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月乙卯日,劉秀前往章陵;五月乙卯日,返回皇宮。六月癸巳日,臨淮懷公劉衡去世。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
大司徒韓歆性格直爽,說話毫不避諱,常讓劉秀下不來台。他在劉秀麵前斷言當年會鬨饑荒,言辭激烈,結果被罷官回鄉。劉秀仍不解氣,派人斥責,韓歆和兒子韓嬰無奈自殺。韓歆本有聲望,卻蒙冤而死,眾人不滿,劉秀後來追賜錢穀厚葬。司馬光感慨,劉秀雖賢明,卻容不下韓歆直言,實為其仁明形象的汙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歐陽歙任大司徒;匈奴侵擾加劇,吳漢率馬成、馬武等北擊匈奴,還遷移三郡百姓避禍,匈奴左部趁機內遷,朝廷增兵防備;劉秀分封皇子,追諡兄長,還命各州郡核查墾田與戶口,不料官員弄虛作假,偏袒豪強,劉陽聰慧識破隱情,獲劉秀喜愛;歐陽歙因度田不實入獄,千餘學生求情無果,最終死在獄中;戴涉任大司徒,盧芳返回高柳,杜茂被免職,馬成、張堪負責北方防務,張堪任漁陽太守後,匈奴不敢來犯,百姓富足。
交趾的征側因太守蘇定依法處置她而心懷怨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反抗。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
征側和妹妹征貳造反,多地少數民族響應,攻占六十五城,自立為王,交趾官員隻能固守;河南尹張汲等十多位太守因度田不實被處死;各地盜賊四起,朝廷調整政策,鼓勵盜賊互相檢舉,赦免相關官吏過往罪責,以抓捕成果論政績,將盜賊首領遷到彆處安置,社會秩序逐漸恢複。
盧芳假意投降後又反叛,匈奴介入;馬援建議恢複鑄造五銖錢獲采納,利於經濟發展;盧芳前往京城途中被劉秀召回。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
妖賊李廣攻占皖城,馬援、段誌平叛;郭皇後失寵抱怨,被劉秀廢除,陰氏立為皇後,劉秀封郭皇後之子劉輔為中山王,其餘兒子也由公爵進封為王;劉秀回章陵祭祖、探親,席間宗室長輩感慨他的變化,劉秀表示要用“柔道”治理天下;莎車王賢請求設置都護,劉秀先賜都護印綬又收回,改賜大將軍印綬,引發莎車王不滿;匈奴等聯合犯邊,祭肜任遼東太守,多次擊退敵人;馬援奉命南征交趾。
蜀郡守將史歆造反,吳漢率軍討伐,曆經數月,攻克成都,平定叛亂,將相關人員遷徙後返回。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
馬援沿海進軍,開辟道路千裡,在浪泊大破征側,繼續追擊;盧芳再次反叛,逃往匈奴,最終死在匈奴;吳漢平定蜀地叛亂;劉秀多次出巡;這一年,朝廷廢除州牧,設置刺史;大臣們就宗廟祭祀製度提出建議,劉秀根據昭穆次序,決定以自己為元帝後代。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
劉秀追尊宣帝為中宗,確定不同先帝的祭祀地點;馬援斬殺征側、征貳,又平定其餘黨,在當地申明舊製,穩定局勢;原武城被妖賊單臣、傅鎮占據,臧宮久攻不下,東海王劉陽建議圍而緩攻,劉秀采納後成功破城;郭皇後被廢後,太子劉強自覺不安,在郅惲勸說下主動請辭,劉秀改立劉陽後改名劉莊)為太子;劉秀重用太子舅氏陰識、陰興輔導太子,二人品德出眾,深受讚譽;桓榮任議郎教授太子經書,在太學辯論中表現出色,獲劉秀賞賜;鐘興傳授《春秋》,推辭封爵,劉秀轉而封賞其師丁恭。
陳留的董宣任洛陽令,湖陽公主的奴仆白日殺人後躲在公主府,董宣趁公主出行時截停馬車,當眾數落公主過錯,斬殺奴仆。公主向劉秀告狀,劉秀欲懲罰董宣,董宣以理相爭,寧死不屈。劉秀最終赦免他,還賜錢三十萬,董宣將錢分給下屬。此後,董宣嚴厲打擊豪強,令京城震動。
