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霸業權衡_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3章 霸業權衡(1 / 1)

吳宮大殿之上,鄧芝那番如刀似劍的話語,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的波瀾久久未能平息。朝堂之上一片死寂,文武百官的目光,或明或暗,全都聚焦在禦座之上那陷入沉思的君王身上。

孫權麵沉如水,那雙碧眼微微眯起,手指無意識地、有節奏地輕敲著龍椅光滑的扶手。鄧芝的話,雖然尖銳刺耳,卻像一麵冰冷的銅鏡,逼他照見了江東目前麵臨的、血淋淋的戰略現實。

腦海中的烽火圖卷

他的思緒飛到了遙遠的荊西前線。仿佛看到了那座如同磐石般矗立在長江南岸的夷陵城,看到了城頭那麵獵獵作響的“趙”字大旗,看到了那個即使身處萬軍之中亦能七進七出的白袍老將——趙雲趙子龍!

陸遜的密報內容再次浮現在他腦海中,字裡行間透著罕見的凝重與無奈:“…趙雲守禦,法度嚴謹,無懈可擊。夷陵城防經蜀軍加固,異常堅固,兼之地利險要,我軍猛攻數日,傷亡慘重,未能撼動分毫…蜀軍士氣未墮,物資儲備似仍充足…臣非不儘心,然短期之內,恐難克複…”“…探報得知,張飛、陳到所率蜀軍主力已自漢中回師,其先鋒不日即可抵達永安…若其主力返回,我軍頓兵堅城之下,師老兵疲,恐反為其所乘…”“…再者,曹真雖敗退陳倉,然曹魏實力未損根本,淮南、合肥方向,魏軍調動頻繁,恐有異動…若我大軍久困荊西,北疆空虛,實乃心腹大患…”“…臣冒死進言,請陛下慎思:是與蜀不死不休,耗儘國力,讓曹魏坐收漁利?還是暫息兵戈,穩固防線,以待天下之變?…”

陸遜的話,冷靜而客觀,剝去了所有情緒化的外衣,將冰冷的現實擺在了他的麵前。夷陵,短時間內打不下來。蜀軍主力,馬上就要回來了。北邊的曹魏,一直在虎視眈眈。

繼續打?拿什麼打?傾儘江東之力,或許能堆下夷陵,但然後呢?麵對養精蓄銳的蜀漢主力反撲和曹魏趁虛而入的背刺,江東還能剩下什麼?

朝堂的暗流與聲音

他的目光掃過殿下群臣。

以全琮、呂岱為首的武將們,依舊滿臉不忿,拳頭緊握,眼中燃燒著戰意。但他們眼底深處那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和對傷亡的痛惜,卻沒有逃過孫權的眼睛。這些將領渴望勝利,渴望雪恥,但他們也更清楚戰爭的殘酷和目前攻堅的難度。

以張昭、顧雍為首的老臣們,則麵色凝重,眼神中充滿了憂慮。張昭方才被鄧芝駁斥,此刻見孫權沉吟,再次出列,聲音蒼老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陛下,老臣鬥膽再言。鄧芝雖言語無狀,然其言並非全無道理。國雖大,好戰必亡。今我江東,北有強魏窺伺,西與蜀漢交惡,兩麵樹敵,實非長久之計。夷陵雖是要地,然為此虛耗國力,致使江北防務空虛,若曹丕趁機南下,則建業震動,社稷危矣!當此之時,保境安民,積蓄實力,方為上策啊!”

諸葛瑾也適時補充道:“子布公所言極是。陛下,與蜀議和,非是示弱,乃是權宜之計,為我江東爭得喘息之機。且蜀漢所提‘共抗曹魏’,雖不可全信,然亦可在北線形成牽製,於我有利。”

甚至一些中間派的官員也開始竊竊私語,顯然也被鄧芝描繪的“兩強夾擊”的可怕前景和張昭“保境安民”的務實主張所打動。

主戰派的聲音雖然依舊響亮,但在殘酷的現實和沉重的代價麵前,已然顯得有些空洞和蒼白。

內心的掙紮與算計

孫權的內心,如同殿外那漸漸積聚的烏雲,翻騰不休。

·恨與不甘:他豈能不恨?荊州是他心中永遠的痛!好不容易奪回大部,卻被劉備又硬生生搶走了西邊的鑰匙夷陵!關羽之死帶來的短暫快意早已被長期的戰略被動所取代。向劉備低頭議和?這口氣,實在難以咽下!

·懼與擔憂:但他更懼!他懼那個用兵如神、算無遺策的諸葛亮;懼那個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張飛;懼那個在漢中創造出奇跡的陳到;更懼那個穩如泰山、讓他麾下第一名將陸遜都無可奈何的趙雲!而最大的恐懼,來自於北方的曹丕。那個篡漢自立的奸雄,實力遠勝江東,從來就不是可靠的盟友,隻會是貪婪的餓狼!

