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的晨光透過色漫進窗簾縫隙時,蘇楊已經洗漱完畢。他對著鏡子理了理額發,鏡中的少年麵色平靜,眼底卻藏著一絲與年齡不符的銳利。昨夜那場精神力透支後的頭痛還未完全消散,但這恰好讓他的狀態看起來更符合普通大學生的設定——帶著點熬夜後的疲憊。
早啊蘇楊,今兒起這麼早?張浩打著哈欠從衛生間出來,睡眼惺忪地抓著頭發,不多睡會兒?
睡不著。蘇楊拿起課本,聲音平淡無波,去圖書館占個座。
學霸就是不一樣。張浩嘟囔著鑽進被窩,幫我帶份早餐回來唄,加兩個茶葉蛋。
蘇楊沒應聲,抓起書包走出宿舍。樓道裡已經有了零星的腳步聲,晨光透過窗戶在地麵投下長長的光斑。他刻意放慢腳步,指尖輕輕摩挲著口袋裡的硬幣——那是昨晚特意換的零錢,冰涼的金屬觸感能讓他保持清醒。
經過二樓樓梯口時,他了輔導員李老師。對方手裡抱著一摞文件,正急匆匆地往下走。
李老師早。蘇楊主動打招呼,側身讓開道路。
哦,蘇楊啊,這麼早?李老師扶了扶眼鏡,腳步沒停,去圖書館?
蘇楊點點頭,像是突然想起什麼,對了李老師,我想請個假,這周末回家一趟。
家裡有事?李老師停下腳步,眉頭微蹙,快期中考試了,沒事最好彆請假。
我媽說家裡有點急事,非讓我回去一趟。蘇楊低下頭,聲音放輕,帶著恰到好處的為難,應該就兩天,耽誤不了多少功課。
李老師打量了他兩眼,最終還是點了頭:行吧,把假條填好放我辦公桌上。路上注意安全。
謝謝李老師。
看著輔導員匆匆離去的背影,蘇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他知道,剛才這段對話很可能已經被記錄在案。那個隱藏在便利店的監視者,此刻應該正對著微型通訊器彙報:目標與輔導員交談,疑似請假。
這正是他要的效果。
走到宿舍樓下,公告欄前已經圍了幾個學生。蘇楊裝作看通知的樣子湊了過去,目光在社團招新海報上漫無目的地掃過。感知中,那股來自便利店方向的冰冷意念果然像探照燈般鎖定了他,比平時密集了數倍。
他能到那個年輕男子的手指在手機屏幕上快速敲擊,視線越過人群縫隙,牢牢黏在自己身上。蘇楊心中冷笑,麵上卻依舊是那副專注看公告的樣子,甚至還拿出手機拍了張社團活動的照片——給對方的監視增加點無意義的素材。
早餐攤前排起了長隊,蘇楊耐心地站在隊尾,聽著前麵女生討論著昨晚的偶像劇。陽光漸漸升高,驅散了清晨的涼意,也讓校園裡的人多了起來。他知道,現在是信息最混亂的時刻,也是最容易隱藏痕跡的時刻。
同學,要兩個茶葉蛋。輪到他時,蘇楊特意多買了份早餐,用張浩的喜好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日常軌跡。
回到宿舍時,張浩還在睡覺。蘇楊把早餐放在他桌上,自己則坐在椅子上翻開課本。但他的注意力完全不在書本上,感知力像一張無形的網,悄無聲息地延伸出去,捕捉著那兩個監視點的能量波動。
便利店的年輕男子換班了。上午九點十七分,一個穿著同樣連帽衫的瘦高個接替了他的位置,兩人交接時沒有任何交談,隻是在擦肩而過時快速交換了一個眼神——專業,而且警惕性極高。
黑色轎車裡的人沒有動,但蘇楊能感知到車內的能量波動有了細微的變化,像是有人換了個姿勢,或者調整了觀察角度。
換班時間在九點左右嗎?蘇楊在心裡修正著之前的判斷。昨天深夜感知到的換班應該是晚班交接,而早班交接在上午九點。這個時間點很微妙,剛好是學生上課、校園人流減少的時段。
整整一天,蘇楊都保持著完美的普通學生狀態。上課認真記筆記,課間去水房打水,午休時和張浩一起去食堂吃飯,下午泡在圖書館,連翻書的速度都和平時一模一樣。
但他的感知力始終保持著低強度運轉,像個精密的記錄儀,收集著關於監視者的一切信息:便利店盯梢者平均每十七分鐘會起身活動一次,每次去貨架拿一瓶礦泉水其實是為了變換觀察角度);黑色轎車的車窗每天下午三點會降下三厘米,大概是為了透氣,也是觀察最鬆懈的時刻;兩人之間似乎通過某種加密通訊工具聯係,每次通訊時,蘇楊都能感知到一種微弱的電磁波乾擾。
這些細碎的信息像拚圖一樣在他腦中積累,漸漸勾勒出對方的行動模式和弱點。
傍晚回到宿舍,張浩正對著鏡子試穿新買的籃球服。看看咋樣?帥不帥?他轉了個圈,肌肉線條在緊身衣下若隱若現。
蘇楊的目光落在他衣櫃裡那件亮黃色的運動服上——那是張浩去年買的,嫌顏色太紮眼,穿了一次就再也沒碰過。
還行。蘇楊收回目光,狀似隨意地說,對了,你那件黃色運動服不用了吧?借我穿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穿?張浩一臉詫異,你不是最討厭亮色嗎?
明天體育測驗,老師說要穿鮮豔點的方便點名。蘇楊隨口編了個理由,目光避開對方的眼睛。他不太擅長撒謊,尤其是對熟悉的人。
哦,行啊。張浩沒多想,從衣櫃裡翻出那件亮黃色運動服扔給他,帽子也給你,配套的。
謝了。蘇楊接過衣服,指尖觸到布料的瞬間,感知到上麵殘留著張浩旺盛的活力氣息,和自己內斂的氣場截然不同。這正是他需要的。
周六清晨五點半,大多數學生還在夢鄉。蘇楊悄無聲息地換上了張浩的亮黃色運動服,戴上配套的帽子,又找出一個醫用口罩戴上,幾乎遮住了大半張臉。他對著鏡子看了看,連自己都快認不出——亮黃色的衣服讓他整個人顯得張揚外放,和平時低調的風格截然不同,加上帽簷壓得很低,從側麵看完全是另一個人。
宿舍樓道裡空無一人,隻有聲控燈在他走過時應聲亮起。蘇楊放輕腳步,像貓一樣溜到樓梯間,沒有走正門,而是繞到了通往地下活動室的安全通道。
這個通道平時很少有人用,儘頭是一扇生鏽的鐵門,通向食堂後院。蘇楊掏出事先準備好的潤滑油,在門軸上輕輕抹了一點,然後小心翼翼地推開——鐵門隻發出了極其輕微的聲,很快就被食堂後廚傳來的忙碌聲響掩蓋。
食堂後院堆滿了蔬菜筐和垃圾桶,空氣中彌漫著飯菜和餿水混合的複雜氣味。蘇楊屏住呼吸,快速穿過這片區域,沿著圍牆根的陰影向前走
他的感知力高度集中,像雷達般掃描著四周。便利店方向的監視意念很穩定,顯然那個盯梢者還在按部就班地觀察著學校正門,完全沒注意到食堂後方的動靜。黑色轎車裡的氣息也很平穩,看來對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主要出入口。
走到圍牆中段,蘇楊停下腳步。這裡有一段圍牆因為去年暴雨衝垮過,重建時比其他地方矮了三十公分,而且牆體上還留著修複的痕跡,非常適合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