建武十九年九月壬申日,劉秀前往南陽巡視,接著來到汝南郡的南頓縣。他在縣府裡擺下酒席,宴請當地官吏和百姓,還下令免除南頓縣一年的田租。當地父老鄉親磕頭請求說:“陛下的父親在這裡生活了很久,陛下對這裡的房屋也很熟悉,每次來都格外施恩,希望能再多免十年田租!”劉秀說:“治理天下責任重大,我每天都擔心自己做不好,隻能一天天地謹慎處理,哪敢一下子承諾免租十年呢!”大家又說:“陛下其實是舍不得,何必這麼謙虛!”劉秀聽後大笑,又多免了一年田租。隨後,他又去了淮陽、梁國、沛國等地。
此時,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棟蠶發動叛亂,殺死了當地官員。劉秀下詔,派武威將軍劉尚前去平叛。大軍路過越巂時,邛穀王任貴擔心劉尚平定南方後,會嚴格執行法令,自己不能再肆意妄為,便集結兵力、建造營寨,還釀造了許多毒酒,打算先犒勞軍隊,趁機發動襲擊。劉尚識破了他的陰謀,立刻分兵搶占邛都,然後突襲任貴,將其誅殺。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
春季,二月戊子日,劉秀巡視結束,回到京城。
夏季,四月庚辰日,大司徒戴涉因受原太倉令奚涉的案件牽連,被關進監獄處死。劉秀認為三公職責相連,便下策書罷免了大司空竇融的官職。
廣平忠侯吳漢病重,劉秀親自前去探望,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吳漢回答:“我見識淺薄,沒什麼彆的想法,隻希望陛下以後謹慎用赦,不要輕易赦免罪犯。”五月辛亥日,吳漢去世,劉秀下詔,按照當年大將軍霍光的喪葬規格為他舉行葬禮。吳漢性格堅毅,每次跟隨劉秀出征,隻要劉秀還沒休息,他就恭敬地在一旁站立。其他將領看到戰場形勢不利,往往驚慌失措,但吳漢卻鎮定自若,還會整理武器,激勵將士。劉秀有時派人去看吳漢在做什麼,使者回來說他正在準備作戰用具,劉秀感歎道:“吳漢很能振奮人心,他的威嚴就像一個國家一樣!”每次出征,吳漢早上接到詔令,晚上就出發,從不拖延。在朝堂上,他為人謹慎,言行舉止都很質樸。吳漢曾經外出征戰,妻子兒女在家裡買了田產,他回來後責備道:“軍隊在外打仗,將士們物資都不夠用,為什麼還要買這麼多田宅呢!”於是把田產全部分給了兄弟和外戚。正因如此,他才能一直得到重用,最終功成名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年,匈奴侵犯上黨、天水,一直打到扶風。
劉秀患了嚴重的風眩病,病情危急時,讓陰興兼任侍中,在雲台廣室接受臨終囑托。後來劉秀病好了,召見陰興,想讓他接替吳漢擔任大司馬。陰興哭著磕頭堅決推辭:“我不是愛惜自己的性命,實在是怕勝任不了,損害了陛下的聖德,這種事可不能隨便冒進!”他的一片赤誠之心,感動了在場所有人,劉秀隻好作罷。
太子太傅張湛,自從郭皇後被廢後,就稱病不上朝。劉秀強行讓他出來做官,想任命他為司徒,張湛以病重為由堅決推辭,說自己實在無法再承擔朝廷事務,劉秀隻好免去他的官職。六月庚寅日,劉秀任命廣漢太守、河內人蔡茂為大司徒,太仆朱浮為大司空。
六月壬辰日,劉秀任命左中郎將劉隆為驃騎將軍,代理大司馬事務。
六月乙未日,劉秀將中山王劉輔改封為沛王,任命郭況為大鴻臚。劉秀多次到郭況家中,賞賜了大量的金銀布帛,郭家的財富之多無人能比,京城的人都稱郭況家為“金穴”。
秋季,九月,馬援從交趾班師回朝,平陵人孟冀前來迎接慰勞。馬援說:“如今匈奴、烏桓還在侵擾北方邊境,我打算請求出征,男兒就應該戰死在邊疆,用馬皮裹著屍體回來埋葬,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手中呢!”孟冀說:“沒錯!真正的勇士就該這樣!”
