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四月,劉秀決定親自出征討伐隗囂。光祿勳郭憲勸他:“東方剛平定,陛下不宜遠行。”甚至拔出佩刀砍斷了劉秀馬車的韁繩,但劉秀沒聽勸,率軍西行到了漆縣。將領們大多覺得,朝廷大軍不該冒險深入險要之地,大家猶豫不決。劉秀就把馬援找來商量。馬援分析說,隗囂的將帥已經人心渙散,我們出兵一定能打敗他。他還在劉秀麵前用米堆成山穀模型,講解地形和進軍路線,分析得明明白白。劉秀聽了,信心大增:“敵人的情況我清楚了!”第二天一早,大軍就繼續前進,到達高平第一城。竇融率領五郡太守,還有羌人、小月氏等幾萬人的軍隊,帶著五千多輛裝滿物資的車子,和劉秀的大軍會合。當時軍隊剛組建,將領們朝見時禮儀不太規範,竇融就先派屬官去詢問朝見的禮儀。劉秀知道後,覺得竇融做事周到,還把這事告訴了百官。接著,劉秀大擺宴席,用特彆隆重的禮節招待竇融等人。隨後,大軍兵分幾路向隴山進發。劉秀讓王遵寫信勸降牛邯,牛邯投降後,被封為太中大夫。這下,隗囂的十三個大將、十六個屬縣、十多萬士兵都投降了。隗囂帶著妻子兒女逃到西城,投奔楊廣,田弇、李育則據守上邽,略陽的包圍也解除了。劉秀犒勞賞賜來歙,讓他坐在最尊貴的席位上,還賜給他妻子千匹細絹。劉秀又前往上邽,下詔給隗囂:“你要是投降,還能父子相見,保你沒事。要是非要像黥布那樣頑固,那就彆怪我不客氣。”但隗囂始終不肯投降,劉秀隻好殺了他的兒子隗恂。劉秀派吳漢、岑彭包圍西城,耿弇、蓋延包圍上邽。為了表彰竇融,劉秀把四個縣封給他,封他為安豐侯,封竇融的弟弟竇友為顯親侯,五郡太守也都封侯,然後讓他們回到原來鎮守的地方。竇融因為長時間掌管一方,心裡不安,多次上書請求派人接替自己。劉秀回複說:“我和你就像左右手,彆總推辭,好好安撫百姓,彆擅自離開軍隊!”這時,潁川盜賊四起,很多縣城被攻占,河東的守兵也叛變了,京城一片混亂。劉秀後悔地說:“我真該聽郭憲的話。”
八月,劉秀從上邽日夜往東趕,給岑彭等人寫信說:“要是西城、上邽這兩座城攻下來,你們就帶兵南下攻打公孫述。人總是不知足,我剛平定隴地,又想著平定蜀地。每次出兵,頭發都愁白了!”
九月乙卯日,劉秀回到皇宮。他對執金吾寇恂說:“潁川離京城太近,得趕緊平定。想來想去,隻有你能搞定,辛苦你再出山一趟吧!”寇恂說:“潁川的盜賊聽說陛下在隴、蜀用兵,才趁機作亂。要是他們知道陛下親自南征,肯定嚇得投降。我願意當先鋒!”劉秀同意了。庚申日,劉秀率軍南征,潁川的盜賊果然紛紛投降。寇恂還沒正式任職,百姓就攔路請求:“希望陛下能把寇大人再留給我們一年。”於是劉秀把寇恂留在長社,讓他安撫百姓,接收剩餘的降兵。東郡、濟陰也出現了盜賊,劉秀派李通、王常去攻打。因為東光侯耿純以前在東郡做太守,很有威信,劉秀就派他為太中大夫,讓他和大軍在東郡會合。東郡的盜賊聽說耿純來了,九千多人都向他投降,大軍不戰而回。劉秀又下詔書讓耿純重新擔任東郡太守。戊寅日,劉秀從潁川回到洛陽。
安丘侯張步帶著妻子兒女逃到臨淮,想和弟弟張弘、張藍召集舊部,乘船出海。琅邪太守陳俊追擊,把他們都殺了。
十月丙午日,劉秀前往懷縣。
十一月乙醜日,回到洛陽。
