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方劑見真章_江易辰的醫武征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0章 方劑見真章(1 / 1)

診脈對決,江易辰以“微觀內視”之能,精準洞察病源,已然震撼全場。然而,診斷之後,如何施治,更是關鍵。西醫代表團雖在診斷根源上落了下風,但此刻依舊緊緊盯著江易辰,看他能開出怎樣的方子。

誌願者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江易辰身上。

江易辰神色不變,走到一旁早已備好的書案前,鋪開宣紙,取過狼毫小楷。他並未急於落筆,而是略一沉吟,腦海中《逍遙醫經》中方劑篇的奧義與方才神識探查到的患者體內氣機紊亂景象相互印證。

旋即,他手腕懸動,筆走龍蛇,一行行清雋中透著筋骨的字跡躍然紙上,同時,清朗的聲音也隨之響起,清晰地傳遍會場:

“此症根源在於肝鬱化火,上擾心神,兼有橫逆犯胃之象。治當以疏肝解鬱,清心安神為主,佐以和胃降逆。”

“方擬:丹梔逍遙散加減。”

他一邊書寫,一邊從容不迫地解釋,每一味藥的用途,都結合陰陽五行、氣機流轉之道,闡述得明明白白:

“君藥:柴胡八錢)。”筆鋒落下,他解釋道,“柴胡者,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其性輕清升散,能疏肝解鬱,條達肝氣,如同解開捆縛肝臟的無形繩索,此為治本之要。《內經》有雲:‘木鬱達之’,柴胡正合此理。”

“臣藥:白芍一兩)、當歸六錢)。”他繼續書寫,“肝體陰而用陽,鬱久化火,易耗傷肝陰肝血。故用白芍酸甘化陰,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當歸甘溫,補血活血,二者共為臣藥,滋養肝體,以製肝用功能)之過亢,寓‘滋水涵木’之意。此乃陰陽互根,體用同調。”

“佐藥:梔子五錢)、牡丹皮四錢)。”筆鋒流轉,“肝鬱所化之虛火,需清瀉。梔子苦寒,瀉火除煩,導熱下行,使火熱從小便而出;牡丹皮辛寒,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透血分之伏火。二者相伍,清瀉肝火之力倍增,如同撲滅已燃之火焰。”

“使藥:白術四錢)、茯苓五錢)、薄荷二錢,後下)、生薑三片)、甘草二錢,炙)。”他寫下最後幾味藥,“肝病易傳脾木克土),故用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扶土以禦木侮;薄荷辛涼,疏肝散熱,助柴胡疏泄條達;生薑和胃降逆,炙甘草調和諸藥。如此,肝脾同調,氣機順暢。”

他放下筆,將藥方示於眾人:“此方以柴胡疏肝為君,芍、歸養肝為臣,梔、丹清火為佐,術、苓、草等健脾和胃為使。共奏疏肝清熱,養血健脾,寧心安神之效。使肝氣條達,鬱火得清,心神自安,胃氣自和。”

一番解釋,引經據典,條理清晰,將君臣佐使的配伍之道、陰陽五行的生克之理,闡述得透徹無比。不僅解釋了每味藥的藥理,更將其在調節人體整體氣機平衡中的作用,說得明明白白。

台下眾多中醫師聽得如癡如醉,頻頻點頭。就連評委席上幾位白發蒼蒼的老專家,也忍不住撫掌讚歎。

“妙啊!此方深得逍遙散之精髓,加減又極為精當!”

“對肝鬱化火、兼有脾虛之症,此方確是正治!”

“理論紮實,方劑運用圓融自如,此子已得方劑配伍之三昧!”

那位誌願者雖然聽不太懂深奧的醫理,但見眾多老醫師都紛紛稱讚,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連忙上前接過藥方,如獲至寶。

哈裡森教授等人看著那張寫滿漢字的藥方,又看了看周圍激動的中醫同行,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們無法理解那些“疏肝”、“清火”、“調和氣機”的概念,但卻能清晰地感受到,對方並非胡謅,而是有著一套完整、自洽且能被同行高度認可的理論體係。

江易辰以紮實的理論、精妙的方劑,折服了在場的同行,也給了西醫代表團一個無聲卻強有力的回應。

醫術方劑)運用自如,理論闡述清晰,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醫道境界的體現。經此一役,“江神醫”之名,已不僅僅局限於江城,更是在這中外醫道交鋒的舞台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江易辰的醫武征途請大家收藏:()江易辰的醫武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 文娛:北電攝影係大導演 射雕之我為仙帝,當鎮壓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