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三 (公元前202-前200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三 (公元前202-前200年)

漢紀三 (公元前202-前200年)(1 / 2)

公元前202年,漢王五年。

冬天十月,劉邦追擊項羽到固陵,原本和齊王韓信、魏國相國彭越約好一起攻打楚軍,可韓信和彭越卻沒按時來。楚軍趁機進攻漢軍,把漢軍打得大敗。劉邦沒辦法,隻好又堅守營壘。他問張良:“諸侯不聽指揮,這可怎麼辦?”張良說:“楚軍快被打敗了,可韓信和彭越還沒有確定封地,他們不來很正常。您要是能和他們共分天下,他們馬上就會來。韓信的齊王之位,不是您主動封的,他心裡也不踏實;彭越本來平定了梁地,當初您因為魏豹的緣故封彭越為相國,現在魏豹死了,彭越也盼著封王,可您一直沒定下來。要是您能把睢陽以北到穰城的土地封給彭越做王,把從陳縣以東到海邊的土地給齊王韓信。韓信老家在楚地,他也想得到以前的封地。您舍得拿出這些地許諾給他們,讓他們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那麼打敗楚軍就容易多了。”劉邦覺得有道理,就照做了。果然,韓信和彭越很快就帶兵來了。

十一月,劉賈向南渡過淮河,包圍了壽春,還派人去引誘楚國大司馬周殷。周殷背叛了楚國,在舒縣屠殺了六縣的百姓,發動九江的軍隊迎接黥布,還一起在城父進行屠殺,然後跟隨劉賈與各路漢軍會合。

十二月,項羽退到垓下,兵力少,糧草也沒了,和漢軍交戰沒能取勝,隻好躲進營壘。漢軍和各路諸侯的軍隊把他圍了好幾層。項羽夜裡聽到漢軍四麵都唱著楚地的歌謠,十分吃驚:“難道漢軍已經完全占領楚地了?怎麼楚人這麼多啊?”於是他夜裡起身,在營帳中喝酒,慷慨悲歌,淚流滿麵,身邊的人也都跟著哭泣,不敢抬頭看他。隨後,項羽騎著他的駿馬騅,帶著八百多名壯士騎馬跟隨,趁夜突圍向南奔逃。天亮後,漢軍才發現,連忙派騎將灌嬰帶著五千騎兵去追擊。項羽渡過淮河後,能跟上他的騎兵隻剩下一百多人。到了陰陵,項羽迷了路,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說“向左走”。項羽向左走,結果陷入了大片沼澤地,漢軍因此追上了他們。項羽隻好又帶兵向東走,到了東城,身邊隻剩下二十八名騎兵。而追擊的漢軍有幾千人,項羽自知難以逃脫,對他的騎兵們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了,親身經曆了七十多次戰鬥,從未失敗過,這才稱霸天下。然而今天卻被困在這裡,這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不會打仗。今天我必定戰死,願意為你們痛快地打一仗,一定能突圍、斬將、拔旗,連勝三次,讓你們知道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作戰的過錯。”於是他把騎兵分成四隊,分彆朝四個方向突圍。漢軍把他們重重包圍。項羽對騎兵們說:“我給你們殺一個漢將。”他命令騎兵們從四麵衝下去,約定在山的東邊分三處集合。項羽大喊著衝下去,漢軍都紛紛避讓,他果然斬殺了一名漢將。這時,郎中騎楊喜追擊項羽,項羽瞪大眼睛大聲嗬斥他,楊喜人和馬都受到驚嚇,倒退了好幾裡。項羽和他的騎兵在三處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就把軍隊分成三部分,再次包圍他們。項羽又衝過去,斬殺了一名漢軍都尉,殺死了幾十上百人。等他重新集合騎兵時,隻損失了兩名騎兵。項羽問騎兵們:“怎麼樣?”騎兵們都佩服地說:“正如大王所說!”

