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寒風尚未完全褪去,長城沿線的烽火台卻已多日未再燃起。在戚繼光率領的新軍與海瑞推行的經濟封鎖雙重壓力下,俺答汗的鐵騎終於停下了南下的腳步。蒙古草原上的牛羊因互市斷絕而日漸稀少,部眾的抱怨聲此起彼伏,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明朝的強硬底氣。
一封帶著草原沙塵氣息的請和書,被送到了紫禁城。俺答汗在信中表示願意接受冊封,與明朝開展互市,永不再犯邊境。朱厚熜將請和書擺在太和殿的案頭,召集群臣商議,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陛下,俺答反複無常,如今不過是迫於壓力才請和,若不趁勢剿滅,日後必成大患!”兵部尚書手握劍柄,聲音洪亮,周圍的武將紛紛附和。多年來的邊患讓他們對蒙古人充滿了敵意,此刻見對方示弱,無不主張乘勝追擊。
朱厚熜的目光掃過群臣,最終落在了徐階身上。這位老臣緩步出列,拱手道:“陛下,連年征戰,邊民早已困苦不堪。若能以和為貴,開設互市,不僅能讓邊地安寧,更能互通有無,興邊富民。此乃長久之計啊。”
“徐大人未免太過天真!”一位武將反駁道,“俺答汗狼子野心,豈能輕信?”
朝堂上的爭論愈發激烈,朱厚熜卻陷入了沉思。他想起年輕時在安陸藩邸,曾聽來自北邊的商人說起過邊民的疾苦:“韃子來了搶糧食,官軍來了要糧草,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的莊稼,到頭來什麼都留不下。”那些話語帶著血淚,此刻在他耳邊清晰回響。他又想起戚繼光戰報中提到的“邊軍缺衣少食,戰馬瘦弱”,想起海瑞《吏治疏》裡“邊地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空”的記載。
“夠了。”朱厚熜的聲音不大,卻讓喧鬨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連年征戰,百姓苦,士兵苦,國家更苦。朕意已決,接受俺答封貢,開設互市。”
冊封儀式定在秋日的草原邊境舉行。當俺答汗的使者牽著一匹神駿的蒙古馬來到儀式現場時,朱厚熜正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望著遠處連綿的陰山。那匹馬通體烏黑,唯有四蹄雪白,昂首嘶鳴,儘顯草原的彪悍。
使者跪地獻上馬韁,朱厚熜接過,指尖觸到馬頸溫熱的皮膚,忽然問:“你主可知,朕曾夢到過陰山?”
使者愣在當場,顯然沒料到這位中原皇帝會問出這樣的話,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朱厚熜卻笑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那陰山,他確實“到過”——那是在他沉迷修仙最甚的時候,曾在“神遊”中幻想自己登上陰山之巔,與仙人對談。那時的陰山,是仙山,是幻境。可此刻,看著眼前的蒙古馬,看著遠處真實的山脈輪廓,他才明白,真正的“抵達”,不是靠虛無縹緲的神遊,而是靠國泰民安的現實。
“告訴俺答汗,”朱厚熜的聲音傳遍草原,“從此,長城內外,不再有兵戈,隻有互市的商旅,隻有安寧的百姓。”
使者叩首領命,蒙古馬似乎聽懂了這番話,溫順地低下了頭。
儀式結束後,朱厚熜站在高台上,看著遠處開始搭建的互市場所,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俺答封貢並非一勞永逸,但至少,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曾經在修仙幻夢中“神遊”過的陰山,如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成為了和平的見證。
夕陽西下,將草原染成一片金黃。朱厚熜轉身踏上歸途,身後的互市場所漸漸熱鬨起來,漢人與蒙古人的笑聲交織在一起,順著風,傳到了很遠的地方。他知道,治國之道,從來不是隻有征戰一種選擇,有時候,化乾戈為玉帛,比斬將奪旗更能贏得天下。而他自己,也在這一次次的抉擇中,逐漸褪去了修仙的虛妄,成為了一個真正心係百姓的帝王。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