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昭帝本就對蘇毅這等“僥幸崛起”的勢力不屑一顧,此刻聽聞董暉這番“合情合理”的分析,更是龍心大悅,深以為然。
“丞相所言,深得朕心!極是!極是啊!”
他臉上的怒容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重新掌控局勢的自信,仿佛已經親眼看到了蘇毅大軍潰敗,其本人跪地求饒的狼狽景象。
當即,炎昭帝不再猶豫,一道聖旨迅速擬定。
他下令,命自己最為寵信的禁軍統領王順,即刻掛帥出征。
點起京城禁軍以及附近衛所的十萬精兵,對外則虛張聲勢,號稱三十萬大軍,旌旗蔽日,浩浩蕩蕩,前去迎擊蘇毅,務必將其一舉殲滅。
這王順,平日裡最擅長的便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對炎昭帝忠心耿耿是真,但論及行軍打仗的真實本領,卻著實平庸得很。
朝中如太尉於懷鬆這般少數真正有見識、有擔當的老臣,聽聞這個任命,無不心急如焚,憂心忡忡。
於懷鬆須發皆白,不顧年邁,再次強撐著跪伏在地,老淚縱橫地力諫。
“陛下!萬萬不可啊!蘇毅此子,崛起之勢如同烈火烹油,其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絕非秦虎那等庸才可比!王順將軍雖忠勇可嘉,但驟然領軍十萬,麵對如此強敵,輕敵冒進,恐重蹈飛蝗關覆轍啊!請陛下三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此刻的炎昭帝,哪裡還聽得進這些逆耳的忠言。
他隻覺得於懷鬆等人是老糊塗了,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心煩意亂地大手一揮,便將這些忠臣的肺腑之言,連同他們的擔憂與焦慮,一並拋諸腦後。
與此同時,遠在飛蝗關的蘇毅軍大營,卻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與炎京的惶恐混亂形成鮮明對比,這裡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蘇毅並未像大炎君臣預料的那般,趁勝長驅直入。
他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更明白穩紮穩打方是百戰不殆的取勝之道。
薛仁貴正遵照蘇毅的命令,指揮著將士們加固飛蝗關的防禦工事,清剿周邊零星的炎軍殘餘勢力,同時耐心地等待著後方蕭何、荀彧等人調度的糧草輜重陸續抵達。
士兵們輪流休整,擦拭兵器,喂養戰馬,整個大營彌漫著一種大戰之後短暫的平靜,以及大戰之前緊張的肅殺。
就在這時,蘇毅的中軍大帳之內。
賈詡一襲青衫,麵色平靜無波,仿佛世間沒有任何事情能讓他動容。
他將一份用秘法傳遞而來的最新情報,恭敬地呈遞到蘇毅的案前。
“主公,炎京朝堂的動向,已儘在掌握之中。”
賈詡的情報網絡,在曹正淳東廠和毛驤錦衣衛的暗中配合下,早已如同水銀瀉地一般,無聲無息地滲透進了大炎王朝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層級。
炎昭帝的雷霆震怒,奸相董暉的陰險讒言,禁軍統領王順的臨危受命,甚至連王順此人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的性格特點,以及那號稱三十萬,實則隻有十萬的兵力虛實……
所有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案,巨細無遺地擺在了蘇毅的麵前。
蘇毅拿起情報卷宗,細細看了一遍,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正中下懷。
愚蠢的敵人,往往是最好的盟友。
炎京城外,王順正意氣風發地點齊十萬大軍,旌旗招展,鼓號齊鳴。
這位新任主帥,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一戰功成,將蘇毅的人頭帶回炎京,向炎昭帝邀功請賞。
他哪裡知道,自己正率領著大炎最後的精銳,一步一步,信心滿滿地踏向一個早已為他精心布置好的死亡陷阱。
一場決定大炎國運,乃至深刻影響整個中原五國格局的慘烈決戰,即將在前方一個名為【盤龍穀】的險要之地,悄然拉開血腥的序幕。
喜歡廢柴王爺?我反手開啟召喚護駕請大家收藏:()廢柴王爺?我反手開啟召喚護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