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漢宣帝的登基_奇葩皇帝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22章 漢宣帝的登基

第22章 漢宣帝的登基(1 / 1)

元平元年秋,未央宮前殿籠罩在一片肅穆壓抑的氛圍中。銅壺滴漏聲“滴答滴答”,似是在數著時間,又像是在訴說著朝堂的動蕩。霍光手持符節,身姿筆挺地立於丹墀之下,目光凝重地望著那空懸的冕旒,思緒不禁飄回到二十七天前。彼時,昌邑王劉賀被廢黜,其在位期間荒淫無道的種種行徑,諸如強搶民女、濫用國庫、無視宗廟禮法等,一樁樁一件件仍曆曆在目,令霍光至今心有餘悸。

當他的目光掃過群臣中此起彼伏的笏板,最終落在掖庭令張賀推薦的皇曾孫劉詢身上。這個生長在民間的少年,雖然身著略顯樸素的衣衫,卻難掩眉眼間那股曆經市井磨礪出的堅毅。在謁者的引領下,他邁著沉穩的步伐,小心翼翼卻又不失禮數地跪接璽綬。那雙手接過璽綬時,微微有些顫抖,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對即將肩負的重任感到惶恐。但從那一刻起,西漢王朝正式迎來了漢宣帝劉詢的時代。

劉詢的童年,自始至終都烙印著巫蠱之禍那濃重的血色。尚在繈褓之中,便因這場大禍身陷囹圄,小小的身軀蜷縮在陰暗潮濕的牢房裡。若不是廷尉監丙吉心懷憐憫,暗中照拂,給予他最基本的溫飽與庇護,他恐怕難以存活。後來得以在掖庭長大,市井的街巷成了他的學堂。他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見過賣餅老翁為了生計,每日佝僂著脊背,在寒風中叫賣,霜雪染白了他的鬢角;聽過戍邊士兵的妻女,在深夜裡相對而泣,為丈夫、父親的安危擔驚受怕;也嘗過因囊中羞澀,賒酒遭拒時的窘迫與難堪。這些刻骨銘心的經曆,如同一把刻刀,將“民惟邦本”四字深深鐫刻在他的骨髓之中。

即位當夜,皎潔的月光灑在宣室殿的漢白玉階前,劉詢靜靜地佇立於此,望著長安城的萬家燈火,點點光亮如同繁星墜落人間。他下意識地攥緊了腰間象征皇權的玉具劍,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決絕,在心中暗暗發誓,定要讓這天下重歸清明,讓百姓不再受苦。

麵對權傾朝野的霍光,劉詢展現出超乎年齡的隱忍與智慧。每當霍光請歸政,他總是連連推辭,態度極為懇切,言辭間滿是對霍光的敬重。甚至在出行時,他特意邀請霍光與自己同乘一車,以表尊崇之意。某次朝會,霍光奏請削減三輔地區的田賦,以緩解百姓壓力。群臣畏懼霍光權勢,紛紛附和。唯有劉詢麵帶微笑,點頭稱讚:“大將軍思慮深遠,此策當可解百姓燃眉之急。”然而,在這謙遜恭順的表象之下,他深知權力的天平必須重新平衡。暗中,他以查核鹽鐵稅賦為名,巧妙地將丙吉、魏相等人調入中樞,委以重任;又借巡視河東之機,不拘一格,破格提拔了熟悉民生、頗有才乾的龔遂、黃霸。這些精心的布局,如同平靜海麵下湧動的暗潮,在朝堂之下悄然展開。

在治理國家的道路上,劉詢全身心投入,推行了一係列利國利民的舉措。他設立常平倉,製定了詳細的管理製度。豐年時,官府以平價收購糧食,存入常平倉,糧倉漸漸充盈;災年則開倉賑濟,確保百姓免受饑荒之苦,使得無數家庭免於破碎。他極度重視農業生產,不僅派遣經驗豐富的農官深入各地指導耕種,還大力推廣先進的農具和種植技術。在一些地方,新的鐵製農具讓耕種效率大幅提高,百姓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在司法方麵,他親自參與修訂律令,反複斟酌每一條款,強調寬簡公平,增設了專門的複查機構,力求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短短數年,長安的市肆重現繁華,街道上車水馬龍,商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絲綢之路上的駝鈴聲再次悠揚,商隊絡繹不絕;邊疆的烽燧也漸趨平靜,士兵們得以稍作休整,百姓們終於能安居樂業。

而在昌邑故地,被廢為海昏侯的劉賀,雖已遠離朝堂紛爭,卻仍未擺脫命運的枷鎖。他居住的侯府外,不時閃過陌生的麵孔,那些神秘的身影如同幽靈一般,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與故吏的密談,往往次日便會出現在漢宣帝的案頭。某夜,劉賀對著銅鏡整理冠冕,望著鏡中自己略顯滄桑的麵容,喃喃自語:“若當時……”話音未落,窗外的寒鴉突然驚起,“撲棱棱”的振翅聲打破了夜的寂靜,也驚碎了他未竟的幻想。而此時的漢宣帝,正在審閱關於劉賀動向的密奏,燭火映照下,他的眼神深邃如淵,無人知曉這位帝王心中的盤算,也不知他下一步將如何應對這個曾經的皇位爭奪者。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 太平洋底來的人 天才撞球少年 七零錯認孩子爹,絕嗣京少來認領 轉職亡靈召喚師,無限藍條殺瘋了 侯門一入深似海 你好詭異Boss,我是來打工的 東北民間異聞錄 寧靜夜晚 盜墓筆記:青銅門後的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