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朝大臣:“……還以為有什麼好建議,這是要把全部朝臣一網打儘啊。”
洪承疇無比慶幸,自己還是有點用的,這下命應該可以先保一條。
崇禎:“……刪號重開是最優解。”
他知道大明很難救,但這些人還真不能全殺了,要麼他還沒怎麼呢,先被砍成臊子了。
崇禎朝的百姓,看到天幕一邊說大明沒救,一邊又不斷說大明的問題,好像都是可以解決的。
原來,他們不信任大明,對大明的衝擊那麼大,幾乎到了死局的地步……
麵對混亂的內政,朱見深先是為於謙平反。
因為於謙曾在北京保衛戰中力挽狂瀾,卻因政治鬥爭被殺,其冤屈不昭,便難以凝聚人心。
同時又罷免了奪門之變中,投機上位的庸官。
提拔重用李賢、商輅等賢臣,初步扭轉了英宗後期的吏治腐敗。
受小冰期的極端天氣影響,北方直隸山東等地乾旱蝗災頻發,南方江西、湖廣則暴雨成災、水患不斷,多地農田絕收,流民遍野。
朱見深則下詔開倉賑濟,並免除受災州縣賦稅,有限度啟用民間納糧捐官製度,大大緩解了糧食危機。
在山東地區推行以工代賑,招募流民興修水利,一邊救災,一邊儲備基建,同時又命戶部侍郎巡撫江南,主持治水。
疏浚蘇鬆河道,緩解澇情,也是在成化元年,廣西大藤峽壯瑤叛亂,朱見深起用右僉都禦史韓雍為提督,率軍十五萬征討。
韓雍攻破叛亂,斬首三千二百餘級,改峽名為“斷藤”,並設立兩廣總督。
這一戰,朱見深初露鋒芒,不僅強化了對南方地區的控製,也樹立了極大的軍事威望。
韓雍在平定叛亂之後,將俘虜的一批童男童女送進皇宮,但誰也沒有想到,多年以後,在這批孩子當中,竟出了兩個改變曆史的人物。
成化朝的百姓,一時間對朝廷不滿的抱怨都咽回了肚子裡。
跟明末百姓相比,他們的處境隻有天災,皇帝下令賑災,官員做事,能活下來就夠了。
他們最怕生不如死,隻要能活下來,日子總能過下去。
平叛結束的韓雍,轉頭對副將說:“注意點,彆讓那些孩子出事。”
一次平叛,帶回兩個改變曆史的人物,他韓雍的名字,也算是響徹後世了。
【這一戰收獲了下任皇帝的生母和將東北犁了一遍的汪直。
朱元璋同化雲南,朱棣建貴州省,朱見深貫通廣西,朱翊鈞平播州。
廣西狼兵不是吹的,看看秦始皇平百越用了五十萬兵力,三十萬秦軍長期駐守就知道了。
都說廣西是曆史上最大的反骨仔。
太平天國三萬廣西兵,不僅把滿清最後的旗兵打沒了,還打掉了清朝半壁江山。】
“下任皇帝的生母?”
韓雍立馬讓人加快行軍速度,趕緊回朝,這批孩子太重要了,絕不能在他手裡出事。
廣西狼兵這話一出,大明的所有皇帝都開始盤算,怎樣才能更好的將南方收服,其他都好說,就這個民族矛盾……
不過,再難他們也得把問題解決了。
江南的榮華富貴養出了一群骨頭軟的文官,他們若能將南方雲貴川和兩廣都收服,就算到了明末,皇帝手裡也不至於沒有可信的兵。
崇禎的困境實在太多,大明的祖宗們心裡急,卻隻能從旁入手,希望崇禎這個倒黴孩子不再吊死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樹上。
秦始皇無奈扶額,這百越著實難打,若是能收服韓信,說不定大秦的領土還可以往南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