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張繼宗領命而去。
張行又對眾人道:“諸位先回客棧稍作休息,換身乾淨衣裳,酉時三刻,會有馬車來接。”
傍晚時分,三十餘輛馬車準時來到各客棧門前,師長們身著整潔衣衫,陸續登上馬車。
車隊緩緩行至蜀香閣,隻見酒樓張燈結彩,格外隆重。
張行早已在二樓等候,見眾人到齊,他舉杯道:“這三日辛苦諸位了,你們全部考取滿分,讓本王十分欣慰。
有了拚音之法,再由諸位用心傳授,我大夏的教育事業必將蒸蒸日上!”
那位老塾師激動地起身敬酒:“大王創此妙法,實乃天下學子的福分,老朽教學三十載,今日方知識字教學竟可如此高效!敬大王一杯!”
眾人紛紛舉杯,宴會氣氛熱烈,席間,師長們暢談教學心得,都對日後的工作充滿期待。
四月二十一日,大夏朝會,張行端坐王位,神色肅穆。
“諸位愛卿,”他開門見山,“近日雨水尚可,但依舊不知日後是否依舊風調雨順,因此,待夏收待收獲之後,再議進軍關中之策,但兵事不可不預作準備。”
張行目光掃過文武百官,正色道:“林尚書聽令!”
林勝武立即出列:“臣在!”
“命第五鎮、第一鎮即日兵出階州,依次攻取岷州軍民衛、洮州軍民衛、臨洮府、蘭州、靖虜衛、寧夏衛、寧夏前衛、寧夏左右屯衛,直至靈州。”
張行詳細部署,“第二鎮兩協及第三鎮兩協負責駐守階州、寧羌州、漢中一線,嚴防明軍反撲。”
林勝武追問:“那陝西行都司所轄各衛所該如何處置?”
張行成竹在胸:“一旦我軍攻占沿途要地,行都司各衛所糧道斷絕,唯有投降一途。
待其歸降後,命第四鎮鎮守該區域,專司防備異族。
此次進軍,後勤保障至關重要,若有差池,軍法從事!
另外,囑咐第二鎮、第三鎮,務必確保荔枝道暢通,糧草轉運全係於此。”
“臣遵旨!退朝後立即命兵部行文。”林勝武躬身領命。
議完軍事,張行話鋒一轉:“還有一事,這幾日本王推行拚音教學,諸位想必有所耳聞,今日要議的,是文字簡化之事。”
朝堂上頓時響起竊竊私語聲,張行環視眾臣,緩緩道:“文字乃教化之本,自甲骨文始,文字演變曆經千年。
《周易》有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文字演變亦是如此:
甲骨文象形記事,金文漸趨規範,篆書整齊劃一,隸變破圓為方,楷書終成定式。
每一次變革都是為了便於書寫傳播,如今文字筆畫繁瑣,已不適應當今教化需求。”
陸夢龍率先讚成:“大王明鑒!編纂書籍時常因字體繁多而延誤,若文字簡化,必能提高效率。”
其餘一眾大臣也紛紛讚同此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