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狄仁傑的密信抵達時,朱平安已親率一千精銳,抵達青州城。
他沒有入駐早已備好的府邸,而是直接下令,在城中廣場搭建公審台。
繳獲的糧食堆積如山,數個巨大的粥棚正熱氣騰騰地施著粥,災民們排著長隊,臉上雖有菜色,眼中卻已有了光。
這是蕭何的辦法,在永州行之有效,在青州同樣如此。
“升堂!”
隨著朱平安一聲令下,早已嚇得魂不附體的“五穀盟”一眾骨乾被押上高台。
“殿下饒命!我們都是被張德才蒙蔽的啊!”
“是王家!是京城王家逼我們這麼乾的!”
朱平安麵無表情,將狄仁傑整理好的卷宗扔在他們麵前。
他環視台下數萬百姓,聲音通過內力傳遍全場:“本王知道,你們恨他們。他們囤積居奇,發國難財,讓你們的親人餓死,讓你們流離失所。”
台下,無數雙眼睛瞬間紅了,仇恨的火焰在燃燒。
“今日,本王便在此,以大泰律法,還你們一個公道!”
他拿起朱筆,在罪狀上重重一勾。
“斬!”
十幾顆人頭應聲落地,鮮血染紅了高台。台下先是死寂,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王爺英明!”
“青天大老爺啊!”
朱平安抬手,示意安靜。
“剩下脅從者,以及為禍鄉裡的‘覆江三千’水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指向城外奔騰的黃河,“他們將被編入‘勞改營’,用他們的雙手,去修築被他們間接毀掉的堤壩!一日不修好,一日不得自由!”
這一判決,既解了民憤,又解決了修築堤壩的人力問題,百姓們再次爆發出雷鳴般的叫好聲。
青州的局勢,以一種雷霆萬鈞的方式,被徹底穩住了。
三日後,朱平安準備啟程返回永州。
他騎在馬上,正要出城,卻發現前路被堵得水泄不通。
數萬百姓,黑壓壓地跪了一地。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在幾位鄉紳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到馬前,高高舉起一柄巨大的油布傘。
那傘上,用針線密密麻麻地繡滿了名字。
“殿下,”老者老淚縱橫,“您救了我們三州數十萬百姓的命。我們無以為報,全城的百姓湊在一起,為您做了這把萬民傘。求您,收下吧!”
“請王爺收下!”
“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數萬人的呼喊彙聚成一股洪流,直衝雲霄。
朱平安坐在馬上,看著那一張張真誠而感激的臉,看著那把沉甸甸的萬民傘,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湧遍全身。
這不是臣服,不是畏懼,而是發自內心的愛戴與擁護。
【叮!宿主賑災有功,深得民心,獲得三州百姓的集體愛戴與真誠感激!】
【信仰值+!】
腦海中,係統提示音如同天籟。
朱平安心中狂喜,立刻查看麵板。
【當前信仰值:貸款中)】
狂喜之後,是片刻的冷靜。還不夠,還遠遠不夠。欠係統的貸款,像一座大山,依舊壓在心頭。
他翻身下馬,親手扶起那位老者,鄭重地接過那把萬民傘。
“本王,謝過諸位鄉親!”
返回永州的路上,氣氛歡快。
而當晚,永州府衙內,一場慶功宴正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