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玉橫之想_從少爺到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章 玉橫之想(1 / 2)

悅來茶樓,前兩天還在此處爭吵的蜀中頭麵人物們,此刻再次聚首,一個個臉色鐵青,氣氛比上次更加僵硬。

“禮部!他張行竟敢廢了禮部?簡直……簡直是數典忘祖!滑天下之大稽!我煌煌華夏,禮樂教化乃立國之本!沒有禮部,成何體統?與那些蠻夷何異?”

“何止禮部!刑部、工部、教育部、衛生部等尚書之位,一個不設!全空著!我們前番議論的王複臣、陳士奇、張孝起,三位皆是我蜀中一時俊彥,結果呢?

連提都未曾提起!在他張行眼裡,我們川中士紳,怕是什麼都不是!連塊墊腳石都不如!”

雅間裡響起一片嗡嗡的附和聲,夾雜著怨氣和屈辱,他們勉強達成了共識,選出出代表蜀中力量的人才,自認為能在三部中占據一席之地,結果張行一人也沒任用,連提都未提。

連帶著六部結構都被改得麵目全非,這種無視和輕視,深深刺痛了這些習慣了在地方上擁有話語權的士紳。

“諸位此言差矣!大王之言,雖有驚世駭俗之處,但細思之下,並非全無道理!”

“趙兄,你這是何意?莫非也要替那張行說話?”

“非也!”趙姓士紳擺擺手,語氣平和,“我隻問諸位幾個問題。

其一,若真如我等之前所想,六部堂官,甚至按那四比二之議,全部由蜀人擔任,試問,待大王打下湖廣、陝甘、中原,那些地方的才俊如何安置?新附之地的士紳豪族如何安撫?

難道要大王告訴他們,六部已滿,爾等來遲?這豈非自絕於天下?

屆時,川人獨大,必遭新附者嫉恨,反成取禍之道!大王此乃深謀遠慮,非輕視我等!

其二,刑獄關乎人命,教育部關乎百年國運,工務關乎民生根基,此等要害之位,豈能因人情、因地域、因資曆而輕授?大王寧缺毋濫,唯才是舉,此乃大公無私之正道!”

“可…可陳士奇學貫古今,張孝起鐵麵無私,王複臣精通營造,皆是大才!大王為何不用?”

“大王自有大王的考量。”趙姓士紳微微搖頭,“或許,大王眼中所需之才,與我等所識之才,標準已然不同。

舊瓶難裝新酒,舊才未必能擔新朝之重任,至於禮部……廢虛禮而興實學,重教化而輕儀軌,我看,這教育部之名雖新,其所圖之事,未必不是真正的禮之大道!”

“荒謬!”王姓士紳拂袖而起,氣得胡子直抖,“禮就是禮!教化歸教化!豈能混為一談?廢禮部,就是自毀長城!

我看他張行,終究是草莽出身,不識聖人之道!我等在此爭論也是無用,道不同不相為謀!”說罷,竟氣衝衝地起身離席而去。

他一走,雅間內頓時分成兩派,一派如那門生,憤憤不平,認為張行刻薄寡恩,輕視蜀人;

一派則以趙姓士紳為首,雖也覺震動,但冷靜下來後,開始思考新政背後的深意和務實之處。

爭論聲再起,隻是少了些戾氣,多了些對未來的迷茫與思索。

夏王府,書房,張行正伏案批閱文書,陸夢龍垂手侍立一旁。

“今日殿議,震動極大,外間議論紛紛,尤其是蜀中士紳,多有不解甚至怨言。

他們前番在茶樓所議,推舉王複臣、陳士奇、張孝起三人,皆一時之選,不知大王……”

張行一臉疲憊,揉了揉眉心道,“陸尚書,你可知,他們推舉的這三人,本王並非沒有考慮過。”

“哦?”

“王複臣,督修水利,經驗老到,於工務一道,確有其才,陳士奇。”

他念到這個名字時,語氣帶著一絲惋惜,“蜀中文宗,士林清望,門生故舊遍及全川,於教化人心,作用非凡。

張孝起,精通律法,鐵麵無私,正是刑獄所需之剛直。”

陸夢龍更是不解:“那大王為何……”

“為何不用?”張行接過話頭,站起身,踱到窗邊,“王複臣,年事已高,精力已非盛年。

工部掌實務,工程浩大,河工險峻,需要的是年富力強、能親臨一線、不避艱險的乾才。

他,經不起這般折騰了,讓他頤養天年,或者做些顧問之事,才是對他的愛護。”


最新小说: 快穿:妖精她橫行武俠 末日先斬學姐,無限神級選擇! 多子多福:背著趙敏成了明教教主 我能看見氣運線 暗黑西遊:行者之獄 開局被流放,我靠肝經驗逆天改命 悍魏:從邊軍開始,朕一統天下! 絕世血脈:廢柴千金殺回來了 京華異饌錄 救命,大佬他會哄會誘還會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