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各個朝代的沉默震耳欲聾。
皇帝們看到天幕對滿清的怨憤,心裡對漢人的防備更深了。
隻不過,他們倒也不擔心漢人現在會反,他們的八旗鐵蹄可不是吹出來的名號。
而知道乾隆是雍正兒子的各位阿哥們,則是忍不住嘲諷,“喲,四哥,你這兒子,手段高啊。”
“就是,老四,你說你是不是也早就想把古籍全都燒了?”
“老四,你這後代不行啊,啥功績也沒有,也不怪天幕一說到大清,就恨不得跟大清拚命。”
……
胤禛沒理這些兄弟,直接跪下跟康熙請罪,可康熙也不想理他。
實在是,做的這些事,丟人啊。
太子胤礽沒有嘲諷胤禛,也沒有為他說話,就這麼靜靜的看著天幕,讓人無法猜透他的心思。
雍正朝的文人們知道後世找不到古籍,隻能挖墳找,紛紛決定要讓兒子們在自己死的時候,把珍貴的書籍拿來做陪葬品,錢財就不用了。
還有《永樂大典》,他們得寫上奏請求皇帝給他們都抄一些,能抄一點是一點,這麼珍貴的書籍全讓異國拿去了,想想就心塞。
永樂朱棣還沒說,朱高熾立馬上道的表示,“爹,你放心,我立馬找人去抄寫《永樂大典》,以後兒子們的陪葬都要有《永樂大典》。”
嘉靖則是急忙讓嚴嵩安排人去抄寫《永樂大典》,爭取做到朝中人人百冊以上,彆讓後世真挖他的皇陵啊。
【漢王:我們全家造的反,你就是把《永樂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書,史書上也不會寫你是順位繼承的。
朱棣:你放屁。
嘉靖:明成祖。
漢王:爹,你看現在史書上寫的是太宗還是成祖?】
“原來這話是我們漢王爺說的啊,聽起來倒像那麼一回事兒。”
永樂朱棣再次陰陽朱高煦,那不怒自威的目光像是要把朱高煦給刺穿。
“爹,我可沒說過這話,我不認。”
朱高煦決定死強到底,雖然天幕說的很好笑,但他現在沒說,就等於不是他說的。
“誒喲,那個什麼滿清真的是,造孽啊。”
“後世人都得挖墳找資料,是不是都被那乾隆燒完了?”
“放心吧,以後那些文人的肯定會用書籍當陪葬品的。”
“那我得讓孩子多練練字,以後接抄書的活兒,剛好拿來讀書。”
“對對對……”
……
老百姓雖然惋惜傳世書籍丟失,但現在被人提醒的商機,也讓他們歡喜不已。
除此之外,朱棣還命人鑄造了一口大鐘,這就是永樂大鐘。
朱棣想通過鑄佛鐘,來超度死去將士的亡靈,命姚廣孝鑄造一口舉世無雙的大鐘。
永樂大鐘最為舉世罕見的奇跡,莫過於將22萬多字的佛教經咒從上至下,從裡到外注滿了永樂大鐘的每一寸表麵。
永樂大鐘通高6.75米,重約46噸,撞擊聲音色好,衰減慢,傳播遠。
輕撞聲音清脆悠揚,回蕩不絕達到一分鐘,重撞聲音雄渾響亮,尾音長達兩分鐘以上。
方圓五十千米皆聞其音,它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青銅鐘。
【當時這個大鐘澆築工程,相當於現在的衛星發射。
現在這麼大的鑄件,一般的工廠一樣做不出來。
九族的壓力頂著,再難做,工匠也得做啊。
哈哈哈,也可能是十族。
經典的背後是無數勞動人民的血汗。
天安門,紫禁城,永樂大鐘千古鳴……】
“誒,這天幕說的話,好生奇怪?”
“我早看出來了,這天幕說的話是後世之人說的。”
“你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在跟後世之人對話?”
“可以這麼說吧,隻是後世的人不知道而已。”
……
百姓們看了這麼久,也回過味來了,這天幕是神跡,但上麵出現的畫麵很有可能是後世子孫做的。
這也太神奇了。
現在他們還在種地,以後的後世子孫已經可以把畫麵投放到眼前了。
小朱棣看著朱元璋笑嗬嗬的讓朱標把永樂大鐘也給安排上,有些鬱悶,又有些得意,哼,這可都是他腦瓜子的好主意。
他永樂大帝能力強,腦子好使,還怕以後做不出更大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