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議照常,但氣氛與前一日截然不同。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期待與緊張,議事草草結束。
張行正欲起身,陸夢龍再次出列,這一次,他的姿態更低,言辭更加懇切,引經據典,力陳稱王之必要性與正當性。
“……將軍!《尚書》有雲:
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
今蜀中軍民,感將軍活命之恩,慕將軍仁德之政,翹首以盼新主,如久旱之望甘霖!
此乃煌煌天意,昭昭民心!將軍若再謙辭,非但辜負蜀中百萬黎庶殷殷期盼,更恐寒了將士用命之心,冷了天下賢才報效之意!
逆天不祥,違眾不吉!臣等泣血再請,伏惟將軍順天應人,即承大位!”
他的話語充滿了情感的力量,仿佛字字泣血。
“臣等泣血再請!伏惟將軍順天應人,即承大位!”文官隊列再次齊刷刷跪倒一片,聲音帶著懇求的顫抖。
武將們更是直接,林勝武帶頭,單膝跪地,抱拳高呼:“請將軍稱王!以安軍心民心!”聲震屋瓦。
勸進之聲比昨日更加整齊,更加悲壯,更加聲勢浩大。
張行端坐其上,麵色依舊沉靜,他沉默片刻,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和堅決:
“諸位之言,雖出於公心,情真意切,張某深感惶恐。”
他站起身,目光掃過跪倒的眾人:“然張某自問,功微德薄,實不敢當此大位!
更恐樹大招風,引來四方覬覦,反陷蜀中軍民於戰禍,此非張某所願,亦非蜀中之福,此事…”
他加重了語氣:“斷不可行!”
第二次推辭!比第一次更加堅決,甚至點出了樹大招風的隱憂。
堂下眾人心頭再沉,但依舊保持著跪姿。
陸夢龍抬起頭,眼中含淚,聲音哽咽:“將軍心係萬民,臣等……雖肝腦塗地,亦難報萬一!然天命難違,民心難拂啊!臣等……告退!”
他深深叩首,帶著眾人緩緩起身,退出大堂,背影帶著無限的遺憾與沉重。
消息再次如風暴般席卷成都。
巡撫衙門外,已不再是單純的議論。
在陸夢龍等人的有意推動下,各級吏員、被新政拉攏的開明士紳代表、各大工商行會的首領,乃至一些被組織起來的、真正受過張家軍恩惠的百姓代表,開始聚集。
“請將軍稱王!保我蜀中安寧!”
“將軍不王,蜀中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