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低頭了_大明:七歲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三百一十八章 低頭了(1 / 2)

北平城外的鐵礦場,此刻正熱鬨非凡。

三千工兵日夜不停地挖掘,一車車礦石被運到新建的冶煉廠。

格物苑的冶金係學員們圍著幾座高大的高爐,臉上滿是期待。

“溫度差不多了,可以出鐵了!”為首的學員一聲令下,幾個工匠扳動開關,通紅的鐵水從高爐中湧出,如同一條火龍,映紅了半邊天。

圍觀的礦工們發出陣陣歡呼,他們大多是草原平定後遷來的牧民,如今有了穩定的活計,再也不用過那種逐水草而居的日子。

一個絡腮胡大漢抹了把臉上的汗,咧開嘴笑:“這鐵水真厲害,比草原的篝火還熱!”

旁邊的學員笑著解釋:“這可不是普通的鐵,是用新法煉出的鋼材,用來鋪鐵路最好不過。等鐵路修到草原,你們就能坐著火車回家看看了。”

大漢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乾活也更有勁了。

而在冶煉廠的另一邊,幾個儒家學子正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是被家裡逼著來考察格物之學的,本以為這裡都是些奇技淫巧,卻沒想到竟能有如此壯觀的場麵。

“這……這簡直是神乎其技!”一個白麵書生喃喃自語,手中的《論語》差點掉在地上。

另一個學子則皺起眉頭:“可這終究是器物之用,不如儒學能修身養性。”

他們的爭論被路過的劉忠聽到,劉忠停下腳步,笑著問:“這位兄台,若你家人饑寒交迫,是給他們講‘仁義道德’管用,還是給他們一件棉衣、一碗米飯管用?”

白麵書生頓時語塞,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

劉忠拍了拍他的肩膀:“格物之學不是要取代儒學,而是要讓儒學落地生根。空有滿腹經綸卻不能解決百姓疾苦,又有何用?”

幾個學子沉默了,開始認真打量起這個充滿力量的地方。

或許,他們一直以來堅守的東西,真的需要改變了。

與此同時,濟南府的趙家作坊裡,趙承宗正看著租賃來的紡紗機唉聲歎氣。

雖然也能產出不少紗線,但比起張萬三的自有機器,成本還是高了不少。

“東家,不如我們也去跟格物苑說說,看能不能也參與競拍?”賬房先生小心翼翼地建議。

趙承宗搖搖頭:“聽說下一批紡紗機要等到下個月了,而且價格怕是會更高。”

他歎了口氣道:“早知道當初就該跟張萬三搞好關係,或許還能分點訂單。”

正說著,門外傳來敲門聲,一個夥計匆匆進來:“東家,格物苑派人來了,說有新東西要展示。”

趙承宗好奇地跟著出去,隻見幾個格物苑學員正在空地上安裝一台奇怪的機器,機器旁邊還堆著一些布料。

“趙老板,這是我們新研製的織布機,配合紡紗機使用,效率能提高十倍!”一個學員介紹道:“隻要將紗線放進去,就能自動織出布匹,還能根據需要變換花紋。”

趙承宗眼睛一亮,上前仔細查看。

隻見那機器運轉起來,經緯線交錯,轉眼就織出了一塊帶有花紋的棉布,比人工織布快了不知多少倍。

“這……這機器怎麼賣?”趙承宗激動地問。

學員笑著說:“這織布機暫時不對外售賣,隻提供租賃服務,而且優先租賃給已經租用紡紗機的商戶。趙老板若是有興趣,現在就可以登記。”

趙承宗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心中暗自慶幸,還好當初沒有徹底與格物苑鬨翻,不然可就錯過了這麼好的東西。

皇城深處,朱元璋看著錦衣衛遞上來的奏折,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奏折上詳細彙報了紡紗機、織布機的推廣情況,以及鐵路修建和鐵礦開采的進度,字裡行間都透著蓬勃的生機。

朱元璋自語道:“真不愧是咱的大孫,果然沒有讓爺爺失望!”

“想當初那些老頑固還說你搞這些東西是不務正業,現在看看,他們還有什麼話說?”

“但願那些所謂的大儒們能夠有點自知之明,不然的話,咱並不介意讓整個儒家見識一下,花兒為何會這樣紅!”

……


最新小说: 我要崩壞天道軌跡,誰都彆玩! 大聖再鬨天宮 六零辣媽:重生帶娃奔小康 替罪出獄,總裁他悔瘋了 問道長生:我家魚缸連通修仙界 快穿任務以收到,下手狠點怎麼了 權力巔峰之官場鬼才 針鋒相對之戰場 針灸鼻祖涪翁傳 北宋,我家仆役越買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