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的丹煙終於徹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筆墨的清香與議政的聲浪。朱厚熜站在曾經的煉丹房外,看著工匠們拆除青銅丹爐,心中沒有絲毫留戀。這座承載了他二十年修仙幻夢的建築,即將以全新的麵貌重生——“策問堂”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被工匠們鄭重地懸掛在門楣上,紅底金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在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改造後的策問堂寬敞明亮,牆壁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天下輿圖》,從遼東的雪原到南海的島嶼,從西域的戈壁到江南的水鄉,每一處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堂中央擺放著一張長長的紫檀木案,上麵整齊地堆放著各地送來的奏報與卷宗。朱厚熜身著常服,第一次在此召見督撫大員時,目光掃過輿圖,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從今往後,這裡便是議論國政的地方。”
徐階站在一旁,看著皇帝撫摸著輿圖上的山川河流,眼中滿是欣慰。朱厚熜指著圖中的黃河流域,對他說:“過去朕盯著丹爐,以為丹藥能保長生,能固江山,實在是荒唐。現在要盯著這張圖,哪裡有水患,哪裡有旱災,哪裡有叛亂,都要清清楚楚,才能對症下藥。”
正說著,雲南巡撫風塵仆仆地趕來奏報:“陛下,雲南土司叛亂,叛軍占據了哀牢山一帶,負隅頑抗,臣懇請朝廷派兵鎮壓!”
朱厚熜聞言,走到輿圖前,手指準確地落在雲南西南部的山脈上:“你說的是哀牢山主峰西側的無量河穀吧?那裡山勢陡峭,易守難攻,叛軍若據此為營,確實難以強攻。”他不僅說出了山脈走向,還點出了河穀的地形特點,甚至提到了附近幾條隱秘的山道。
雲南巡撫驚得目瞪口呆,他從未向皇帝詳細描述過叛軍的具體位置,沒想到皇帝竟了如指掌。徐階在一旁會心一笑,他知道,這些地理知識,是朱厚熜當年研究“龍脈風水”時,對著輿圖一遍遍揣摩記下的。那時的荒唐之舉,如今竟成了處理政務的助力。
“叛軍雖占據地利,但糧草不濟。”朱厚熜繼續說道,“你可派一隊精兵,從東側山道繞後,切斷他們的糧道,再正麵佯攻,定能一舉擊潰叛軍。”雲南巡撫連連點頭,領命而去。
這樣的場景,在策問堂中越來越常見。朱厚熜每天都會在此召見官員,批閱奏報,討論政務。他會仔細詢問江南的漕運情況,會關心北方的邊軍糧草,會研究海瑞送來的吏治改革新進展,也會聽取戚繼光關於新軍訓練的彙報。
朝堂之上,官員們漸漸發現,這位鬢發已白的皇帝,雖然容顏蒼老了許多,但目光卻比年輕時更加銳利。討論起政務來,他條理清晰,見解獨到,對各地的風土人情、地理形勢了如指掌,再也不是那個沉迷修仙、不問世事的昏君了。
有一次,海瑞在策問堂彙報清丈田畝的成果,提到某地地主勾結官員隱瞞田畝時,朱厚熜當即指著輿圖上的那個地方,說出了當地的地形特點和主要農作物,讓海瑞驚訝不已。“陛下何時對這些如此了解?”海瑞忍不住問道。
朱厚熜笑了笑:“當年為了尋找所謂的‘風水寶地’,朕翻遍了天下輿圖,沒想到那些閒來之筆,如今倒派上了用場。”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自嘲,卻更多的是一種釋然。
夕陽透過策問堂的窗戶,照在朱厚熜的身上,為他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他看著牆上的《天下輿圖》,心中充滿了感慨。西苑的轉型,不僅是建築的改變,更是他內心的轉變。從盯著丹爐到盯著輿圖,從追求長生到心係百姓,他終於明白了一個帝王的真正職責所在。
在這片曾經彌漫著丹煙的地方,如今充滿了政務的繁忙與希望的氣息。朱厚熜知道,自己過去浪費了太多時間,但現在,他要爭分奪秒,為大明的江山社稷,為天下的黎民百姓,儘一份自己的力量。策問堂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那燈光,照亮了朝堂,也照亮了大明中興的道路。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