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君弱臣強,這讓他咋辦?”
皇帝撐不起擔子,就讓大臣們頂上,誰知道,後期文官在失控的邊緣狂奔,內閣權力比丞相還大。
永樂朱棣側眼看向朱高熾,“老大,你跟朝中大臣關係密切,你來說,這群文官為什麼能想讓誰當皇帝,就換誰?”
老二背後站著勳貴集團和武將集團,朱高熾背後是文官集團,一群武夫哪裡鬥得過這些人精子。
偏偏,朱高熾性情寬厚,對文官的容忍度比他爹和他爺爺都高。
可想而知,這群蹬鼻子上臉的,在朱棣父子倆那裡失去的麵子和裡子,就要從壓過皇權上找回來,表明他們的重要性……
朱高熾喏喏說不出話,他背後站著的江南士族,自從賣國的事出來後,他慢慢盤,文官集團勢力壯大應該是由他開始的。
正是大家都猜到了這一點,永樂朱棣才格外痛苦,朱高熾是嫡長子,正統性不必說,但他和孫子都短命。
重孫子又把武將梭哈了,文官可不徹底掌權嘛。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問題根源……但也不能真正改變大明的危機。
崇禎喃喃道:“文臣皆可殺……”
彆看現在朝中臣子說著誰敢投清,誰死,但真正麵臨大清鐵蹄時,絕壁一個跪的比一個快。
光是他要禦駕親征,已經準備半個月了,要給將士們發的糧餉一半都沒湊齊,這是朝中上下積極救國的樣子嗎?
逆風局立馬投,該賣國的時候,眼都不眨一下,這樣的臣子,他還不得不用,再沒有人比他更憋屈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震驚於大明文官的權勢,也為大明皇帝被臣子壓製感到悲哀。
試問,誰家還沒幾個不開竅的孩子,若是自己死後,兒子被壓製成這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一淡定的,就是大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殉國的人那麼多……皇帝也無奈,隻能試著提拔武將,相互製衡。
其他朝代的文臣:“……不是我們優秀,全靠同行襯托。”
朱元璋殺文官像割韭菜,朱棣遷都不聽臣子言,兩朝不受重視而已,往後兩百多年都在找場子……
1452年,做了三年皇帝的朱祁鈺,聯合朝臣,將朱見深廢為沂王,移至宮外彆居。
此時他剛滿五歲,隻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好在如姐如母的萬貞兒,一直對他不離不棄。
宮廷鬥爭波詭雲譎,朱祁鈺萬萬沒想到,他的兒子剛成為太子的一年之後,就突然夭折。
此後不管他如何努力,卻再也沒能生出兒子。
到了景泰八年,三十歲的朱祁鈺纏綿病榻。
大臣徐有貞、石亨等人,在孫太後的默許之下,打破南宮,重新把朱祁鎮推上皇位,史稱奪門之變。
已經十歲的朱見深,終於苦儘甘來,重新被立為太子,開始學習儒家經典,治國之道。
【開局:此子懦弱無剛,不堪大用。
結局:景泰八年,國泰民安。
他挽救了大明山河,卻永世不得入皇陵。
朱祁鈺太慘了,他對得起大明,對得起於謙,對得起朱祁鎮,可這些人都對不起他。
即便如此,再來一次,景泰帝還是會成為皇帝。
朱見深:沒有奪門之變,我的皇位越來越穩,奪門之變後,就沒那麼穩了。】
朱瞻基被天幕創到了,這句話,原來是他說的嗎?
不堪大用?
再想到朱祁鎮的騷操作,身體更加萎靡。
喜歡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請大家收藏:()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