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假死猜測_從少爺到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章 假死猜測(1 / 1)

現在你告訴我,他不僅沒死,還投了敵?這……這讓我如何能信!”

武承哲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激蕩的心緒,追問道:“澤良兄,你確定你看到的是鄧祖禹?是……是活生生的鄧祖禹?”

李澤良理解武承哲的震驚,他當初何嘗不是如此?他斬釘截鐵地回答道:“那當然!我親眼所見,活生生的鄧祖禹將軍,豈能有假?”

武承哲急忙解釋:“李兄,你明白我不是懷疑你,可這事太過駭人聽聞!一位副總兵陣亡,乃是軍國大事,有層層奏報,有朝廷追贈,豈能兒戲?數百人見證的殉國,如何能是假的?”

李澤良也歎了口氣,表情嚴肅:“武兄,我當然明白你的意思。此事若非我親眼所見,我也絕不會相信。

但我確實看到了鄧總兵,而且就在數月之前!”他不再賣關子,詳細說明了過程:

“自從我家商議決定投效大夏後,為穩妥起見,做了兩手準備。首要自然是讓我參加科考,謀取官職。

同時,家裡也做了備案,打算利用昔日在大明的關係網絡,為大夏采購一些他們急需的軍需物資,如糧食、硝石、上好鐵料等,以此作為晉身之階。

因此,在家父的安排下,我們幾個月前特意去了一趟四川,拜會如今主政四川的大夏巡撫李茂才李大人。”

“那日,家父在巡撫衙署內與李茂才巡撫商談具體采購事宜,我在衙門外等候,心中正思緒紛亂,在外踱步歎氣。

就在此時,一輛馬車,徑直行駛到了巡撫衙門前,那車夫並未下車,隻是從車窗遞出一塊令牌給守衛查驗。那守衛一看令牌,態度立刻變得無比恭敬,連詢問都沒有,直接揮手放行。

馬車甚至沒有在門外停留片刻,就直接駛入了那戒備森嚴的巡撫衙門內院!”

李澤良回憶著當時的場景,語氣依舊帶著不可思議:“我心中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幾眼,其後馬車在內院停穩,一人利落地跳下車來。

我定睛一看,心頭頓時如同被重錘擊中——那人,分明就是本該在兩三年前就已戰死殉國的湖廣副總兵,鄧祖禹將軍!”

“我當時目瞪口呆,幾乎以為自己白日見鬼,或是遇到了相貌極其相似之人。但那人轉身與迎上來的衙門屬官交談時的側臉、神態,我絕不會認錯!

我強壓下心中的驚駭,待到家父與李巡撫談完事務,回到我們在成都的住所後,我立刻將此事稟告。

家父聽罷,神色凝重地告誡我,方才在衙門前看到鄧總兵之事,切不可在外大肆宣揚,隻當從未看見。”

李澤良看著武承哲瞪大的雙眼,繼續說道:“我哪裡按捺得住,連忙追問家父,那究竟是不是鄧祖禹總兵。

家父見我已認出,便也不再隱瞞,告訴我那就是鄧祖禹,此事乃絕密,你知曉便可,萬萬不可外傳。

我驚問鄧總兵不是已經……家父微微搖頭,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鄧將軍如今已是大夏水師總兵官了!”

“水師總兵!”武承哲失聲重複了一遍,整個人如同泥塑木雕般僵在原地。一位被大明朝廷追認為忠烈、已然戰死兩三年的高級將領,竟然改頭換麵,在敵國陣營中擔任了同等甚至可能更高一級的軍職!

這背後所隱藏的真相,所揭示的大夏的手段,以及明廷的遲鈍與無能,讓他感到一股寒意從心底直竄上來。

武承哲呆坐在椅中,腦海中反複回蕩著鄧祖禹、未死、大夏水師總兵這幾個詞,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讓他心驚肉跳的圖景。

李澤良看著他變幻不定的臉色,知道這消息的衝擊力有多大,他靜靜地等待著,留給好友消化的時間。

半晌,武承哲才緩緩吐出一口濁氣,聲音帶著一絲乾澀:“澤良兄……此事,太過驚世駭俗,一位堂堂大明副總兵,陣亡之事天下皆知,如今卻在大夏出任水師總兵?

這……這大夏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更可怕的是,大明方麵,從朝廷到地方,對此竟然毫不知情?”

李澤良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對明廷毫不掩飾的鄙夷:“如何做到?這便是手段高下之彆了!武兄,你想想,鄧總兵殉國之事,發生在川東,戰場混亂,屍骨無存之事古來有之。

大夏隻需精心策劃一場血戰,讓部分被俘或願意配合的明軍官兵親眼目睹鄧總兵力戰而亡,再輔以一些無法辨認的殘破衣甲、信物,這英勇殉國的戲碼便能坐實七八分。

隨後,大夏嚴密封鎖消息,禁止任何知情者泄露,而明廷那邊,敗軍之將為了推卸責任,或是根本不明就裡,自然樂於上報一場雖敗猶榮的苦戰,一位壯烈殉國的總兵。

這一來二去,謊言便成了事實,兩相對比,大明的情報猶如篩子,被玩弄於股掌之上而不自知,簡直像個懵懂無知的新兵蛋子;

而大夏呢?謀劃周詳,滴水不漏,行事老辣,宛如掌控全局的老謀深算之權臣!”

武承哲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這對比確實太過鮮明。但他隨即又升起一個新的疑惑:“隻是……我有一事不解,鄧總兵既然決意投效大夏,為何不光明正大地陣前起義,或兵敗被俘後歸順?為何非要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弄一出假死的戲碼?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這個問題,其實遠在西安病榻上的張行最有發言權,他深知崇禎皇帝的脾性,若鄧祖禹是戰敗投降,哪怕是為了保全麾下士卒性命,在崇禎和北京那幫清流眼中,也是不可饒恕的變節行為。

那位剛愎自用、氣量狹小的皇帝,如何能忍受麾下大將投靠他口中的反賊、流寇?屆時,滔天怒火必然不會隻停留在口誅筆伐。

雖說理論上禍不及家人,但以崇禎的偏執和多疑,加上朝中那些善於揣摩上意、羅織罪名的官員,鄧祖禹留在後方的親族、家族,乃至那些追隨他多年、最終一同歸順大夏的將士們的家眷,豈能有好下場?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試問諸神今何在 1978,我的獵戶人生開掛了 從國術開始紅塵成仙 我有一個神秘彈窗來自一千年以後 雙界逍遙行:我在現世當神豪 重生高三:情報係統每日刷新 三國:朕要光複大漢 元嬰老祖當保安 刺殺夫君失敗!我為保命趴他懷裡哭 天龍八部後傳之風雲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