·利與權衡:作為一方雄主,他必須超越個人的情感,為整個江東的社稷考慮。鄧芝的方案,雖然屈辱,卻提供了一個現實的出路:承認夷陵歸屬蜀漢,換取西部邊境的穩定,避免兩線作戰的絕境。甚至可以借此機會,重新整軍經武,消化荊州新得之地,鞏固江北防線。或許…還能暗中與蜀漢保持某種默契,在對抗曹魏時獲取一些戰略上的便利?

“呼——”孫權長長地、無聲地吐出一口濁氣。眼中的掙紮漸漸被一種冰冷的、屬於政治家的理智所取代。

稱孤道寡者,豈能一味逞匹夫之勇?忍辱負重,方是梟雄本色。

當年他能在曹操百萬大軍壓境時,力排眾議,聯劉抗曹,取得赤壁大捷。今日,為何不能暫避蜀漢鋒芒,甚至虛與委蛇,以待時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終的決斷

他終於停止了敲擊扶手,抬起眼,目光再次變得銳利而深沉。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吳主已有決斷。

“鄧尚書。”孫權開口,聲音恢複了平日的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汝之言,雖不中聽,然,確有其理。兩家繼續交兵,徒耗國力,實非蒼生之福,亦非智者所為。”

鄧芝心中一動,麵色依舊平靜:“吳主明鑒。”

孫權話鋒一轉:“然,議和之事,關乎國體,豈能如此輕易?夷陵乃我荊州門戶,豈能輕棄?汝主提出的條件,未免太過苛刻!”

他這是在討價還價了。既然決定議和,那就必須為江東爭取到儘可能好的條件,至少麵子上要過得去。

“吳主有何高見?”鄧芝不卑不亢地反問。

“第一,”孫權豎起一根手指,“罷兵可以,互市可以,然‘共抗曹魏’之說,需從長計議,不可明載於盟書之上。”他需要保持外交靈活性,不想被一紙盟約徹底綁在蜀漢的戰車上,更擔心過度刺激曹魏。

“第二,夷陵暫由汝方占據,朕可以默許,然不可明文規定其歸屬!此乃朕之底線!”這是在保留未來爭議的借口和法理上的cai主張),維持一點顏麵。

“第三,”孫權目光灼灼地看著鄧芝,“既為罷兵修好,蜀漢需釋放所有我東吳戰俘,並賠償我軍此次出兵所耗部分軍資!”

這才是真正的談判。孫權試圖在不利的局麵下,儘可能地挽回損失和顏麵。

鄧芝心中冷笑,麵上卻露出為難之色:“吳主所請,前兩條,芝可代為轉達丞相,或可商議。然第三條…釋放戰俘乃應有之義,然賠償軍資?吳主,是貴方主動進犯我境,攻打我城,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天下豈有戰敗者向得勝者索要賠償之理?此條,請恕芝萬難從命!若吳主執意如此,則和議不談也罷,我大漢唯有整軍再戰,奉陪到底!”

鄧芝的態度突然變得極其強硬!因為他看準了孫權已然心動,絕不願輕易關閉和談大門。

果然,孫權眉頭緊皺,沉吟片刻。他也知道第三條有些過分,主要是為了討價還價和試探對方底線。

“既如此…”孫權放緩了語氣,“賠償之事,容後再議。然前兩條,乃朕之誠意。請鄧尚書即刻修書,稟明諸葛亮。若汝主能應允,則兩家便可罷兵息戰,使百姓休養生息。”

這等於基本接受了諸葛亮提出的框架,隻是在具體表述和細節上保留了回旋餘地。

“吳主英明!”鄧芝心中鬆了一口氣,知道最關鍵的一步已經達成。他拱手道:“芝這便修書稟明丞相。相信丞相亦期盼兩國化乾戈為玉帛。”

朝堂上的主戰派們雖然心有不甘,但見孫權已然決斷,也隻能暗暗歎息,不敢再公然反對。主和派則麵露欣慰之色。

一場劍拔弩張的外交風暴,似乎暫時得以平息。

然而,無論是孫權還是鄧芝都明白,這紙和約脆弱無比。它建立在冰冷的利益權衡和暫時的戰略困境之上,而非真正的信任。

孫權看著鄧芝退出大殿的背影,眼神深邃難明。“諸葛亮…劉備…且讓你們得意一時。待朕穩固荊州,安撫內部,化解北疆之患…今日之失,他日必當百倍討還!”

他心中暗自立誓。而一份關於曹魏使者正在前來建業途中的密報,也悄然送到了他的案頭。

未來的江東,依舊處於風口浪尖。而這短暫的和平,又能持續多久呢?

殿外,醞釀已久的暴雨,終於傾盆而下。

喜歡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請大家收藏:()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1858年的澳洲 三國群美傳 大明:開局要被誅滿門?我人麻了 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 亮劍:旅長,求求你彆打劫了! 命犯桃花,逼我成為第一深情是吧 亮劍:開局獲得係統,橫掃全球 欺我沒背景?一鍵爆改老板變老婆 重生:我的腦機接口橫掃科技圈 三秒預知:從遊戲狗托到金融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