這時項羽想東渡烏江,烏江亭長停船在岸邊等著他,對項羽說:“江東雖然小,但土地方圓千裡,百姓有幾十萬人,也足夠稱王了。希望大王趕快渡江!現在隻有我有船,漢軍來了,他們沒法渡江。”項羽笑著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江乾什麼!況且我當初帶領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進,如今沒有一個人回去;就算江東父老可憐我讓我稱王,我又有什麼臉麵見他們!就算他們不說,我難道自己心裡不慚愧嗎!”於是他把所騎的騅馬賜給亭長,讓騎兵們都下馬步行,拿著短兵器與漢軍交戰。項羽一個人就殺死了幾百名漢軍,自己也受了十幾處傷。他回頭看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不敢正視他,指著項羽告訴中郎騎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羽說:“我聽說漢王用千金懸賞我的頭,封邑萬戶,我就把這個好處給你吧。”說完就自刎而死。王翳割下他的頭,其他騎兵互相踐踏爭搶項羽的屍體,自相殘殺的有幾十人。最後,楊喜、呂馬童以及郎中呂勝、楊武各搶到了項羽的一部分屍體;五個人把屍體湊在一起,確實是項羽的,於是劉邦把懸賞的封邑分成五份,封這五個人都為列侯。

楚地都被平定了,隻有魯地不肯投降;劉邦打算率領天下的軍隊去屠殺那裡的百姓。到了魯城下,還能聽到讀書的聲音,因為魯地是堅守禮義的地方,百姓為君主守節而死,劉邦就拿著項羽的頭給魯地的父老們看,魯地這才投降。劉邦按照魯公的禮儀把項羽埋葬在穰城,還親自為項羽發喪,哭了一場才離開。項氏家族的親屬都沒有被誅殺。劉邦封項伯等四人為列侯,賜他們姓劉;那些被楚軍擄掠的百姓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史公司馬遷說:項羽從民間崛起,隻用了三年,就率領五路諸侯消滅了秦朝,分割天下土地分封王侯,政令都由他發出;雖然他的王位沒有善終,但近古以來還沒有這樣的人!等到項羽放棄關中,懷念楚地,放逐義帝而自立為王;卻埋怨王侯們背叛自己,這就太難了!他自誇功勞,隻靠自己的智謀而不學習古人,認為霸王的功業,隻要靠武力征伐就能治理天下。結果僅僅五年,就丟了國家,自己死在東城,還不醒悟、不責備自己,反而說“是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用兵的過錯”,這難道不是荒謬的嗎!

揚雄在《法言》中說:有人問:“項羽在垓下失敗,臨死時說‘這是天意’!是真的嗎?”回答說:“漢王能充分發揮眾人的智慧,眾人的智慧又能調動眾人的力量;而項羽摒棄眾人的智慧,隻靠自己的力量。能讓彆人為自己所用的人就能取勝,隻靠自己的人就會失敗。這和上天有什麼關係呢!”

劉邦返回定陶,直接衝進齊王韓信的軍營,奪了他的軍隊。臨江王共尉不投降,劉邦派盧綰、劉賈去攻打並俘虜了他。

春天正月,劉邦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統治淮北地區,定都下邳。封魏國相國建城侯彭越為梁王,統治原來魏國的土地,定都定陶。

劉邦下令說:“戰爭打了八年,百姓深受苦難。現在天下的事都結束了,赦免天下死刑以下的罪犯。”各路諸侯都上奏疏請求尊奉漢王為皇帝。二月初三,劉邦在汜水北麵登上皇帝之位。把王後改稱皇後,太子改稱皇太子;追尊去世的母親為昭靈夫人。下詔說:“原衡山王吳芮,率領百越的軍隊,輔佐諸侯,誅殺暴秦,立有大功;諸侯擁立他為王,項羽卻侵奪他的土地,稱他為番君。現在封吳芮為長沙王。”又說:“原粵王無諸,世代供奉粵地的祭祀;秦朝侵奪了他的土地,使他不能再祭祀祖先。諸侯討伐秦朝時,無諸親自率領閩中的軍隊幫助消滅秦朝,項羽卻廢黜了他,不封他為王。現在封無諸為閩粵王,統治閩中地區。”

