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修建第一條鐵路的經驗,所以第二條、第三條、以至於更多的鐵路,修建起來也越發的得心應手起來。
還有就是朱雄英之前提倡在各地修建學堂的事情,這段時間中的進展也是十分的順利。
大明內的一切,都在向著的好的方向發展。
但有些人卻對大明現有的狀態,依舊表示濃重的不滿。
為首的人正是那些自詡聖人子弟的儒家學者。
因為現在的學堂之中,不隻是傳授儒家聖典,還開設了格物苑。
對於這些老思想的儒家學者們來講,格物苑內教導的知識,儘是一些奇淫技巧,根本就無法與聖人經典相媲美。
兩者根本就不能擺在同一個水平位置上,如今皇孫殿下推舉出來的這種新式學院,那就是對聖賢的不尊重。
在這些儒家學者們的眼中,格物苑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隻因為皇孫殿下格外注重格物苑,從而導致儒家學術受損。
於是各地的大儒們,美其名曰為了心中的道義,又或者是為了自己的私心。
紛紛開始聯係自己的親朋好友,一共前往皇城,為日後的儒家發展討要一個說法。
而這些人的動作,又怎麼可能會瞞住朝廷的眼線。
他們的一舉一動,早就被線人記錄下來,而後傳遞到皇孫殿下的手中。
得知如此大逆不道的消息後,朱雄英隻是冷冷了笑了笑,並未表現出絲毫的憤怒。
這些自詡聖人子弟的讀書人,眼睛難道長在屁股上了?
就看不到如今大明的發展嗎?
心中的信仰,所謂的聖人之道,在中原之地推行上千年。
可是真正能夠為百姓們帶來的好處,又有多少?
在朱雄英看來,這些所謂的儒家學者,根本就不是為了天下間的百姓鳴不平,全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
如此經不起考驗的儒家學說,隻要自己翻翻手腕,便可以輕易的將之鎮壓。
所以朱雄英也就沒有過多的去關注這些人,任由他們在各地拉幫結派來皇城。
至於皇宮深處的朱元璋,因為朱棣前往拜見的時候,發現大明最近發生的事情,自己有很多都不知道。
也明白自己大孫比較忙碌,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如實向自己彙報一遍。
隻能派人下去將大明將內現在發生的大事了解一番,然後告訴自己。
免得日後有人前來探望自己時,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們。
得知這些大儒私下的小動作後,朱元璋勃然大怒。
直接在深院咆哮道:“這些個挨千刀的窮酸們,他們懂個錘子!”
“除了整日圍繞那些有的沒的,整日之乎者也外,就隻剩下造糞的功能了!”
“與咱大孫相比,他連一根腳指頭都算不上,朕真的不明白,他們哪裡有臉主動來皇城鬨騰?”
“還是真的以為大明離不開他們儒家,咱不敢對他們動殺心?”
“如今大孫為大明大展宏圖,這些酸儒不挺身而出也就算了,反而還站出來拖後腿!”
隻因為朝廷越來越強大,發展的越來越迅速,而他們這些窮酸們的利益反而越來越小,所以導致他們的叫聲越來越大。
想到此處,朱元璋直接下令道:“來人,去將咱大孫叫來!”
隨即又想到了什麼,再次開口道:“不用了,都退下吧!”
自己都能夠想明白的事情,大孫沒有道理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