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京口城格外熱鬨,街頭巷尾滿是商販的吆喝聲,香料、絲綢、瓜果的氣息混雜在一起,飄滿了整條街道。這日午後,劉義符又趁騎射訓練的間隙,偷偷溜出了宋王府。他換上一身仆役的粗布衣衫,將頭發用布帶束起,混在人群中,像隻出籠的小鳥般四處張望,隻覺得街頭的一切都比府中枯燥的訓練有趣百倍。
走著走著,一陣清脆的醒木聲從前方傳來,伴隨著說書人抑揚頓挫的嗓音:“話說那俠客李太白,手持長劍,夜闖貪官府邸,救出被誣陷的忠良之後,一路殺出重圍,竟無人能擋!”劉義符頓時被這聲音吸引,擠開圍觀的人群,鑽到最前排。
隻見說書人身穿青布長衫,坐在一張小木桌後,桌上擺著醒木、折扇和一杯茶水。他手中的折扇輕輕一搖,眼神淩厲如劍,將江湖俠客的豪邁與果敢演繹得淋漓儘致。“那貪官派出數十名打手圍堵李太白,卻見李太白長劍一揮,寒光閃過,打手們便紛紛倒地哀嚎……”說書人的聲音忽高忽低,時而激昂,時而低沉,圍觀的百姓們聽得入了迷,不時發出陣陣喝彩。
劉義符更是看得目不轉睛,小手緊緊攥著衣角,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刀光劍影的江湖之中。當聽到李太白為保護百姓,與惡霸拚死搏鬥時,他忍不住攥緊拳頭,小聲喊著“加油”;當聽到李太白成功為民除害,百姓們跪地感謝時,他又露出了興奮的笑容。直到說書人拍下醒木,說道“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圍觀的百姓漸漸散去,劉義符還愣在原地,腦海中滿是剛才聽到的江湖故事。
他快步走到說書人身邊,仰著小臉問道:“先生,那李太白後來還會遇到什麼危險嗎?他還會去救更多人嗎?”說書人見他是個粉雕玉琢的孩童,又如此癡迷故事,便笑著答道:“小家夥,這江湖之大,俠客的故事可多著呢,明日此時,我還在這裡講,你若想聽,便再來。”劉義符用力點頭,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放在桌上,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回到王府時,天色已暗,乳母李婦正焦急地在府門口等候,見他回來,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滿臉擔憂地說:“公子,您可算回來了!將軍剛才還問起您,我好說歹說才搪塞過去,您下次可不能這麼晚歸了,要是出了什麼事可怎麼辦啊?”劉義符卻滿不在乎,隻顧著跟李婦講起街頭聽到的江湖故事,說得眉飛色舞,全然沒注意到李婦臉上的擔憂。
自那以後,劉義符便像著了魔一般,每天都找各種借口溜出王府聽書。有時他會謊稱去花園散步,趁仆役不注意悄悄翻牆出去;有時他會假裝身體不適,躲在房中等到沒人注意,再偷偷溜出門。每次聽書,他都會提前趕到,找個最好的位置坐下,聽得格外認真,還會把聽到的故事記在心裡,回到府中後,再講給府中的仆役和丫鬟聽。
府中的管家和仆役們都十分擔心他的安全,京口街頭雖算太平,可劉義符畢竟是宋王府的公子,若被有心人認出,恐會招來麻煩。管家曾多次向劉裕稟報此事,希望劉裕能約束劉義符的行為。劉裕聽後,隻是淡淡說道:“他既然喜歡聽書,便讓他去聽吧,隻要注意安全便好。孩童多接觸些外麵的世界,也不是壞事。”
有了劉裕的這句話,府中人再也不敢過多阻攔。劉義符溜出王府聽書的次數愈發頻繁,有時甚至會聽到深夜才歸。他漸漸沉迷在江湖俠客的世界裡,覺得那些行俠仗義、自由自在的俠客才是真正的英雄,對府中安排的學業和訓練更是提不起半點興趣。而這份對江湖故事的癡迷,也讓他原本就頑劣驕縱的性格,又多了幾分不受約束的野氣,為他日後荒唐的行徑埋下了更深的隱患。
喜歡奇葩皇帝合集請大家收藏:()奇葩皇帝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