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以手掩麵,一時無法麵對眾人眼裡明晃晃嘲笑的目光。
為了這麼個玩意兒把兄弟們全都殺了,這……
他真的想問問,老年的自己怎麼想的?
難道他真的想不到,老四會反嗎?
馬皇後歎了口氣,人越老,腦子越不夠用,連朱允炆那小子都沒看透,那洪武大帝,終究是老了。
朱棣則是目瞪口呆的看著天幕,這侄兒,有點猛啊。
那自己造反,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啊,為了自保造反,老爺子可不能打他咯。
而被天幕點名的諸王,則是一臉漲紅,老四反了,他們束手就擒,顯得他們很窩囊啊。
朱允炆那小崽子,hetui
“剛誰說的這皇帝寬容仁慈,站出來,我不打死你。”
“這等無情無義,殘害至親之人,配稱仁孝二字?”
“你沒聽清楚,人家說的是,對文官寬容仁慈。”
“哼,這種皇帝再如何寬容仁慈,不為百姓乾正事的,算什麼好皇帝。”
“就跟那個誰,先前那個也對兄弟趕儘殺絕那個皇帝一樣,園子修那麼大,銀子都是從百姓身上刮下來的。”
“就是,那麼多皇帝,就他聰明,各種改革,結果革了個寂寞,效果還沒出,全被兒子廢掉了,還讓百姓為貪官買單。”
“不是漢人的皇帝,人家怎麼會考慮漢人的死活,他們肯定覺得人死得多了,剩下的人才不敢反抗。”
……
百姓們越扯越遠,各種蛐蛐,連對皇帝的懼怕都忘記了。
朱允炆整個人僵硬又激憤的坐在皇位上,看著天幕預示自己的失敗,也許,今日他真要命喪於此了。
康熙朝的眾阿哥嘲諷一笑,可以啊,胤禛跟這朱允炆一樣,還有兩幅麵孔呢,平時唯唯諾諾裝孝子,上位之後對至親重拳出擊……
豎子,非人哉!
對於建文帝來說,最終的目標直指大明的諸藩之首,燕王朱棣。
但削掉了五個藩王,卻讓整個局勢更加惡化,結果導致幾乎所有的藩王都站在了燕王朱棣的一邊。
而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麵對兄弟們悲慘的下場,和即將被削除的危險,感到了形勢的緊迫。
【朱棣:侄兒不動我,我也不想靖難。
隻能說,朱允炆太嫩了。
攤上齊泰和黃子澄這倆臥龍鳳雛,朱允炆這個幼主很難不乾傻事。
建文三傻和建文屬於互相成就。】
洪武朝的朝堂眾人全都屏著呼吸,期待著朱棣的反擊。
隻有小朱棣也不知道為什麼,天幕明明在誇他,可他就是心裡總有一股不好的感覺。
朱允炆在龍椅上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天幕說什麼,建文三傻?
黃子澄和方孝孺、齊泰居然被叫建文三傻,他做的都是傻事?
不可能。
這不可能。
朕怎麼可能錯?
建文三傻:“……”
一世英名,這輩子都洗不掉這個標簽了。
很可能,千年之後,這個標簽還是屬於他們……
晚年朱元璋:莫名的共情了秦始皇,他現在就想坑儒……
朱棣知道自己是難逃此劫,為了麻痹朝廷,爭取時間。
朱棣不惜自毀形象,裝成了語無倫次、荒誕不驚的瘋子,讓建文帝放下戒心,並拉攏精兵強將,密謀反擊。
而另一邊,燕王府的所有的護衛,幾乎全都被朝廷用借口調走,朝廷方麵的大軍包圍著北平,燕王朱棣隻剩下了最精銳的部隊,心腹八百人。
【這絕對是永樂大帝最想刪除的黑曆史。
沒錯,連篡位都得讓一位。
哈哈哈,這叫什麼,臥薪嘗膽的另一種寫照?
跟豬搶食吃,絕對是永樂大帝犧牲最大的一次。】
永樂朱棣:“……”
天幕,你也沒放過我。
我就知道,這事一定會被拿出來群嘲。
算了,李世民都被笑成啥樣了,他永樂大帝的胸懷必然不能輸。
三兄弟看著老爺子的黑臉,背過身去偷偷暗爽。
朱元璋一臉驚奇的看著朱老四,沒想到,朱老四這麼豁得出去,不愧是敢造反的人。
他朱重八真是看走眼了。
我兒真有大帝之姿。
小朱棣:“……”
天幕很愛乾淨,卻將他永樂大帝的顏麵掃地,真是太丟麵了。
乾隆輕蔑一笑,“哼,跳梁小醜。”
朱棣這種竊國賊,吃豬食都便宜了他。
康熙則是頭大,天幕真是很喜歡明朝啊,就連朱棣的黑曆史,也是滿滿的讚賞。
他們大清,可不能被反清複明顛覆了。
【霍去病:八百就八百,直擊匈奴老巢。
張遼:八百就八百,威震逍遙津。
李世民:八百就八百,玄武門對掏。
朱棣:八百就八百,奉天靖難。
我:八百就八百,學生證看一下。】
朱元璋等人的目光又集中在朱棣的身上,好小子,八百人就敢起兵。
大明中央野戰軍的能力,他們最是清楚了,每一個人的手上都沾著北元人的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