冬季,十月甲午日,劉秀前往魯地、東海、楚國、沛國巡視。
十二月,匈奴再次侵犯天水、扶風、上黨。
十二月壬寅日,劉秀返回京城。
馬援主動請求出擊匈奴,劉秀同意了,讓他出兵屯駐襄國,並詔令百官為他餞行。馬援對黃門郎梁鬆、竇固說:“人一旦富貴,就應該做好可能再次貧賤的準備;像你們這樣,想要一直富貴下去,就要在高位上堅守原則,小心謹慎。好好想想我這番話!”梁鬆是梁統的兒子,竇固是竇友的兒子。
劉尚率領軍隊與棟蠶叛軍連續交戰,每次都取得勝利。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
春季,正月,劉尚率領軍隊一路追擊叛軍,追到不韋縣時,終於斬殺了棟蠶等叛軍首領,至此,西南地區的各少數民族叛亂全部被平定。
烏桓聯合匈奴、鮮卑一起侵犯邊境,代郡以東地區深受烏桓侵擾之苦。烏桓人居住的地方靠近邊塞,他們早上從帳篷出發,傍晚就能抵達城池。代郡、雁門、上穀、漁陽、右北平這五郡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深受其害。很多郡縣遭到破壞,百姓為躲避戰亂四處流亡,邊境地區變得冷冷清清,看不到一點人煙。秋季,八月,劉秀派馬援和謁者分彆負責修築防禦工事,逐步恢複郡縣設置,有些地方先空著太守、縣令、縣長的職位,然後想辦法招回流亡的百姓。在上穀塞外白山居住的烏桓部落最為強大富裕,馬援率領三千騎兵前去攻打,結果無功而返。鮮卑一萬多騎兵侵犯遼東,遼東太守祭肜率領幾千人迎戰。祭肜親自披掛上陣,衝入敵陣。鮮卑軍隊大敗而逃,很多人跳入水中,死了大半。祭肜乘勝追擊,一直追出邊塞。鮮卑士兵走投無路,紛紛扔掉兵器,光著身子四處逃散。從這以後,鮮卑人對祭肜又震驚又害怕,再也不敢靠近邊塞。
冬季,匈奴又來侵犯上穀和中山。
莎車王賢越來越驕橫,一心想要吞並西域各國,多次攻打周邊國家,還征收沉重的賦稅,各國又發愁又害怕。車師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個國家一起派王子到漢朝做人質,還獻上珍寶。這些王子見到漢朝官員後,都流著眼淚磕頭,請求漢朝派都護來西域。劉秀考慮到國內剛剛安定,北方邊境還沒完全平定,就把各國的侍子都送了回去,還賞賜了豐厚的禮物。西域各國聽說漢朝不派都護,而且侍子也都被送回來了,非常擔憂恐懼,就給敦煌太守發公文說:“希望能把侍子留在敦煌,讓莎車王以為侍子被扣留,這樣就能讓他覺得都護很快就會來,也許他就會停止用兵。”敦煌太守裴遵把這事報告給劉秀,劉秀同意了這個辦法。
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
春季,閏正月丙戌日,劉秀前往長安;二月己巳日,回到洛陽。
夏季,五月乙未日月末),發生了日食。
秋季,九月戊辰日,發生了地震。
冬季,十月壬子日,大司空朱浮被免職。
十月癸醜日,劉秀任命光祿勳杜林為大司空。
當初,陳留的劉昆擔任江陵縣令時,縣裡發生火災,劉昆對著大火磕頭,火很快就滅了;後來他擔任弘農太守,連老虎都背著幼崽渡過黃河離開了。劉秀聽說後覺得很神奇,就征召劉昆接替杜林擔任光祿勳。劉秀問劉昆:“之前在江陵,你能讓風向逆轉撲滅大火,後來在弘農,老虎都向北渡河離去,你到底實行了什麼德政,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劉昆回答說:“這隻是偶然罷了。”劉秀身邊的人聽了都笑他,劉秀卻感歎道:“這才是忠厚老實人的話啊!”還吩咐把這件事記錄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年,青州發生了蝗災。