楊廣死了,隗囂陷入絕境。他的大將王捷守在戎丘城,登上城牆對漢軍喊:“為隗王守城的人,都不怕死,絕不投降!希望你們趕快退兵,我自殺來表明決心!”說完就自刎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之前,劉秀曾告誡吳漢:“各郡征來的士兵隻會浪費糧食,要是有人逃跑,還會動搖軍心,都遣散了吧。”但吳漢等人想集中兵力快點打敗隗囂,就沒聽劉秀的話。結果糧食越來越少,士兵們又累又餓,逃跑的人越來越多。岑彭用水灌西城,水位離城牆頂隻剩一丈多。就在這時,王元、行巡、周宗帶著五千多公孫述的救兵,突然從高處殺到,大喊:“百萬大軍到了!”漢軍毫無防備,亂了陣腳,還沒擺好陣勢,王元等人就拚命突圍,衝進西城,帶著隗囂逃回冀縣。吳漢的軍隊沒了糧食,隻好燒毀輜重,從隴山撤退,蓋延、耿弇也跟著後撤。隗囂出兵追擊,岑彭斷後,眾將才得以全軍東歸,隻有祭遵堅守在汧縣沒有後退。吳漢等人撤回長安屯守,岑彭回到津鄉。這樣一來,安定、北地、天水、隴西又被隗囂占據。校尉溫序是太原人,被隗囂的將領苟宇俘虜。苟宇多次勸他投降,溫序大怒:“你們這些反賊,竟敢逼迫漢朝將領!”一邊罵,一邊用手中的符節打死了好幾個人。苟宇的部下要殺他,苟宇攔住說:“這是位義士,讓他以義士之禮自儘吧。”溫序接過劍,把胡須叼在嘴裡,說:“我既然被賊人殺,不能讓胡須沾泥土!”說完就拔劍自殺了。他的下屬王忠帶著他的靈柩回到洛陽,劉秀下詔賜給他墓地,還封他的三個兒子為郎官。
十二月,高句麗國王派使者來到東漢朝廷進貢,劉秀恢複了他的王號,雙方保持了友好的往來關係。這一年,國內發生了大水災,給百姓生活和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
建武九年公元33年)
春天,正月,潁陽成侯祭遵在軍中去世。祭遵為人廉潔節儉、做事謹慎,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國家效力。他把得到的賞賜全部分給士兵,軍隊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當地百姓甚至感覺不到軍隊的存在。他選拔人才注重儒家學問,軍中擺酒作樂時,也常演奏雅樂、玩投壺遊戲。臨終前,他叮囑家人喪事從簡,當彆人問起他的家事,他始終閉口不談。祭遵的離世讓劉秀十分悲痛。祭遵的靈柩運到河南時,劉秀身穿素服親自前去吊唁,望著靈柩痛哭;回宮途中,劉秀又停在城門口,看著運送祭遵靈柩的車隊經過,淚水止不住地流;喪禮結束後,劉秀又用太牢之禮親自祭祀他。劉秀還下詔讓大長秋、謁者、河南尹負責操辦喪事,大司農提供治喪費用。下葬時,劉秀再次親臨;下葬後,劉秀又來到他的墳前,慰問祭遵的夫人和家人。此後每次朝會,劉秀都會感歎:“上哪再去找像祭征虜祭遵)這樣憂國奉公的人啊!”衛尉銚期說:“陛下太過仁愛,一直悼念祭遵,讓我們這些大臣既感動又慚愧惶恐。”劉秀這才不再常常提及。
隗囂又病又餓,隻能吃些粗糙乾糧,最終憤恨而死。王元、周宗擁立隗囂的小兒子隗純為王,繼續帶兵堅守冀縣。公孫述派將領趙匡、田弇前來協助隗純。劉秀則派馮異前去攻打。
