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如何?”
“回陛下,占城稻的畝產比本地良種高出一倍有餘!”賈思勰的聲音中帶著難以置信的興奮,“而且生育期短,部分地區甚至可以一年兩熟!”
蘇毅點頭,心中的期待更加強烈。
他轉向玉米試驗田,那些一人多高的植株如衛士般挺立,粗壯的秸稈上掛著飽滿的玉米棒。
“這玉米的產量更是驚人。”王禎在一旁補充道,“遠超粟米、高粱等傳統旱地作物。”
蘇毅走到一株玉米前,伸手觸摸著那粗糙的葉片。
前世的記憶告訴他,這些作物將會徹底改變華朝的農業格局。
“馬鈴薯和甘薯如何?”
賈思勰和王禎對視一眼,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您恐怕想象不到。”賈思勰的聲音都有些顫抖,“這兩種作物的產量,簡直是神跡!”
他們來到馬鈴薯試驗田,王禎小心翼翼地刨開一株植物根部的土壤。
一窩窩大小不一的馬鈴薯露出地麵,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
“初步估算,馬鈴薯的畝產可達二十石!”
蘇毅的心跳加速。
這個產量,在這個時代簡直是天方夜譚。
“甘薯也不遑多讓。”賈思勰指向另一片試驗田,“不僅塊根產量驚人,連藤蔓都可以作為飼料。”
蘇毅凝視著這些樸實無華的作物,心中湧起一陣暖流。
他知道,這些“仙種”將會讓華朝徹底告彆饑荒。
“農具改良如何?”
“回陛下,在魯班大師的指導下,臣等成功改良了曲轅犁、筒車等農具。”王禎的臉上寫滿了自豪,“首批改良農具已送往京畿附近試用,農戶們反饋耕作效率提升了至少三成。”
蘇毅滿意地點頭。
科技興農,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傍晚時分,蘇毅來到都水監。
李冰、孫叔敖、王景三人正圍著一張巨大的地圖討論著什麼,桌案上堆滿了各種水文資料和勘察報告。
“臣等參見陛下!”
三人齊聲行禮,眼中都帶著風塵仆仆的疲憊,但更多的是對事業的熱忱。
“三位愛卿辛苦了。”蘇毅走到地圖前,“勘察情況如何?”
李冰指著地圖上的黃河流域。
“陛下,臣已完成黃河中下遊的初步勘察。”他的聲音中帶著治水者特有的沉穩,“臣構思了引黃淤灌加固堤防並行的方案。”
孫叔敖則指向南方的湖泊密布區域。
“臣在南方發現了數個適合修建大型蓄水灌溉工程的湖泊窪地。”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若能善加利用,不僅可以防洪,還能灌溉農田萬頃。”
王景的手指在地圖上幾處險要河段停留。
“臣針對這些河道險要之地,已提出了具體的疏浚和堤防修築建議。”他的聲音中帶著與黃河搏鬥多年的滄桑,“隻要按圖施工,必能讓這些地方的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蘇毅凝視著地圖,心中湧起一陣豪情。
這些密密麻麻的標記,代表著華朝水利事業的宏偉藍圖。
“很好。”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朕會全力支持你們的工作。”
夜幕降臨,蘇毅回到禦書房。
桌案上擺放著四院的詳細進展報告,每一份都讓他心潮澎湃。
華夏科學院的火器研發,皇家醫學院的醫術突破,神州農學院的農業革命,都水監的治水大業。
這四個輪子正在穩健地推動著華朝這架馬車駛向強盛之路。
【叮!四院並進,國力大增,信仰值+!】
【叮!科技突破,軍事實力提升,信仰值+!】
【叮!醫術神跡,民心歸附,信仰值+!】
【叮!農業革命,豐收在望,信仰值+!】
【叮!治水大業,澤被蒼生,信仰值+!】
係統的提示音在蘇毅腦海中接連響起,每一聲都讓他心中的滿足感更加強烈。
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
但華朝已經在科技、醫療、農業、水利這四個關鍵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這些進步不僅提升了國力,更為他積累了源源不斷的信仰值。
蘇毅凝視著窗外的星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華朝就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而那些未知的挑戰,也將在華朝強大的國力麵前黯然失色。
喜歡廢柴王爺?我反手開啟召喚護駕請大家收藏:()廢柴王爺?我反手開啟召喚護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