劉邦向西定都洛陽。夏天五月,軍隊都解散讓士兵們回家。

劉邦下詔說:“百姓以前有的聚集在山林湖澤中,沒有登記戶籍。現在天下已經平定,讓他們各自回到本縣,恢複原來的爵位、田地和住宅;官吏們要用法令條文教育、開導他們,不要鞭笞侮辱軍中的將士;爵位在七大夫以上的,都讓他們享有食邑,七大夫以下的,都免除他們本人和家庭的賦稅徭役,不必服勞役。”

劉邦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說:“列侯、各位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說出真心話。我為什麼能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會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派人攻城略地,就把攻下的地方封給他們,和天下人共享利益;項羽卻不是這樣,有功勞的人他迫害,有才能的人他懷疑,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劉邦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在營帳中謀劃計策,就能決定千裡之外戰鬥的勝負,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供應糧餉,保證糧道暢通,我不如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夠任用他們,這就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項羽隻有一個範增卻不能任用,這就是他被我打敗的原因。”群臣聽了,都心悅誠服。

韓信當上楚王回到楚地後,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找來,送上千兩黃金作為報答。他還把那個曾經讓自己從胯下鑽過去的年輕人召來,封他做了中尉,並對身邊的將領們說:“這可是個有膽量的漢子!當年他羞辱我時,我難道殺不了他嗎?隻是殺了他也沒什麼意義,所以我忍了下來,才有了今天。”

彭越被劉邦封為梁王後,田橫害怕被劉邦殺掉,就帶著五百多個手下逃到海上,躲在一座小島上。劉邦想到田橫兄弟原本平定了齊地,齊地有本事的人大多都歸附他們,如果不把他們解決,以後可能會惹麻煩。於是派使者去赦免田橫的罪,召他回來。田橫推辭說:“我之前殺了陛下的使者酈食其,現在聽說他弟弟酈商是漢朝的將軍,我心裡害怕,不敢奉詔,就讓我做個平民,留在海島上吧。”使者回去報告後,劉邦立刻下詔給衛尉酈商:“齊王田橫要是來了,他的隨從裡誰敢動他,就滅誰的族!”接著又派使者拿著符節,把對酈商下的詔令原原本本地告訴田橫,還說:“田橫要是來,大可以封王,小也能封侯;要是不來,就派兵去滅了他!”

田橫沒辦法,隻好帶著兩個門客坐著驛站的馬車前往洛陽。離洛陽還有三十裡地,到了屍鄉的驛站。田橫對使者說:“臣子見天子,得先洗個澡,收拾乾淨。”於是就留在驛站,他對門客說:“我當初和漢王一樣,都是稱王的人;現在漢王成了天子,我卻成了敗亡的俘虜,要向他稱臣,這恥辱實在太大了。而且我殺了人家的哥哥,現在卻要和他弟弟一起侍奉同一個主人,就算他畏懼天子的詔令不敢對我怎麼樣,我自己心裡能不慚愧嗎?再說陛下想見我,不過是想看看我的樣子罷了。現在把我的頭砍下來,快馬送到三十裡外的洛陽,我的容貌還不會改變,還能看清楚。”說完就自殺了,讓門客捧著他的頭,跟著使者快馬去報告劉邦。劉邦感歎道:“唉!從平民起家,兄弟三人先後稱王,這難道不是有才能的人嗎!”說著流下了眼淚,還封那兩個門客做了都尉,派兩千士兵,按照王的禮儀安葬了田橫。下葬之後,那兩個門客在田橫墳墓旁邊挖了個洞,然後都自殺了,到地下追隨田橫。劉邦聽說後非常震驚,想到田橫的門客都這麼有本事,海島上還有五百人,就又派使者去召他們。這些人到了之後,聽說田橫死了,也都自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初,楚國人季布是項羽的將領,好幾次把劉邦逼入困境、讓他難堪。項羽失敗後,劉邦懸賞千金捉拿季布,還下令誰敢窩藏季布,就滅誰三族。季布沒辦法,隻好剃光頭發,在脖子上套著鐵圈,把自己賣身為奴,被朱家買了下來。朱家心裡知道他是季布,就把他安置在自家田舍裡,然後自己跑到洛陽去見滕公,勸說道:“季布有什麼罪呢?臣子各為自己的主人效力,這是本分;難道項羽的部下能全部殺光嗎?現在皇上剛得了天下,就因為個人恩怨去追捕一個人,這不是顯得心胸太狹隘了嗎!而且以季布的才能,朝廷追捕得這麼急,他要是向北逃到匈奴,向南逃到南越可怎麼辦。因為忌恨壯士而把他逼到敵國,這就和當年伍子胥鞭打楚平王的墳墓一樣啊。您為什麼不找個機會跟皇上說說呢?”滕公找了個合適的時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劉邦進言。劉邦這才赦免了季布,還召見他封他做了郎中,朱家從此再也沒和季布見過麵。