公孫述派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泛率領幾萬人順江而下,從江關出兵,擊敗了馮駿等人的軍隊,接著攻占了巫縣、夷道、夷陵,然後占據荊門、虎牙兩地。他們在江麵上架起浮橋、建起關樓,豎立起成排的木樁阻斷水道,又在山上紮營切斷陸路,以此阻擋漢軍的進攻。
夏天六月丙戌日。
劉秀前往緱氏縣,登上轘轅山。吳漢率領王常等四位將軍,帶著五萬多士兵,在高柳攻打盧芳的部將賈覽、閔堪。匈奴出兵救援,漢軍作戰失利。此後匈奴勢力愈發強盛,不斷侵擾邊境,搶劫掠奪的情況日益嚴重。劉秀下詔,讓朱祜屯兵常山,王常屯兵涿郡,破奸將軍侯進屯兵漁陽,任命討虜將軍王霸為上穀太守,加強邊防,抵禦匈奴。
劉秀派來歙全權監督駐紮在長安的各路將領,太中大夫馬援擔任他的副手。來歙上書說:“公孫述把隴西、天水當作屏障,所以才能苟延殘喘;現在這兩個郡已經被平定,公孫述沒了依靠,無計可施了。我們應該增調兵馬,儲備糧草。如今西州剛經曆戰亂,士兵百姓疲憊饑餓,如果用財物糧食招撫,就能把他們聚集起來為我們所用。我知道國家開支很多,經費緊張,但現在是不得不這麼做!”劉秀覺得有道理,於是下詔在汧縣囤積了六萬斛穀物。秋天八月,來歙率領馮異等五位將軍,到天水討伐隗純。驃騎將軍杜茂在繁畤與賈覽交戰,結果吃了敗仗。
從王莽末年開始,眾多羌人部落進入塞內居住,金城郡的很多屬縣都被他們占據。隗囂無力征討,隻能安撫接納他們,還征調羌人部隊與漢軍對抗。司徒掾班彪上書建議:“現在涼州各地都有投降的羌人,他們習俗、語言與漢人不同,經常被一些狡猾的小官吏欺負掠奪,走投無路之下就會反叛。少數民族發動叛亂,大多是這個原因。以前的製度,益州設置蠻夷騎都尉,幽州設置領烏桓校尉,涼州設置護羌校尉,他們都持符節,負責管理少數民族事務,調解矛盾,每年定時巡視,了解他們的疾苦。還經常派翻譯溝通,掌握情況,讓塞外的羌人做官府的耳目,這樣州郡就能提前做好防備。現在應該恢複舊製,加強威懾防範。”劉秀采納了他的建議,任命牛邯為護羌校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期間,盜賊殺害了陰貴人的母親鄧氏和弟弟。劉秀非常傷心,封陰貴人的弟弟陰就為宣恩侯,又把陰就的哥哥侍中陰興召來,想給他封侯,還把印綬擺在他麵前。陰興堅決推辭說:“我沒有率先衝鋒陷陣的功勞,我們一家卻已經有好幾人封侯受爵,這會讓天下人不滿,我實在不願意這樣!”劉秀很讚賞他,沒有勉強。陰貴人問他為什麼推辭,陰興說:“外戚家族就怕不懂得謙虛退讓,嫁女兒想攀附侯王,娶媳婦又盯著公主,我心裡實在不安。富貴要有限度,人應該知足,過於奢侈炫耀隻會被人嘲笑。”陰貴人聽了深受觸動,從此更加謙遜,始終沒有為家族親戚謀求官職。劉秀召回寇恂,任命漁陽太守郭汲為潁川太守。郭汲到任後,招降了山賊趙宏、召吳等數百人,讓他們回家務農;之後郭汲主動上書彈劾自己擅自做主,劉秀沒有責怪他。後來,趙宏、吳等山賊的同夥聽聞郭汲的威望信譽,有的從江南遠道而來,有的從幽州、冀州趕來,不約而同前來投降,絡繹不絕。莎車王康去世,弟弟賢繼位。賢即位後,攻打並殺死了拘彌、西夜的國王,然後讓康的兩個兒子分彆做這兩個國家的國王。
建武十年公元34年)
