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秋風蕭瑟。蘇毅立於觀星台上,凝望著華朝疆域,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憂慮。一年來,四大新政能否如他所願?
這些日子以來,科學院、醫學院、農學院以及都水監,這四大新興機構的進展報告如雪花般飛來。
每一份奏折都讓他心潮澎湃。
“陛下,科學院宋應星求見。”
內侍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蘇毅抬頭,眼中期待之色一閃而過。
“宣。”
宋應星步入殿中,手中捧著一個精致的木匣。他的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連平日裡嚴謹的步伐都顯得輕快了幾分。
“臣宋應星,參見陛下。”
“愛卿免禮。”蘇毅起身相迎,“聽聞科學院又有新的突破?”
宋應星小心翼翼地打開木匣,裡麵靜靜躺著幾枚拳頭大小的黑色圓球。
“陛下,這便是臣等新研製的霹靂彈。”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激動與自豪交織的複雜情感。
“經過十數次改良,不僅威力大增,穩定性也有了質的飛躍。”
蘇毅凝視著這些看似普通的圓球,心中卻波瀾起伏。
前世的記憶告訴他,這些簡陋的手榴彈雛形,將會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的戰爭形態。
“威力如何?”
“回陛下,一枚霹靂彈在密集步兵陣中爆炸,殺傷範圍可達方圓一丈。”
宋應星的眼中閃爍著科學家特有的狂熱。
“若是投擲得當,足以讓任何敵軍膽寒。”
蘇毅點頭,心中的興奮難以言喻。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魯班那邊的火龍槍如何?”
“回陛下,魯班大師不負眾望。”宋應星的語氣中滿含敬佩,“首批五十支火龍槍已經完工,雖然射程和精度還有待改進,但其威力足以在近距離擊穿重甲。”
蘇毅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火器時代的序幕,正在華朝大地緩緩拉開。
“韓信那邊的操演如何?”
“韓信將軍挑選了五十名最精銳的士卒進行訓練。”宋應星回憶著前日在校場看到的震撼場麵,“那轟鳴聲響徹雲霄,噴吐的火焰如龍吐息,在場的將士無不震撼。”
蘇毅滿意地點頭。
他能想象得到,當這些火器在戰場上顯威的那一刻,敵人臉上的恐懼表情。
正在此時,內侍再次通報。
“陛下,醫學院華佗神醫求見。”
蘇毅揮手示意宋應星退下,轉而迎接這位醫道聖手。
華佗步入殿中,神態間帶著醫者特有的沉穩與慈悲。他的雙手雖然粗糙,但每一根手指都透著拯救生命的力量。
“臣華佗,參見陛下。”
“神醫免禮。”蘇毅的聲音中帶著真誠的敬意,“聽聞醫學院近日又有神跡?”
華佗的眼中閃過一絲自豪,但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
“陛下過譽了。”他緩緩開口,“臣隻是做了醫者該做的事。前日,臣為一名腹痛難忍的患者施行手術,切除了其腹中病變之處。”
蘇毅心中一動。
闌尾切除術,在這個時代簡直是神跡。
“患者如何?”
“已無大礙。”華佗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麻沸散的改良版本效果極佳,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毫無痛苦。”
蘇毅點頭,心中對華佗的敬佩又增幾分。
“張仲景那邊的醫典編撰如何?”
“張院長正在整理曆代醫案,編撰《華朝傷寒雜病要略》。”華佗的語氣中帶著對同僚的尊重,“他還在長安城內設立了數個義診點,百姓們對此讚不絕口。”
蘇毅眼中閃過滿意之色。
醫者仁心,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繼續努力,朕相信醫學院必能造福萬民。”
華佗躬身告退,蘇毅的思緒卻已經飛向了神州農學院。
那裡,有著他最為期待的成果。
午後時分,蘇毅親自來到城外的神州農學院。
遠遠望去,試驗田中綠意盎然,各種作物長勢喜人。
賈思勰和王禎早已等候在田埂邊,兩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陛下!”賈思勰激動地迎上前來,“您賜下的仙種,真是神跡啊!”
蘇毅走向那片占城稻試驗田,金黃的稻穗在微風中輕擺,沉甸甸的穀粒讓稻稈都彎下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