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見國王威廉二世仍在疑慮,知曉若不能徹底打消他與大臣們心中的芥蒂,這場關乎風車國存亡的抉擇,恐怕還要陷入無休止的爭論。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到議事廳中央,目光掃過滿殿神色各異的大臣。
聲音也較之前多了幾分沉穩:“王,諸位大人,關於大明對待藩屬國的態度,我在出使期間曾專門打探過。
大明周邊有高麗、安南、暹羅等數十個藩屬國,這些國家的境遇,或許能讓諸位明白,臣服並非恥辱,反而是保全國家、惠及百姓的良策。”
財政大臣漢斯率先皺眉,他剛被科恩用國庫賬目潑了冷水。
此刻雖沒了之前的激動,卻仍帶著幾分不甘:“科恩先生,那些藩屬國想必本就弱小,才會甘心向大明低頭。
可我們風車國雖不算頂尖強國,卻也有自己的尊嚴,更何況我們從未招惹過大明,為何要平白無故向他們臣服?”
“從未招惹?”
科恩輕輕搖頭,拿起案幾上一份折疊的羊皮卷,那是他從大明帶回的海商損失清單。
嗤笑道:“漢斯大人,您可知曉,之前,我們風車國的‘北海雄鷹’商會,曾聯合弗朗機國的海盜,劫掠了三艘大明商船?
船上不僅有價值百萬兩白銀的絲綢、瓷器,還有十二名大明商人遇害。
此事雖未被大明立刻追究,但在他們的典籍裡,早已記錄在案。
大明皇孫朱雄英曾說:‘凡犯大明者,雖遠必誅’。
如今藍玉將軍率軍西征,看似突然,實則是在清算所有曾對大明不敬的勢力。”
這番話讓漢斯臉色驟變,他慌亂地擺著手:“這……這不可能!
‘北海雄鷹’商會是王室扶持的商行,若真有此事,我為何不知?”
科恩將羊皮卷展開,遞到國王麵前,神色凝重道:“因為當時商會會長為了逃避責罰,故意隱瞞了真相,隻上報說是遭遇了風暴。
這是大明海商的控訴信,上麵詳細記錄了劫掠的時間、地點,還有‘北海雄鷹’商會船隻的特征。
王,您隻需派人去核實,便能知曉真假。”
威廉二世接過羊皮卷,手指顫抖著翻看,越看臉色越沉。
他猛地將羊皮卷拍在案幾上,怒聲道:“這群蠢貨!竟敢瞞著本王做出這等醜事!”
軍事大臣卡爾也收起了之前的執拗,他走到科恩身邊,沉聲道:“就算此事屬實,可那些藩屬國臣服後,難道就沒有失去自由?他們的王權,還能自主嗎?”
科恩見卡爾態度鬆動,心中稍定,繼續說道:“卡爾大人,您多慮了。
就說高麗國,幾年前曾多次侵擾大明邊境,被大明軍隊擊敗後選擇臣服。
如今高麗國王仍能掌管國內政務,大明不僅沒有乾涉他們的內政,還派遣工匠幫助他們修建水利、改進農具。
高麗的糧食產量比臣服前翻了一倍,百姓安居樂業,每年隻需向大明繳納少量貢品,便能享受大明的貿易優惠和軍事保護。
去年,倭寇侵擾高麗沿海,大明海軍隻用了幾天的時間,便將倭寇徹底剿滅,這便是藩屬國的益處。”
科恩頓了頓,又道:“還有占城國,曾因大越國侵犯問題而向大明求援,大明派遣使者團前去斡旋。
最終大越國自視甚高,將大明使者團人員殺害了,僅留下一名領隊使者。
當大明使者逃離大越國後,並未將這份屈辱傳達回大明。
而是獨自返回占城國,向占城國借了一隻五千人的精銳大軍,一舉將大越國滅了,這才回歸大明。
如今占城國的絲綢、香料通過大明的商船遠銷海外,利潤比之前增加了三成。
占城國王每年還能前往大明都城朝貢,受到大明皇帝的親自接見,賞賜的珍寶不計其數。
這些國家不僅沒有失去尊嚴,反而因依附大明,變得更加富庶、穩定。”
議事廳內漸漸安靜下來,大臣們相互對視,眼中的懷疑漸漸被動搖。
一位年長的貴族忍不住開口:“科恩先生,您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大明真的如此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