春天正月,吳漢再次率領捕虜將軍王霸等四位將軍,帶領六萬大軍從高柳出兵攻打賈覽,匈奴幾千騎兵前來救援。雙方在平城下多次交戰,漢軍最終擊敗匈奴,將其趕走。夏陽節侯馮異等人與趙匡、田弇交戰將近一年,終於斬殺了趙匡、田弇。但隗純仍據守城池,沒有被攻克。將領們想暫且撤兵休整,馮異堅持不撤軍,大家一起攻打落門,卻一直未能攻下。夏天,馮異在軍中去世。
秋天八月己亥日,劉秀前往長安。之前,隗囂的部將安定人高峻,帶兵據守高平第一城,建威大將軍耿弇等人圍攻了一年都沒打下來。劉秀打算親自率軍征討,寇恂勸諫說:“長安地理位置居中,便於響應各方,安定、隴西的敵人聽說陛下坐鎮長安,一定會感到震驚恐懼;在這裡從容指揮,就可以控製四方。現在士兵疲憊,還要奔赴險阻之地,對陛下的安全不利。前年潁川發生的事情,就是深刻的教訓。”劉秀沒有聽從,戊戌日,進軍到汧縣。高峻仍然不肯投降,劉秀派寇恂去勸降。寇恂帶著詔書來到高平第一城,高峻派軍師皇甫文出城拜見,但言辭禮節毫不謙卑。寇恂大怒,要殺掉皇甫文。將領們紛紛勸阻:“高峻有一萬精兵,大多配備強弩,截斷了隴西的道路,我們連年都沒攻下。現在想勸他投降,卻要殺他的使者,恐怕不合適吧?”寇恂沒有理會,斬殺了皇甫文,派他的副使回去告訴高峻:“你家軍師無禮,已經被我殺了!想投降,就趕緊;不想降,就繼續死守!”高峻十分惶恐,當天就打開城門投降。將領們紛紛祝賀,問道:“請問您為什麼殺了他的使者,反而讓他投降了呢?”寇恂解釋說:“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給他出謀劃策的人。這次來,言辭毫不屈服,肯定沒有投降的打算。留下他,他會繼續出謀劃策;殺了他,高峻就沒了膽子,所以才會投降。”將領們都感歎:“真是我們比不上的謀略啊!”冬天十月,來歙與各位將領攻破落門,周宗、行巡、苟宇、趙恢等人帶著隗純投降,王元逃到蜀地。劉秀把隗氏家族的人遷徙到京城以東。後來隗純和門客逃入匈奴,跑到武威時被抓獲,最終被處死。
先零羌聯合其他部落侵犯金城、隴西,來歙率領蓋延等人迎擊,大敗羌人,斬殺俘虜幾千人。接著,漢軍打開糧倉賑濟饑荒中的百姓,隴右地區於是安定下來,涼州與其他地區的交通也恢複暢通。
庚寅日,劉秀返回皇宮。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
三月己酉日,劉秀前往南陽,之後又到了自己的家鄉章陵。
庚午日,劉秀返回洛陽皇宮。
岑彭屯兵在津鄉,多次攻打田戎等人,但一直沒能取勝。劉秀派吳漢率領誅虜將軍劉隆等三位將領,征調荊州的六萬多士兵和五千匹戰馬,與岑彭在荊門會師。吳漢覺得各郡征來劃船的士兵太耗費糧食,想把他們遣散。岑彭卻認為蜀軍勢力強大,不能減員,就上書向劉秀說明情況。劉秀回複岑彭說:“大司馬吳漢習慣指揮步兵和騎兵,不熟悉水戰,荊門這邊的戰事,就全靠你這位征南大將軍來主持了。”閏月,岑彭在軍中招募攻打浮橋的勇士,承諾先登上浮橋的人給予重賞。偏將軍魯奇響應招募,主動請戰。當時東風刮得正猛,魯奇駕船逆流而上,直衝蜀軍搭建的浮橋。可浮橋上的木樁帶有倒鉤,魯奇的船被鉤住無法脫身。魯奇和手下士兵趁機拚死作戰,還把火把扔到浮橋上,風助火勢,浮橋上的關樓很快就被燒毀崩塌。