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知道,如果自己還在朝堂,一定會勸阻李治。
李世民皺了皺眉,什麼也沒說。
其他人也不敢說,打不贏吐蕃,在他們意料之中。
高海拔會讓唐軍難以適應高原反應,戰鬥力大幅下降,後勤補給也是大難題,更何況吐蕃可依托地利防禦。
王玄策更不敢動,滅了天竺的他,可是幫助吐蕃做大的豬隊友……
晚年朱元璋突然問道:“老四,你說說。”
老四上位後常年征戰,也打下了不少地盤,但後麵的治理難度可想而知。
空耗國力打下地盤而不能漢化,日後反而成為心腹大患,建州女真就是如此。
朱棣沉下心想了想,才回答,“爹,李治想要開疆拓土沒錯,但心太急了。
清掉貞觀老臣後,朝局並不穩當,打下再大的地盤,後麵都沒精力治理……”
朝堂不穩,政務管理能力下滑,李世民鼎盛的大唐也就到頭了。
【電視劇裡的李治:你管這叫守成?
真實曆史上的李治:你管這叫守成?
你看看李世民留的底子,國力和臣子都是一流的,隻要不微操,大唐穩的很,然而……
李治前期靠著貞觀老臣開創永徽之治,後期外戰失利,民生一塌糊塗,屬於一個中等的守成之主。
李治是讓大唐疆域達到巔峰,但丟吐穀渾讓吐蕃成為帝國,滅百濟讓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晚年讓突厥複國……
這麼看,真的是打了個寂寞,讓敵人壯大了。】
各個朝代的皇帝:“……真是不怕兒子敗家,就怕兒子創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唐軍事這麼強盛的王朝,對外征戰無往不利,對內休養生息,給李治攢下了那麼豐厚的家底。
隻要不作死,貞觀之治後麵能出幾個盛世。
李治在外炫了一圈肌肉後,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又不得不放棄,反而讓外患趁機發育……
李治原本還得意於自己打下的疆域超過了阿耶,結果後世人的評價給他潑了一桶又一桶冷水。
他的永徽之治和開疆拓土成就,放在整個華夏帝王中,也算是相當能打。
結果屬於一個中等的守成之主?
那大宋的宋仁宗還得了個千古仁君的稱號,他怎麼也得上千古一帝的桌吧?
就因為老婆當皇帝,就拉低他的曆史評價?
李治不服。
李治都要氣哭了,武媚娘笑道:“陛下,你忘了,天幕都誇你是雄才大略,乾綱獨斷的帝王。”
“後世之人是從整個大唐來看你的曠世偉業,跟太宗皇帝相比,誰又能比得上呢?”
反正說一千道一萬,人無完人,李治這個皇帝做得並不差。
要不是吐蕃,李治早把新羅從地圖上抹掉了,現在東突厥人還在大唐的地盤上,好解決的很。
吐蕃棘手一些,但也不是沒辦法,哪裡就值當李治掉眼淚了。
李治一想到,阿耶選他當太子,不是因為他比大哥他們優秀,而是仁孝。
現在,後世告訴他,打得這些仗都是白折騰,就心堵。
這不就是說,他不是最好的繼承人嗎?
後世人一直惋惜大哥沒能上位,說他是最好的太子,那做出了一番政績的他算什麼?
他才是阿耶最合適的繼承人!
喜歡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請大家收藏:()天幕:保成二廢三立,胤禛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