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此事?”
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之前主張招降的文臣們,臉上都露出了尷尬之色,他們隻算經濟賬,卻忘了這血海深仇。
朱雄英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恢複了沉穩,不容置疑道:“諸位大人,本皇孫知道你們心係國庫、體恤百姓。
但你們可曾想過,今日若放女真一馬,他日他們休養生息,必卷土重來。
到那時,邊疆再起戰火,消耗的軍費何止二十萬兩?犧牲的將士,又何止數千人?”
他頓了頓,起身走下禦座,站在殿中:“本皇孫並非嗜殺之人,但也絕不會做沽名釣譽之事!
當年元廷北遁時,女真部落便趁機劫掠遼東,此仇未報;
如今女真屢次犯邊,殺我百姓,此恨難平!
本皇孫今日滅女真,非為一己之怒,而是為了大明的邊疆安穩,為了天下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
這番話擲地有聲,殿內百官皆俯首:“殿下英明!”
連之前主張招降的寧禦史,也不得不承認,皇孫殿下看得比自己更遠。
朱雄英回到禦座上,繼續道:“葉雲,你即刻傳旨給袁飛,讓他加快進攻速度,務必在一月之內,蕩平所有女真部落!
另外,再調三十門弗朗機炮、一萬發鉛彈送往東北,確保將士們彈藥充足。”
“臣遵旨!”葉雲躬身領命。
朱雄英看向戶部尚書道:“楊思義,東北臨時糧倉的糧草,需再補充十萬石,漕運隊伍要日夜兼程,不得延誤。
另外,從江南調運的棉衣、藥材,也要儘快送到前線,莫讓將士們在深山雪地裡受凍。”
楊思義連忙應聲:“殿下放心,臣今日便安排漕運總督啟程,確保糧草物資三日之內啟運!”
朱雄英又看向禮部尚書道:“孔安,戰後遷民之事,你需提前籌備。從河北、山東挑選流民,登記造冊,每戶分土地五十畝、種子三石、農具一套,免三年賦稅。
另外,在女真故地設立學堂,選派儒師前去教化當地殘留的少數民族,讓他們知曉大明律法、學習中原文化。”
孔安躬身道:“臣已讓人草擬了遷民章程,今日便可呈給殿下過目。
學堂選址也初步定在鎮夷城附近,待戰後便可動工。”
“很好。”
朱雄英點頭,目光掃過百官,輕聲道:“滅女真、安邊疆、開發東北,這三件事,關乎大明百年基業。
諸位大人需各司其職,不得有半點懈怠。若有推諉扯皮、延誤事機者,本皇孫絕不輕饒!”
“臣等遵旨!”
百官齊聲應道,聲音比之前更顯恭敬。
見群臣不再有反駁之言,朱雄英這才語重心長道:“非吾族類其心必異!
之前主動前來大明的那些西洋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他們在大明境內都做過些什麼?還需要本皇孫一一為你們講述嗎?
若非事出有因,你們覺得本皇孫會這般大費周章,出兵討伐西洋嗎?
出兵討伐帖木兒帝國的原因是什麼?還不是因為他在背後唆使金帳汗國與蒙兀兒斯坦入侵吾大明?
至於你們現在了解認知的女真族,其殘暴程度遠超西洋人,貪婪更勝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