,大吐苦水:“……哥哥們!東西太多,咱那幾條船實在太小了!裝不下,根本裝不下!眼睜睜看著好多寶貝不能搬回來,心疼煞俺們也!非得造更大的海運貨船不可!至少要能裝下現在三五倍貨物的大家夥!”
另一封則來自林衝。信中的語氣冷靜而決絕,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聞阮氏兄弟南洋之行已打開局麵,甚好。然海運之力不足,確為掣肘。豈能受製於舟船?著爾等梁山,即刻籌劃,務必設法拿下東瀛倭國九州或本州西部之重要港口如博多、難波津等)!奪其現有船隻以為我用,更需占據其地,創建我等之造船基地!此事關乎未來海上命脈,必須建立此海上絲路之重鎮,不容有失!”
兩封信,一南一東,同時指向了同一個核心問題——製海權與海運能力!而且林衝的指令更是石破天驚,直接要將觸角伸向隔海的東瀛!
宋江將信遞給身旁的吳用。吳用快速覽畢,羽扇輕搖的手微微一頓,眼中卻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哥哥,”吳用聲音沉穩,卻帶著一絲興奮,“此乃天賜良機,亦是我梁山脫胎換骨,真正成為一方諸侯的關鍵一步!阮家兄弟抱怨船小,是實情,亦是動力。林教頭目光如炬,直指根本——欲掌海權,必先有港有船!東瀛倭國近年來內鬥不休,幕府權威衰落,沿海守護力量薄弱,正是可乘之機!”
他走到院內懸掛的巨幅海圖前,開始調配人力物力,布置大棋局:“即刻傳令阮氏兄弟,南洋交易不可停,儘量租賃當地大船先行運回部分緊要物資,同時密切關注東瀛商船動向,收集其海圖、港口防務情報!”“調撥山寨庫銀,重金招募沿海流亡的宋國造船匠師,尤其是曾為朝廷營造海船的大匠!同時,在渤海灣內,選址開辟大型造船塢,先嘗試仿製、改進大型海船!”“點派兵馬!請李俊、童威、童猛三位水軍頭領做好準備,精選水性極佳、悍勇善戰的弟兄,組建‘橫海營’,專司跨海作戰之事!”“命時遷兄弟,挑選機靈手下,先行潛入倭國目標港口,繪製詳圖,散布流言,摸清守軍底細,以為內應!”“山寨其餘各部,加緊操練,加大各業生產,保障此番跨海行動之後勤供應!此非一寨之事,乃關乎林教頭全局戰略,務必全力以赴!”
一道道指令從吳用口中清晰吐出,整個梁山這台巨大的戰爭機器,立刻圍繞著“奪港、取船、建基地”這一核心目標,高速運轉起來。
宋江看著吳用運籌帷幄,心中豪氣頓生,一拍大腿:“好!就依學究之言!想我梁山兄弟,昔日不過據守水泊,今日竟要揚帆出海,爭雄東瀛!此乃大丈夫之業!傳令各路頭領,聚義廳聽令!”
聚義廳的號角再次吹響,這一次,召喚的不再僅僅是劫富濟貧的俠義,更是乘風破浪、開疆拓海的雄心。一幅波瀾壯闊的海上擴張圖卷,正在梁山泊緩緩展開。
正是:
泊裡風催征帆勁,海外圖展霸業心。
喜歡林衝君請大家收藏:()林衝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