季布的表弟丁公,也是項羽的將領,曾經在彭城西邊把劉邦逼得走投無路。兩人短兵相接,劉邦著急了,回頭對丁公說:“咱們兩個好漢何必互相為難呢!”丁公就帶兵退了回去。等到項羽滅亡,丁公來拜見劉邦,沒想到劉邦卻把他拉到軍營中示眾,說:“丁公作為項羽的臣子不忠誠,就是他讓項羽丟了天下!”隨後就把丁公殺了,還說:“讓後世做人臣子的,都彆學丁公!”

司馬光評論說:劉邦從豐、沛起兵以來,網羅豪傑,接納叛逃的人,數量可不少。但等他做了皇帝,唯獨丁公因為不忠誠被殺,這是為什麼呢?打天下和守天下,形勢是不一樣的。在各路英雄互相爭鬥的時候,百姓沒有固定的君主,來投奔的人都可以接受,這很正常。可等貴為天子,全天下的人都是臣子,如果不把禮義向大家講明白,讓做臣子的都懷著二心去謀取私利,國家怎麼能長久安定呢?所以劉邦依據大義殺了丁公,讓天下人都清楚地知道,做臣子不忠誠是沒有容身之地的;就算有人曾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但隻要是不忠誠的,從大義上來說也不能寬容。殺了一個人,讓千萬人都心生畏懼,劉邦考慮事情難道不是既深遠又周全嗎!所以他的子孫能享有四百多年的天下,也是理所應當的!

齊地有個叫婁敬的人,當時正在隴西戍守邊疆,路過洛陽的時候,他放下拉車子的橫木,穿著羊皮襖,通過一個姓虞的齊地將軍求見劉邦。虞將軍想給他換身漂亮衣服,婁敬說:“我穿著綢緞,就穿著綢緞去見皇上;穿著粗布衣服,就穿著粗布衣服去見,說什麼也不會換衣服。”於是虞將軍進去向劉邦報告,劉邦召見了婁敬,問他有什麼事。婁敬說:“陛下把都城定在洛陽,是想和周朝比興盛嗎?”劉邦說:“是啊。”婁敬說:“陛下奪取天下的方式和周朝可不一樣。周朝的祖先後稷,被封在邰地,積累了十幾代的德行和善行,到了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時候,諸侯都主動歸附,這才滅了商朝做了天子。等到周成王即位,周公輔佐他,在洛邑營建都城,因為這裡是天下的中心,諸侯從四麵八方來進貢,路程都差不多。有德行就能容易地統治天下,沒有德行就容易滅亡。所以周朝興盛的時候,天下和睦,諸侯和四方少數民族沒有不臣服的,都來進貢。等到周朝衰落,天下諸侯不再來朝拜,周朝也管不了,這不隻是因為德行淺薄,更是因為地勢不利。

