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場麵越來越混亂,幾乎要失控的時候,貢院那扇沉重的大門再次“吱呀”一聲打開了。
幾名身著官袍、麵色嚴肅的官員在一眾衙役的簇擁下走了出來,正是此次鄉試的考官。
中間那人銳利的目光掃過混亂的場麵,尤其是在那幾個麵如死灰的江南學子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厭惡。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而帶著官威:“肅靜!”
喧鬨的場麵漸漸平息下來。
官員沉聲道:“鄉試掄才大典,關乎國體,豈容喧嘩爭執!至於質疑考卷公允——”
他話鋒一轉,目光投向那巨大的榜架:“為示公正,本次鄉試前三甲墨義、策論佳作,即刻張榜公示!諸生可自行觀覽品評!”
話音落下,早有準備的衙役立刻將另外幾張早已謄抄好的大字榜文,張貼在了紅榜之旁。
那上麵,正是王明遠、以及第二、第三名的試卷精華部分。
人群瞬間如同潮水般湧了過去。
尤其是王明遠的經義答題和策論,筆力雄健,見解深刻,邏輯縝密,字裡行間透出的憂國憂民之心和務實之策,令人歎服。
剛才還喧鬨的人群,漸漸被那精妙的文章所吸引,不時發出陣陣驚歎和由衷的讚歎。
“好!破題精準!”
“此論漕運和鹽政之弊,直指要害!”
“這字……這館閣體寫得真厲害啊!”
那幾個江南學子也被人群擠著,不由自主地看到了那篇文章。
隻看了幾眼,他們的臉色就從之前的羞憤紫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毫無血色。
那文章的深度、廣度、力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層次!
根本無需任何師門餘蔭,這本身就是遠超他們的實力!
他們方才那些質疑和酸話,此刻在這鐵一般的事實麵前,顯得如此可笑、可憐、又可悲!
幾人再也無顏停留,趁著眾人都在專注看文章,灰溜溜地低下頭,縮著脖子,如同喪家之犬般,拚命擠出人群,狼狽不堪地逃走了。
身後,隱約還能聽到一些秦陝老鄉“親切”的送彆語:
“慢走啊!江南的大才子!”
“下次回來考,先把‘濕泥碑’認全嘍!”
“呸!”
——————
鄉試放榜的熱鬨勁兒還沒完全過去,長安府城仿佛還殘留著那幾日特有的混合著焦灼、狂喜與失落的複雜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