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館之內,死氣沉沉。
南越國正使,李瑞,已經在這裡枯坐了整整五天。
他帶來的那些號稱價值連城的國禮,珠寶、香料、美女,被隨意地堆放在院落的角落裡,無人問津,如同垃圾。
那位大夏的帝王,沒有見他們。
一句“正在觀摩秋季演武,無暇接見”,便將他們晾在了這裡。
這五天,對李瑞而言,是地獄般的煎熬。
他不敢出門,但大夏的恐怖,卻像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地滲透進來。
他能聽到驛館之外,百姓們談論著一種名為“龍骨翻車”的神物,據說能讓水自己流進田裡,一人可抵十牛之力。
他能聞到從城南方向飄來的,一股從未聞過的、帶著硫磺氣息的熾熱味道,城中傳言,那是大夏工部在冶煉一種名為“神鋼”的仙家金屬。
他更能感受到,每日清晨,從城外軍營傳來的,那整齊劃一、撼天動地的操練聲。
那聲音,僅僅是遠遠聽著,就讓他心膽俱裂。
“使……使臣大人……”副使哆哆嗦嗦地跑了進來,麵無人色,“我……我剛才去打探消息,聽……聽說……”
“說什麼?!”李瑞猛地起身,狀若瘋虎。
“聽說,大夏兵部,昨日為一支名為‘玄甲軍’的重騎兵,舉行了授刀儀式!”
“三千柄……三千柄通體暗金色的‘龍牙’戰刀,據說,能輕易斬斷我們南越最好的镔鐵甲!”
副使的聲音帶著哭腔:“大人,那不是演武!那蘇毅,他是在磨刀!他是在拿我們南越……祭旗啊!”
“哐當!”
李瑞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眼神空洞,麵如死灰。
他明白了。
那位年輕的帝王,根本沒把他們南越的求和放在眼裡。
他在用一種最殘忍的方式,向他們展示著彼此之間,那如同天塹般的……差距。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淩遲。
……
與驛館的絕望相比,禦書房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蘇毅的麵前,沒有沙盤,沒有兵符。
而是一份關於“西楚故地語言文字差異”的調查報告。
“陛下,西楚十三郡,方言雜亂,多達百餘種。各地官學雖已建立,但因口音不通,書寫各異,政令下達與教學推行,皆有極大阻礙。”
荀彧站在下方,神情凝重地彙報。
這,是繼土地、法度之後,帝國統一的又一個巨大難題。
文化不通,則人心不附。
蘇毅指尖在報告上輕輕敲擊。
他要的,不是一個靠武力強行拚湊起來的縫合怪帝國。
他要的,是一個從根源上,擁有統一文明內核的偉大國度。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
蘇毅的聲音,平靜卻蘊含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宏大意誌。
“自今日起,大夏疆域之內,凡有文字處,必為一體。”
“凡有官學處,必為一音。”
荀彧心神劇震!
這是何等宏偉的目標!這是唯有千古聖君,才敢擁有的魄力!
“陛下聖明!”荀彧躬身道,“隻是,此事牽扯甚廣,欲統一文字,必先製定標準。需有德高望重、學究天人的大儒,窮儘畢生心血,編撰一部《正字通》,方能為天下學子所依循。此等人才,當世罕見,恐……”
蘇毅笑了。
當世罕見?
於他而言,不過是些許人皇氣運罷了。
他的目光,看向係統界麵。
【當前人皇氣運:點】
這點氣運,召喚不出白起、韓信那樣的絕世將星。
但召喚一位專精於此道的文化宗師,卻也足夠。
“係統,給朕篩選,最擅長文字學、訓詁學的大儒。”
【叮!正在為宿主篩選……】
【篩選完畢!推薦人選如下:】
【許慎: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集古文經學之大成,著不朽巨作《說文解字》,為華夏文字學之鼻祖。評價:一代宗師。召喚所需人皇氣運:點。】
【鄭玄:東漢經學大師。遍注群經,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評價:經神。召喚所需人皇氣運:點。】
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