“現在陛下從豐、沛起兵,席卷蜀地、漢中,平定三秦,和項羽在滎陽、成皋之間作戰,大大小小打了上百仗,讓天下百姓死傷無數,父子的屍骨暴露在荒野,數都數不清,哭泣聲還沒斷絕,受傷的人還沒能康複,在這種情況下還想和周成王、周康王時期比興盛,我私下覺得不行。再說秦地四周有山有河,四麵都有險關要塞,一旦有緊急情況,百萬大軍馬上就能召集起來。而且那裡還有秦國留下的基礎,土地肥沃,這就是人們說的天府之國。陛下要是入關把都城定在那裡,就算崤山以東地區發生叛亂,秦國原來的土地也能牢牢守住。這就好比和人打架,不卡住對方的喉嚨,按住對方的後背,就沒辦法徹底取勝。現在陛下占據秦地,就相當於卡住了天下的喉嚨,按住了天下的後背啊。”

劉邦又問大臣們的意見,大臣們大多是崤山以東地區的人,爭著說:“周朝統治了幾百年,秦朝兩代就滅亡了。洛陽東邊有成皋,西邊有崤山、澠池,背靠黃河,麵朝伊水、洛水,地勢也很險要,足以依靠。”劉邦又問張良的看法。張良說:“洛陽雖然有險要的地勢,但地域狹小,不過幾百裡,土地貧瘠,而且四麵都容易受到攻擊,不是適合打仗的地方。關中左邊有崤山、函穀關,右邊有隴山、蜀山,肥沃的土地綿延千裡。南邊有巴、蜀地區的富饒資源,北邊有放牧的好地方。三麵都有險要可以據守,隻留東邊一麵控製諸侯;諸侯安定的時候,可以通過黃河、渭水運輸天下的物資,向西供給京城;諸侯要是叛亂,順流而下,運送物資也很方便。這就是人們說的金城千裡、天府之國,婁敬說得對。”劉邦當天就啟程向西,把都城定在了長安。還封婁敬做了郎中,賜他尊號為奉春君,又賜他姓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良身體一直不好,跟著劉邦入關後,就練習導引之術,不吃五穀,閉門不出,他說:“我家世代在韓國為相,韓國滅亡後,我不惜散儘萬金,為韓國向強大的秦國報仇,這件事震動了天下。現在我憑借一張嘴做了皇帝的謀士,被封為萬戶侯,作為平民,這已經是極致的榮耀了,對我來說足夠了。我想拋開人世間的事情,追隨赤鬆子去雲遊。”

司馬光評論說:人有生就有死,就像黑夜過後必然是白天一樣,從古到今,從來沒有能超脫生死獨自存在的人。以張良的聰明才智和明辨事理的能力,肯定知道神仙之說都是虛假荒誕的;但他還說要追隨赤鬆子雲遊,其中的智慧可想而知。在功成名就的時候,是臣子最難處理的階段。像劉邦稱讚的,不過是張良、蕭何、韓信三傑罷了。韓信被殺,蕭何被關進監獄,不就是因為他們功高到了極點還不知道收斂嗎!所以張良借神仙之事,遠離塵世,把功名看作身外之物,不把榮華富貴放在心上,這就是人們說的明哲保身,張良做到了這一點。

這一年六月壬辰日,劉邦大赦天下。秋天七月,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劉邦親自率軍去征討。這期間,趙景王張耳、長沙文王吳芮先後去世。

九月,劉邦的軍隊俘虜了臧荼。九月壬子日,劉邦封太尉長安侯盧綰為燕王。盧綰家和劉邦家住在同一個裡巷,兩人又在同一天出生,從小關係就特彆好。劉邦非常寵信盧綰,朝中大臣沒人能比得上,所以特意封他做了燕王。

