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七年的早春,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洗綠了紫禁城的琉璃瓦。內閣大堂內,張璁正對著一份關於整頓驛遞的奏折發愁——新政推行兩年來,雖減免了內府歲額、加強了海防,卻在裁撤冗餘驛丞時遇到了阻力,那些靠著驛站吃空餉的地方官,聯名上書指責新政“苛待臣僚”。正當他皺眉思索如何回奏時,一道清亮的聲音從堂外傳來:“張閣老,下官嚴嵩有一策,或許能解此困。”
來人一身青色官袍,麵容清臒,頷下三縷長須在風中微微飄動。他是翰林院侍讀嚴嵩,雖隻官居五品,卻因一手錦繡文章在京城小有名氣。此刻他捧著一卷《驛遞新規》緩步走入,目光掃過奏折上的字跡,忽然指著“裁撤驛丞三百名”一條道:“這些被裁的驛丞多是勳貴門生,硬裁隻會激化矛盾。不如改為‘考核留用’,凡能在三月內將驛站耗銀削減三成者,可留任;否則革職,另選賢能。”
張璁聞言眼前一亮。這法子既保住了新政的根基,又給了那些勳貴門生一個台階,當即帶著嚴嵩入宮麵聖。朱厚熜在紫極宮聽完彙報,正用銀匙攪動著碗中的丹藥,忽然抬眼看向嚴嵩:“你覺得,考核的標準該如何定?”嚴嵩躬身答道:“可按‘驛馬耗損率’‘文書傳遞速度’‘過往官員反饋’三項打分,由巡按禦史實地核查,杜絕虛言謊報。”他說話時目光平視,語氣不卑不亢,既沒有張璁的急切,也沒有夏言的剛直,恰好撓中了朱厚熜的癢處。
更讓天子驚喜的是,嚴嵩不僅有治世之才,更寫得一手絕妙的青詞。那日朱厚熜命群臣為紫極宮的《飛升圖》題跋,滿朝文武多是歌功頌德的陳詞濫調,唯有嚴嵩呈上的《慶雲賦》,以“紫霧繞丹爐,慶雲映玉階”起筆,將修仙之道與治國之理巧妙融合,文末“陛下修玄功而安黎庶,煉金丹以固社稷”一句,更是說到了朱厚熜的心坎裡。少年天子當即揮毫批注:“嚴嵩之才,可當大任。”
自此,嚴嵩成了朝堂上的“新政急先鋒”。在減免江南漕糧時,他主動請纓前往蘇州督辦,麵對當地士紳的百般阻撓,竟帶著巡按禦史逐一核查田契,將隱瞞的萬畝良田登記入冊,讓漕糧減免政策真正落到了百姓頭上。回京複命時,他特意帶回一疊百姓繪製的《感恩圖》,圖中老農捧穀跪拜的模樣,讓朱厚熜龍顏大悅,當即升他為太常寺少卿,掌管祭祀禮儀。
嚴嵩的機敏,更體現在對聖意的精準揣摩上。他發現朱厚熜雖推行新政,卻對修仙之事愈發癡迷,便在每次奏報前,都先呈上一篇青詞。討論整頓吏治時,他寫“臣聞天道賞罰分明,陛下整肅朝綱,正是順天應人”;彙報邊防戰事時,又題“天兵征討,如雷驅電,此乃陛下神威感應上蒼”。這些青詞不僅辭藻華麗,更暗合道家典籍,朱厚熜常常邊讀邊點頭,說“嚴嵩最懂朕心”。
有次邵元節煉丹需要大量朱砂,戶部以“庫存不足”為由拖延撥付。嚴嵩得知後,連夜核查各地貢品清單,發現貴州布政使曾私藏一批上等朱砂,便即刻上奏:“陛下煉丹乃國之大事,區區朱砂竟敢私藏,此風絕不可長。”朱厚熜當即命錦衣衛前往貴州查抄,所得朱砂不僅滿足了煉丹需求,還查出布政使貪墨的罪證。經此一事,朱厚熜越發覺得嚴嵩“忠誠可靠”,將他調入吏部,負責考核官員政績。
嚴嵩在吏部任上,更是將“揣摩聖意”發揮到了極致。他知道朱厚熜厭惡宦官乾政,便在考核中嚴查與內官有牽連的官員;明白天子重視邊防,便破格提拔那些在九邊立下戰功的將領。每當有官員因新政受到排擠,他總會出麵調停,說“陛下推行新政,意在強國,非為苛責”,既維護了天子的權威,又博得了“寬厚”的名聲。連一向清高的夏言,都在私下對人說:“嚴惟中雖出身寒門,卻有宰相之才。”
嘉靖八年冬,朱厚熜在早朝時突然提出,要為紫極宮撰寫一篇《祝天表》,以感謝上天對新政的庇佑。滿朝文武中,唯有嚴嵩應聲領命。三日後,當他將一篇三千字的駢文呈上前,朱厚熜展開一看,隻見文中“新政如春風化雨,金丹似日月昭昭”等句,將治國與修仙完美融合,字裡行間都是對自己的推崇。少年天子當即拍案叫絕,下旨將《祝天表》刻在紫極宮的石碑上,又升嚴嵩為禮部右侍郎,允許他參與機務。
站在禮部衙署的台階上,嚴嵩望著遠處紫極宮升起的青煙,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他知道,自己能從一個翰林院侍讀走到今天,靠的不僅是才華,更是對聖意的精準把握。那些在新政中遇到的阻力,那些朝堂上的明槍暗箭,都被他用機敏與隱忍一一化解。此刻手中的笏板還帶著餘溫,嚴嵩輕輕撫摸著上麵的紋路,心中已然清楚——屬於他的時代,正在緩緩拉開序幕。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