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創立,醫術革新,為的是從閻王爺手裡搶人,給百姓一條活路!凡阻礙醫道推行、汙蔑醫者仁心、視人命如草芥者,無論他是誰,有何背景,本王定嚴懲不貸!望爾等周知,並廣而告之!”
“大王萬歲!”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聲,頓時群情激動,歡呼聲此起彼伏。
張行的果斷處置,不僅平息了一場鬨劇,更借此機會向全體民眾宣示了新政維護生命、破除陋習的堅定決心。
處理完這樁突發事件,張行回到衙內,對心有餘悸的吳甡吩咐道:“今日之事,亦當記錄在案,可寫入日後醫政宣講的案例之中,讓百姓明辨是非。
另外,加強對那名產婦的關懷,若其和離後生活困難,可由官府給予救助,確保其母女平安。”
“臣,遵旨!”吳甡躬身領命。
翌日清晨,夏王宮議事殿內,張行端坐於王座之上,目光掃過殿內文武群臣。
經過昨日的醫鬨事件,他深知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必須借助政令的力量,強力推行,方能移風易俗。
待日常政務奏報完畢,張行清了清嗓子,殿內立刻安靜下來。
“昨日,衛生廳門前一事,想必諸位愛卿已有耳聞,為一己虛名,竟欲逼死剛脫險的產婦,此等行徑,令人發指!更讓本王痛心的是,其背後所藏的重男輕女之陋習!
兒子、女兒,皆是父母骨肉,血脈相連,有何區彆?延續香火?莫非女兒所生之子,便不承外祖之血?
此等迂腐之見,實乃荒謬!舊明積弊,禮教吃人,彼時如何,本王管不著。
但如今,在這大夏治下,本王還能做得了主!
故,今日朝會,本王頒下幾道新政令。
第一,嚴禁遺棄嬰孩!自即日起,無論男女,凡有遺棄親生骨肉者,一經查實,立斬不赦!
其直係親屬,三代之內,禁止參加科舉及吏員考選!
若實因家境貧寒,無力撫養,可向當地官府求助,或送至官辦慈幼局,不得私自遺棄!遺棄之行,與殺人奪命何異?
第二,嚴厲打擊拐賣婦孺!凡參與拐賣兒童、婦女者,不論主從,一經擒獲,證據確鑿,皆殺無赦,絕不姑息!
第三,全麵廢除女子纏足陋習!自本王令下之日起,境內所有女子,不得再行裹腳!若有父母強迫幼女纏足,經鄰裡、保甲檢舉核實,其父母當眾受杖刑!
另,所有入學孩童,每年於春節後開學及秋季開學時,由學堂先生查驗足部,若有新近裹腳者,學堂需立即上報官府查處。”
說完這三條,張行環視群臣,目光如炬:“對於本王這些提議,諸位愛卿,有何話說?”
殿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這些法令,尤其是禁止纏足和嚴懲棄嬰,可謂石破天驚,直接挑戰了延續數百年的社會觀念。
然而,在場的官員,大多是最早追隨張行的從龍之臣,早已習慣了這位大王種種超越時代的舉措,且深知其決心。
加之昨日林文博母子下場曆曆在目,誰還敢在這個時候觸黴頭?
更重要的是,像陸夢龍這樣後來歸附的舊明官員,在投效大夏後,親眼見證了均田畝、興水利、革醫道等新政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民心歸附,國力日增,內心早已折服。
他們明白,張行所行之事,雖看似驚世駭俗,卻往往深謀遠慮,直指積弊。
短暫的沉默後,以陸夢龍為首,眾臣異口同聲,聲音洪亮:“大王心係萬民,高瞻遠矚!臣等謹遵王命,竭力推行新政,絕無異議!”
張行滿意地點點頭:“好!既無異議,便由相關各部即刻擬旨,明發天下,各州縣衙門口張貼告示,務使婦孺皆知!
巡撫衙門需製定詳細細則,確保法令執行到位。”
“臣等領旨!”相關官員出列應命。
接著,張行看向教育廳廳長陳士奇:“陳愛卿,關於教育,本王亦有安排,自今年起,大夏境內所有官學,統一學製:
每年七月一日開始放假,九月一日開學;
臘月二十二日放假,至次年正月十五後開學。
一年分為兩個學期。方才所言查驗女童是否裹腳之事,亦由各學堂負責,納入日常管理。”
“微臣遵旨!”陳士奇躬身應答。
張行繼續道:“此外,鑒於拚音與簡化字推廣乃教化根基,通知下去,本月三十日放假後,成都府學會拚音及簡化字的師長,凡自願報名,前往尚未普及拚音、簡化字之州縣進行教授者,
待教學任務完成,每人賞銀五兩,並在日後吏部銓選、學堂升遷中,享有優先提拔之資格,此事由你教育廳統籌安排。”
“大王聖明!此舉必能加速文字統一,利在千秋!臣定當妥善安排,鼓勵師長踴躍參與。”
最後,張行正式宣布了對傅宗龍的任命:“舊明順天巡撫,薊遼總督傅宗龍,公忠體國,見識卓遠,本王特任命其為寧夏巡撫,主持寧夏民政,推行新政,撫慰地方!”
“臣傅宗龍,謝大王隆恩!必肝腦塗地,以報王恩!”
朝會結束,一道道震撼人心的政令迅速通過官報、告示傳遍了成都府,並向大夏控製的其他州縣擴散。
頓時,在整個統治區域內激起了千層浪,尤其是士紳階層和普通百姓中,引發了激烈的議論。
茶樓酒肆,士紳聚會之所:
“諸位可看了今日王諭?這……這禁止纏足,還要杖責父母?這……這成何體統!”一位身著綢緞的老秀才撚著胡須,連連搖頭,
“女子無才便是德,纖足方顯婀娜,乃千年禮教所傳,夏王此舉,未免太過……太過驚世駭俗了!”
旁邊一位較為開明的鄉紳抿了口茶,反駁道:“李兄此言差矣,禮教亦當與時俱進。纏足之舉,折骨傷筋,令女子行動不便,形同殘廢,於生產勞作有何益處?
夏王著眼於強國強種,讓女子放足,方能健全體魄,利於民生,我看此舉大善!”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