項羽原來的部將利幾起兵造反,劉邦親自帶兵把他打敗了。閏九月,朝廷開始修建長樂宮。項羽的部將鐘離眜,一直和楚王韓信關係不錯。項羽死後,鐘離眜就逃到韓信那裡躲了起來。劉邦一直怨恨鐘離眜,聽說他在楚國,就下詔書讓韓信逮捕鐘離眜。韓信剛到楚國做王的時候,每次巡視下屬縣邑,出入都帶著大批軍隊。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冬天十月,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問眾將怎麼辦,大家都說:“趕緊發兵,把這小子活埋了!”劉邦沒說話,又問陳平。陳平問:“有人上書說韓信謀反,韓信自己知道這事嗎?”劉邦說:“不知道。”陳平又問:“陛下的精兵和楚軍比,誰更強?”劉邦說:“我們比不上。”陳平再問:“陛下的將領中,用兵打仗有比韓信厲害的嗎?”劉邦說:“沒有能比得上他的。”陳平說:“現在咱們兵不如楚軍精銳,將領也比不上韓信,要是發兵攻打,這不是逼著他跟咱們開戰嗎?我實在為陛下擔心。”劉邦問:“那該怎麼辦?”陳平說:“古時候天子有巡視天下、會見諸侯的慣例。陛下不如假裝去雲夢澤巡遊,在陳縣召集諸侯。陳縣在楚國西邊邊界,韓信聽說天子出來遊玩,按常理他肯定會毫無防備地到郊外迎接拜見,等他拜見的時候,陛下趁機把他抓住,這不過是一個大力士就能辦到的事。”劉邦覺得這辦法好,就派使者通知諸侯到陳縣聚會,說“我要到南方雲夢澤遊玩”,然後自己也跟著出發了。

楚王韓信聽說後,心裡又懷疑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人勸他說:“把鐘離眜殺了去拜見皇上,皇上肯定高興,這樣就沒事了。”韓信聽了這個建議。十二月,劉邦在陳縣和諸侯聚會,韓信帶著鐘離眜的人頭去拜見。劉邦馬上讓武士把韓信綁起來,扔到後麵的車裡。韓信大喊:“果然像彆人說的那樣:‘狡猾的兔子死了,獵狗就會被煮著吃;飛鳥打完了,好弓就要藏起來;敵國消滅了,出謀劃策的臣子就要被殺掉。’天下已經平定,我當然該被煮了!”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於是給韓信戴上刑具押回京城,同時大赦天下。

田肯向劉邦祝賀說:“陛下抓住了韓信,又占據了秦地。秦地地勢險要,黃河環繞,群山阻隔,進可攻退可守。從這裡出兵攻打諸侯,就像站在高屋頂上往下倒水,勢不可擋。再說齊國,東邊有琅邪、即墨的富饒,南邊有泰山的險固,西邊有黃河作為屏障,北邊有渤海的漁鹽之利。土地方圓兩千裡,能拿起武器作戰的士兵有百萬之多,這簡直就是東方的秦國。如果不是陛下的親骨肉,可不能讓他在齊國做王啊。”劉邦說:“說得好!”賞賜給他五百斤黃金。

劉邦回到洛陽後,赦免了韓信,把他降為淮陰侯。韓信心裡明白劉邦忌憚自己的才能,就經常稱病,不去上朝,也不跟隨劉邦出行。平日裡總是悶悶不樂,覺得和絳侯周勃、灌嬰這些人同列是一種恥辱。有一次他去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跪拜著迎送,還自稱臣子,說:“大王竟然肯光臨臣下這裡!”韓信出門後,笑著說:“我這輩子竟然和樊噲這種人為伍了!”

劉邦曾經隨意地和韓信談論各位將領能統領多少兵馬。劉邦問:“像我能統率多少兵?”韓信說:“陛下最多能統率十萬。”劉邦又問:“那你呢?”韓信說:“我是越多越好。”劉邦笑著說:“你越多越好,那為什麼還被我抓住了?”韓信說:“陛下不善於帶兵,但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而且陛下的才能是上天授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最新小说: NBA之雙修大帝 逆天改命:我的美女上司 我在都市拆因果 龍脈密碼:九州詭跡 繪骨師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繡春雪刃 玄黃問道 我的中醫生涯之路 刀都砍崩了,你說他是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