岑彭見狀,率領全軍順風出擊,勢如破竹,蜀軍大亂,數千人溺水而亡。漢軍斬殺了任滿,活捉了程泛,田戎則逃往江州堅守。岑彭上書推薦劉隆擔任南郡太守,自己率領輔威將軍臧宮、驍騎將軍劉歆長驅直入江關。岑彭下令軍隊不許搶掠百姓,所到之處,百姓們都拿著牛肉美酒迎接慰勞,岑彭卻推辭不受。百姓們十分高興,爭相打開城門投降。劉秀下詔讓岑彭代理益州牧,每攻下一個郡,岑彭就兼任該郡太守;如果岑彭離開這個郡,就把太守的職權交給後將軍。同時,岑彭還負責選拔官員來管理州中事務。岑彭到達江州後,發現這座城池堅固,糧草充足,一時難以攻克,就留下馮駿駐守,自己則率軍乘勝直取墊江,攻破平曲,繳獲了幾十萬石大米。吳漢留在夷陵,打造露橈戰船,隨後繼續進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夏天,先零羌侵犯臨洮。來歙向劉秀推薦馬援擔任隴西太守,馬援到任後,率軍攻打先零羌,大獲全勝。
公孫述任命王元為將軍,讓他和領軍環安在河池抵禦漢軍。六月,來歙與蓋延等人進攻王元、環安,將其擊敗,攻克下辨後乘勝進軍。蜀人十分恐懼,就派刺客行刺來歙。來歙受傷嚴重,但沒有立刻死去,派人緊急召見蓋延。蓋延見到來歙受傷的樣子,趴在地上悲痛大哭,不敢抬頭看他。來歙生氣地斥責道:“虎牙將軍蓋延)怎麼能這樣!我被刺客襲擊,沒辦法再為國家效力,所以叫你來,是想把軍事托付給你,你卻像個女人一樣哭哭啼啼!我雖然身負重傷,難道就不能下令殺了你嗎?”蓋延這才收起眼淚,勉強起身,接受來歙的囑托。來歙親自寫表章給劉秀:“臣在深夜人靜時,被不知什麼人刺傷,傷到了要害部位。臣不怕死,隻是遺憾沒能儘到職責,給朝廷丟臉。治理國家以選拔賢才為根本,太中大夫段襄剛正不阿,可以重用,希望陛下明察。還有,臣的兄弟不成器,恐怕日後會犯錯,希望陛下能多加管教。”寫完,來歙扔下筆,抽出匕首自殺身亡。劉秀得知後大為震驚,看了表章後淚流不止,派揚武將軍馬成代理中郎將,接替來歙的職務。來歙的靈柩運回洛陽時,劉秀身穿素服親自吊唁、送葬。
趙王劉良跟隨劉秀為來歙送喪返回,進入夏城門時,和中郎將張邯爭搶道路,劉良大聲嗬斥張邯讓他調轉車頭,又責罵守門的官員,讓其向前跑了幾十步。司隸校尉鮑永上書彈劾:“趙王劉良沒有藩王的禮儀,這是大不敬之罪。”劉良是劉秀的近親,地位尊貴,鮑永卻敢於彈劾他,這讓朝廷上下都對律法肅然起敬。鮑永征召扶風人鮑恢擔任都官從事,鮑恢也是剛正不阿,不畏強權。劉秀常說:“皇親國戚都得收斂,避讓這兩位姓鮑的。”鮑永到霸陵縣巡視,路過更始帝劉玄的陵墓,他下車跪拜,痛哭一場後才離去。西行到扶風時,他殺牛祭奠苟諫的墳墓。劉秀聽說後心中不滿,問公卿大臣:“鮑永這樣做,你們怎麼看?”太中大夫張湛回答:“仁愛是行為的根本,忠誠是道義的核心。有仁愛之心的人不會遺忘舊交,忠誠的人不會忘記君主,這是高尚的品德。”劉秀聽後,才消除了不滿。
劉秀親自率軍征討公孫述,秋天七月,大軍抵達長安。
