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時期的長孫無忌無奈輕歎,太宗給兒子留下了頂配班底,結果李治這個裝貨,一上位就開始坑爹。
要知道,太宗的貞觀之治,除了四海賓服的軍事,還有政治清明。
他們朝臣之間少有派係鬥爭,不需要溜須拍馬,沒有懷才不遇,一切都是欣欣向榮之態。
李治借廢王立武之事,將他們這些對國家、對他立有大功的功臣一一清理。
而那些見風使舵、順應聖意的人則獲得了進入權力中樞的機會。
他不用想都知道,武則天上位,為了彈壓朝臣,會將曾經清正的朝廷變成什麼樣子。
不過,這次他是管不了,也不打算再管了。
剛登基的李治,看到底下默默低頭的貞觀老臣,尤其是一臉悲痛的舅舅……
無言的沉默彌漫在眾人之間,要不是為了李治的麵子著想,他們恨不得當場請辭。
不過,從太宗一朝過來的老臣,再如何不適應,也要低頭做人。
大家心裡難受不已,現在的李治讓他們想起了大清,那個將臣子當奴才都不配的朝代。
是殺是剮,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看來,這個李治跟武則天殺掉那些貴族是好事啊,寒門學子可以出頭了。”
“是啊,寒門學子身後沒人,皇帝可以放心用。”
“武則天算是奪了大唐的江山,然後又把江山還給大唐,就為了過皇帝癮嗎?”
“要是你可以當皇帝,你當不當?”
……
武則天跟李治殺了不少人,但這些貴族勢力跟百姓無關,大家更高興寒門學子上位。
體驗過底層苦生活的官員,總比貴族官員做事好。
起碼,這些官員真的知道百姓生活的苦,做事的時候能稍微考慮到百姓的死活。
這樣,就夠了。
十年時間不僅根除內憂,外患也接連平息。
公元657,李治派蘇定方出馬,僅用十個月滅亡西突厥,設昆陵、蒙池兩大分部。
將蔥嶺以西納入版圖,從此商隊從長安至歐洲無複盜寇,歲貢不絕。
公元660年,滅掉百濟。
公元668年,派大將李積出馬,一舉拿下高句麗總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
這下,隻剩吐蕃一個心腹大患。
公元663年,吐蕃滅亡吐穀渾,後聯合西域小國攻占安西四鎮,切斷大唐與西域聯係。
李治命薛仁貴帶兵五萬出征,結果副將郭待封不服指揮,帶糧草提前出發,半路被吐蕃全殲。
薛仁貴被四十萬大軍合圍,士兵饑疲交加幾乎全軍覆沒,大唐被迫議和。
這次戰敗後,李治暫緩收複,先加強河西走廊駐軍,扶持突厥牽製吐蕃。
公元679年,唐高宗李治派軍出征的戰役是朔州、黑山之戰,由裴行儉率軍擊敗東突厥叛軍,穩定了北疆。
在他的經營下,唐朝疆域達到曆史巔峰。
東至朝鮮半島,西至鹹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越南中部,總計約1241萬平方公裡。
大唐前的各朝代皇帝:“……後世管李治叫什麼,懦弱無能的妻管嚴?”
還以為又是一個像宋仁宗的守成之君,沒想到武德如此充沛。
李世民的崽果然不簡單,骨子裡就是個叛逆的。
長孫無忌當真看走眼了,想當權臣,還差得遠。
長孫無忌:“……所以,太宗為什麼不把這些地盤打下來,是沒人嗎?還是不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