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遺憾是崇禎是個勤政愛民,又不奢靡的末代皇帝,換到其他朝代還真可能中興。
崇禎是最窮、最窩囊、最辛苦、最倒黴,也是最讓人唏噓的皇帝,天要亡大明,他救不了……
可悲的是最後崇禎籌不出一百萬兩軍費,李自成進城搜刮大臣七千萬兩白銀,光他老丈人就搜出白銀四十多萬兩。
朱元璋來了都得重新打天下,無解的局。
明朝意難平啊,誰能想到會被滿清撿漏了呢。
宋太慫了,一輩子就崖山海戰有點骨氣。】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閉著眼睛壓製怒氣,朱標都不敢往上勸。
這波確實對痛恨貪官汙吏,對江南地區不滿的朱元璋,傷害太大了。
如果老朱怒極大開殺戒,大明自己就先亂起來了……
崇禎朝群臣麵麵相覷,皇帝要親征,銀兩缺口大得很,他們可都沒出什麼力,現在天幕說李自成拷餉……
天殺的,投大清沒前途,投李自成更沒前途,他們隻能綁死在大明這艘破船上了。
雖然抗清早就達成一致,但現在沒了退路……
天幕出現後,崇禎對大臣痛心疾首,就是想要讓他們努努力,跟他一起拯救大明。
但隨著天幕對其他皇帝的另類解讀越來越多,他們感覺到崇禎的心思更難猜了,對他們的態度也可有可無。
他們在心裡安慰自己,是多慮了,崇禎除了他們,還能靠誰呢?
“這闖王的軍隊會不會搶掠我們?”
崇禎朝的百姓,也聽說過起義軍?掠奪富紳和百姓錢財的傳聞,現在對李自成的起義軍更加排斥。
一個殉國時惦記百姓的皇帝,一個會搶掠百姓的起義軍,他們當然知道怎麼選!
迎接李自成進城的滿朝文武欲哭無淚,這是他們選擇的退路啊,怎麼越走越窄了呢?
攻入京城的李自成臉沉如水,讓人把這些投降的臣子嚴刑拷打,一定要搜刮乾淨。
反正他也不可能再用這些人。
其他時期的李自成無奈看著一批批投降的明軍離開,沒有聽從手下人的建議殺光這些人。
之前離開的流民對他們影響不大,但現在這些明軍屬於他們的精銳力量……
他對劉宗敏和李過等人說:“大明朝廷說的聯合抗清,你們怎麼看?”
“將軍,崇禎皇帝有這個膽子親征,難道我們沒這個膽子抗清嗎?”
明朝在遼東與清軍對抗多年,他們從未將大清視為敵人,這樣想來,若大清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的確有可能撿漏。
“可是,若是聯合抗清,等大明恢複過來,我們……”就該被收拾了。
李自成歎了口氣道:“所以我們需要跟大明談條件。”
“將軍,你不想當皇帝?”
“曆史證明,我就當不好這個皇帝……”
李自成一臉煩躁,是他不想爭了嗎,是大勢所趨。
民心在大明那裡,大義也在大明那裡,現在天幕出現,大明會逐漸喘過氣來,他們如果現在不能攻入京城,後麵就再沒機會了。
但是,現在他們去攻打京城,全天下都有可能來攻打他們……
趙匡胤看著後世人對大宋的評價,嘴裡一口鮮血噴湧而出。
他不明白,為什麼說大宋慫了一輩子,原本他以為是收不回燕雲十六州,現在看來,不止於此。
大宋文臣總有種在天幕麵前挺不直腰杆的感覺,他們大宋有那麼差嗎?
要不是有崖山海戰幼帝投海殉國,後世人估計能把大宋當大清一樣罵。
剛登基為帝的趙光義看到天幕說大宋慫,決定點兵攻打北漢和遼國,他要證明自己不比大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