公孫述派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率領全部兵力,在廣漢和資中抵禦漢軍,又派侯丹率領兩萬多人在黃石防守。岑彭讓臧宮率領五萬投降的士兵,從涪水向平曲進軍,抵禦延岑;自己則分兵乘船順江而下回到江州,再逆都江而上,突然襲擊侯丹,將其打得大敗。隨後,岑彭日夜兼程,奔襲兩千多裡,一舉攻克武陽,還派精銳騎兵火速攻打廣都,距離成都僅有幾十裡。漢軍來勢迅猛,所到之處蜀軍望風而逃。起初,公孫述聽說漢軍在平曲,所以派大軍前往迎戰。等岑彭到了武陽,繞到延岑軍隊後方,蜀地上下一片震驚。公孫述大驚失色,用拐杖敲打著地麵說:“這怎麼可能!他是神人嗎!”此時延岑在沅水部署了大量兵力。臧宮雖然人馬眾多,但糧草短缺,運輸又跟不上,投降的士兵都想逃跑,一些郡縣也重新聚眾自保,觀望局勢。臧宮想撤軍,又怕士兵嘩變。正巧劉秀派謁者率領軍隊去支援岑彭,其中有七百匹馬,臧宮假傳聖旨,把這些馬調配給自己,然後日夜進軍。他一路上多多布置旗幟,讓士兵登山擊鼓呐喊,左邊是騎兵,右邊是步兵,沿著河岸行進,喊殺聲震動山穀。延岑沒想到漢軍突然殺到,登山一看,驚恐萬分。臧宮趁機發動攻擊,大敗延岑,蜀軍被斬殺和溺水而死的有一萬多人,河水都被染紅了。延岑逃往成都,他的部下全部投降,漢軍繳獲了大量的兵馬和珍寶。此後,臧宮乘勝追擊,投降的蜀軍多達數十萬。漢軍抵達平陽鄉時,王元率領部下投降。劉秀給公孫述寫信,分析了投降和抵抗的不同後果,表明自己說話算數。公孫述看完信後歎息不已,拿給親信們看。太常常少、光祿勳張隆都勸公孫述投降,公孫述說:“國家的興衰都是天命,哪有天子投降的道理!”從此,再也沒人敢提投降的事。常少和張隆都因為憂愁過度而死。劉秀從長安返回洛陽。
十月,公孫述派刺客假扮成逃亡的奴仆,向岑彭投降,趁夜晚將岑彭刺殺。太中大夫、監軍鄭興暫時接管軍隊,等待吳漢前來交接。岑彭治軍嚴謹,對百姓秋毫無犯。邛穀王任貴聽說了岑彭的威望,派人從數千裡之外趕來投降。可惜此時岑彭已遇害,劉秀把任貴進獻的財物全部賜給了岑彭的妻子兒女。蜀地百姓為岑彭立廟祭祀。
馬成等人攻破河池,平定了武都。先零羌的多個部落,共計數萬人,聚集在一起搶掠侵擾,在浩亹隘據守。馬成和馬援深入敵境討伐,大敗羌人,把投降的羌人遷徙安置到天水、隴西、扶風。當時,朝中大臣認為金城郡破羌縣以西的地區,路途遙遠且常有賊寇侵擾,建議放棄。馬援上書說:“破羌縣以西,城池大多完好堅固,容易防守。那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如果讓羌人占據湟中,他們就會不斷製造禍患,這個地方不能放棄。”劉秀采納了他的建議。於是,三千多百姓回歸故土,馬援為他們設置官吏,修繕城郭,修建塢堡,開挖溝渠,鼓勵他們從事農耕畜牧,郡中百姓安居樂業。馬援還招撫塞外的氐族、羌族,他們紛紛前來歸附。馬援上奏劉秀,請求恢複這些部族首領的封號,劉秀全部同意,隨後召回了馬成的軍隊。
十二月,吳漢從夷陵率領三萬人逆江而上,討伐公孫述。
郭汲擔任並州牧,進京時,劉秀詢問他治理國家的得失。郭汲說:“選拔官員,應該挑選天下的賢能俊傑,不能隻重用南陽人。”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大多是劉秀的同鄉故舊,所以郭汲才會這麼說。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