匈奴單於輿去世,他的兒子左賢王烏達鞮侯繼位,烏達鞮侯不久也死了,他的弟弟左賢王蒲奴繼位。此時匈奴境內連續多年遭遇旱災和蝗災,方圓幾千裡的土地都成了不毛之地,人和牲畜因饑荒和瘟疫大量死亡,損失超過一半。單於害怕漢朝趁他們衰弱發動進攻,就派使者到漁陽請求和親。劉秀派中郎將李茂前去回應。
烏桓趁著匈奴衰弱,出兵將其擊敗,匈奴被迫向北遷徙了幾千裡,大漠以南地區變得空曠無人。劉秀下詔,撤掉了邊境各郡的了望哨和守衛士卒,還拿出錢財布帛,招降烏桓。
西域各國送到敦煌當人質的王子們,在那裡滯留了很久,都思念家鄉,想回去。莎車王賢得知漢朝不會派都護來,就出兵打敗了鄯善,還殺死了龜茲王。鄯善王王安上書說:“我們願意再次送王子到漢朝做人質,懇請朝廷派都護來;如果沒有都護,我們實在抵擋不住匈奴的壓力。”劉秀回複說:“現在朝廷無法派出使者和大軍,如果你們力量不夠,想向東、向西、向南、向北發展,都隨你們自己。”於是,鄯善、車師又歸附了匈奴。
班固評論道:漢武帝時期,為了對付匈奴,擔心他們聯合西域各國和南方的羌人,就開辟了河曲地區,設置了河西四郡,打通玉門關,連通西域,以此切斷匈奴的右臂,隔絕它與南羌、月氏的聯係。匈奴單於失去支援,隻好遠逃,大漠以南再也沒有匈奴的王庭。當時,漢文帝、漢景帝實行無為而治,曆經五世休養生息,國家財力充足,兵馬強壯。所以,看到犀布、玳瑁,就設立了珠厓等七郡;因為蒟醬、竹杖,就開辟了牂柯、越巂;聽說有天馬、葡萄,就與大宛、安息建立聯係。從此,奇珍異寶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漢武帝開始修建苑囿,擴建宮室,設置華麗的帷帳,收集精美的服飾玩物。還設置酒池肉林,宴請四方賓客,表演魚龍角抵等雜技。至於給各國的賄賂、贈送,使者往來萬裡,軍事行動的費用,更是難以計數。到後來,國家財政不足,就開始實行酒專賣,鹽鐵官營,鑄造白金貨幣,製作皮幣,連車船都要征稅,牲畜也要繳納賦稅。百姓疲憊不堪,國家財力耗儘,又遇上災年,盜賊四起,道路阻塞。朝廷隻好派出直指使者,他們身穿繡衣,手持斧杖,在各地誅殺盜賊,才最終平定局麵。所以到了晚年,漢武帝放棄了輪台之地,還下了罪己詔,這難道不是英明聖主的悔悟之舉嗎?
而且通往西域的道路,近處有龍堆,遠處是蔥嶺,還有身熱、頭痛、懸度等艱難險阻。淮南王、杜欽、揚雄都認為,這些天然屏障就是用來劃分區域、隔絕內外的。西域各國各自有君主,兵力分散薄弱,無法統一。他們雖然歸屬匈奴,但並不親近依附;匈奴隻能得到他們的馬畜、毛氈,卻不能真正統率他們。西域與漢朝相隔遙遠,得到它對漢朝沒什麼好處,放棄它也沒什麼損失。我們有高尚的品德,無需從他們那裡獲取什麼。所以,自建武年間以來,西域各國思念漢朝的威德,都願意歸附,多次派使者到漢朝做人質,請求設置都護。當今聖上遠觀古今,根據時勢,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求。這就如同當年大禹有序地處理西戎事務,周公辭讓白雉之貢,漢文帝退還千裡馬一樣,都是合乎道義的!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