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陸夢龍眼中精光爆閃,猛地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忍不住擊節讚歎:“妙啊!大王!此策真乃神來之筆!如此一來,主動權儘在我手!”
這樣一來,他們手中始終會積存一部分夏元,如果他們還想繼續購買我們利潤豐厚的商品,就要想辦法獲取更多夏元!這就逼著他們不得不接受和使用夏元,否則他們的生意規模就會受限!”
“正是如此!沒有足夠的夏元,他們就無法持續、大規模地采購,其試圖用海量真銀衝擊我大夏市場、套購戰略物資的企圖,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他們帶來的物資,反而成了我們國庫的儲備和推行夏元的助推器!
同時,通過這種半銀半元的支付方式,我大夏朝廷可以將國庫中積存的多餘白銀,名正言順地、有計劃地花出去,換回我們急需的糧食、銅鐵等戰略物資。
這既減輕了我們未來完全依賴新幣後,處理舊有白銀庫存的壓力,也極大地降低了全麵回收舊銀、重鑄新幣的成本和風險,可謂一舉多得!”
張行看向陸夢龍,笑著補充道:“至於陸尚書所擔心的,明朝士紳用足色真銀衝擊的問題,就更加不足為慮了。
我之所以讓馬忠暫時不抓捕那些還在境內收購商品的人,一方麵是為了引蛇出洞,摸清網絡;
另一方麵,也正是要讓他們,以及他們背後的主子,覺得這條貿易路線依然有利可圖,不至於因為我們的新政策而立刻狗急跳牆,采取更極端的破壞手段,我們需要一個平穩的過渡期。”
他眼神中閃過一絲掌控一切的自信:“不過,陸尚書倒是提醒了我,對於這些人,也不能過於嚴苛,後續,我們可以采取放一波,抓一波的策略。讓他們成功運出幾批貨物。
然後,我們選擇時機,果斷收網,抓捕幾條大魚,既能震懾宵小,補充府庫,又能控製走私規模,避免其對我們的新經濟政策造成實質性乾擾,這張一弛,主動權始終在我們手中。”
陸夢龍聽完這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的完整策略,心中震撼無比,深深躬身道:“大王算無遺策,臣拜服!如此一來,所有主動權儘在我大夏掌握,貿易規則由我而定,貨幣推行水到渠成。
即便明廷那些士紳察覺後想要聯合抵製,我們亦可另辟蹊徑,例如尋找濠鏡澳門)的佛郎機人、南洋的紅毛夷荷蘭人)等海外商賈進行貿易。
我大夏商品乃是獨一無二的硬通貨,根本不愁銷路,隻怕他們爭搶不及!”
張益達也徹底放下心來,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笑容:“如此周詳的謀劃,為父再無疑慮了,看來這金融之道,亦是治國之要,行兒你已深得其中三昧。”
他將話題拉回實際操作層麵:“那接下來,最緊要的便是鑄幣本身了。陸尚書,你尋訪的雕刻、金石方麵的大家,進程如何了?”
陸夢龍連忙回道:“回老太爺,人選已定,正在前來西安的路上,大約再過幾日便能抵達。”
張行點了點頭,接口道:“好,我在從四川返回途中,也已去信給研究院的諸位研究員去了書信,他們在格物、工巧方麵造詣極深,對礦物、金屬亦有研究。
算算時間,他們大約也在這幾日內抵達西安。”
他目光掃過二人,語氣中帶著開創曆史的決斷:“待人才齊聚,便是我大夏夏元誕生之時!我們要打造的,不僅僅是一種新錢幣,更是一套足以支撐大夏未來百年強盛的全新經濟基石!”
殿內的燭火跳躍了一下,仿佛也感應到了這場即將到來的、席卷天下的金融變革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1635年1月16日,崇禎八年,大夏新朝三年,一寒風凜冽,但西安城內新劃定的鑄幣工坊區域卻燈火通明,氣氛熱烈。
連夜從各地趕來的研究員,以及須發皆白和正值壯年的金石學家、雕刻大家以及經驗豐富的鑄幣老匠人,顧不上旅途勞頓,被直接引到了這裡。
工坊核心區域的巨大木桌上,靜靜躺著幾枚張行憑記憶繪製的、細節經過他優化和符合當下審美的大洋樣式圖,以及幾個用錫鉛趕製出的粗糙模型。
圖案正麵是環繞麥穗的大夏通寶四字,背麵則是交叉的劍盾,邊緣帶有清晰的防偽齒紋,形製之新穎、設計之精美,讓這些見多識廣的大家們也為之目眩。
對於張行決定放棄傳統銀錠,采用這種圓形幣製的決心,眾人並沒有提出疑問,大王既然連實物模型都已拿出,其意已決,他們需要做的,是實現大王的構想。
宋應星仔細端詳著模型,手指感受著那齒邊的銳利,率先開口:“大王,此幣形製精巧,圖案繁複,尤其是這邊緣齒紋,非極高超之工藝難以仿製。
您既已定策,我等自當竭力實現,大王急召我等前來,想必難點在於鑄幣之材料?”
“宋先生所言不差。”張行讚許地點點頭,拿起一枚粗糙的錫鉛模型,“按常理而言,鑄幣多以銅為主,或以銀銅合金,然,諸位皆知,我大夏如今鑄炮,需大量精銅。
若再以大量銅料鑄幣,則軍工與民生日用,必起衝突,缺口巨大,難以彌補。”
一位名叫周兗的鑄幣中年接口道:“大王思慮深遠,若我大夏新幣能以此獨特形製,再輔以秘而不宣之材料配比,確可如大王所願,令外人極難仿造,杜絕如明廷官銀那般,士紳豪強皆可私鑄,以致劣幣驅逐良幣、市場混亂不堪之弊政。”
宋應星沉吟道:“銅,確不可多用,既要保證錢幣之色澤近銀,以利百姓接受,又需其硬度足夠,耐磨耐流通,還需兼顧成本與鑄造工藝之難度……我以為,或可在銀、銅之外,再添一物……”
周硯眼睛一亮,脫口而出:“鋅?宋先生是指,以銀、銅、鋅三者合成?”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