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三十九 (公元85年-91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三十九 (公元85年-91年)

漢紀三十九 (公元85年-91年)(1 / 2)

元和二年公元85年)

春天正月乙酉日,皇帝下詔書說:“法令規定,百姓家裡生了孩子,可以免除三年的人頭稅。現在,隻要是懷孕的婦女,每人賞賜三斛用來補養身體的穀物,她的丈夫也能免除一年的人頭稅。把這條寫到法令裡,以後就按這個執行!”皇帝還下詔給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說:“有些官吏就愛做表麵功夫,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實際上根本不是。這種情況我看膩了,也被折騰得夠嗆!那些真正能讓地方安定的官吏,為人誠懇樸實,不搞花架子。他們做事,每天看好像沒什麼成績,可時間一長,效果就顯出來了。就像襄城令劉方,當地官吏和百姓都說他不折騰人。他雖然沒有特彆突出的政績,但也算是靠譜的好官!如果把苛刻當成明察,把刻薄當成精明,把輕率當成恩德,把嚴厲當成威風,隻要這四種壞風氣一冒頭,老百姓心裡就會有怨氣。我三番五次下詔書,傳達旨意的使者在路上絡繹不絕,可地方還是治理不好,有些百姓連生計都成問題,這毛病到底出在哪兒?大家好好想想以前的法令,一定要按我的意思把事情辦好!”

這時候,北匈奴的首領車利涿兵等陸續帶著人逃到漢朝邊塞內,前前後後一共有七十三批人。當時北匈奴越來越衰落,內部人心離散。南匈奴在前麵攻打,丁零部落從後麵侵擾,鮮卑族在左邊襲擊,西域各國在右邊進攻,北匈奴實在撐不住,隻能遠遠地逃離故土。

南匈奴單於長去世後,單於汗的兒子宣繼位,稱為伊屠於閭鞮單於。

《太初曆》已經用了一百多年,時間久了,節氣推算就不太準,比實際天象慢了些。皇帝讓治曆官編、本梵等人仔細校對修訂,製定出了《四分曆》。二月甲寅日,新曆法開始正式使用。

皇帝當太子的時候,曾向東郡太守、汝南人張酺學習《尚書》。丙辰日,皇帝到東方巡視,特意來到東郡,把張酺和他的學生,還有當地郡縣的官吏都召集到官府庭院裡。皇帝先以學生的禮儀,恭恭敬敬地聽張酺講了一篇《尚書》,之後才行君臣之禮。皇帝給張酺的賞賜特彆豐厚,在場的人都跟著沾了光。

皇帝路過任城,親自到鄭均家裡看望,還下令以後一直按尚書的俸祿標準給鄭均發錢,直到他去世。當時的人都稱鄭均為“白衣尚書”“白衣”指沒有官職的人,意思是他沒正式當官卻享受尚書待遇)。

乙醜日,皇帝在定陶下田耕種,體驗農事。辛未日,皇帝來到泰山,舉行柴祭,把自己的功績稟告給泰山之神;接著又到了奉高。壬申日,皇帝在汶上的明堂祭祀五帝;丙子日,大赦天下。戊寅日,皇帝前往濟南。

三月己醜日,皇帝來到魯國;庚寅日,在闕裡祭祀孔子和他的七十二位弟子,還演奏了黃帝、堯、舜、禹、商、周六個朝代的樂舞,並把孔氏家族中二十歲以上的男子共六十二人都請來參加。皇帝問孔僖:“今天這場聚會,對你們孔氏家族來說,是不是很光榮啊?”孔僖回答:“我聽說聖明的君主,沒有不尊重老師、重視道義的。如今陛下屈尊,親自來到我們這小小的地方,這是陛下在尊崇先師,為自己的聖德增輝。要說光榮,我可不敢當。”皇帝大笑著說:“要不是聖人的子孫,哪能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隨後就任命孔僖為郎中。

壬辰日,皇帝到東平,想起了已故的東平獻王劉蒼,就對劉蒼的兒子們說:“想念一個人,就會來到他生活過的地方。地方還在,人卻沒了。”說著眼淚就把衣襟都打濕了。皇帝隨後前往獻王的陵墓,用豬、牛、羊三牲齊全的太牢之禮進行祭祀,還親自在神位前叩拜,痛哭一場,儘情表達哀思。

當初東平獻王回封國的時候,驃騎將軍府的官吏丁牧、周栩因為敬佩獻王愛賢下士,舍不得離開,就留在王府裡做了幾十年大夫,先後侍奉獻王祖孫三代。皇帝聽說這件事後,把兩人都召見了。皇帝既同情他們多年得不到升遷,又想宣揚獻王的美德,就把他們都提拔為議郎。

乙未日,皇帝到東阿,向北登上太行山,又來到天井關。夏天四月乙卯日,皇帝回到宮中。庚申日,皇帝到祖廟祭祀禱告。

五月,皇帝把江陵王劉恭改封為六安王。

秋天七月庚子日,皇帝下詔說:“《春秋》很看重‘三正’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代表不同的曆法歲首),也很慎重對待‘三微’冬至一陽生,天統之正;臘月陰氣受陽氣感化,地統之正;正月萬物萌動,人統之正)。以後修訂法律,規定十一月和十二月不能判決囚犯,隻在冬初十月判決就行了。”

冬天,南單於派兵和北匈奴的溫禺犢王在涿邪山交戰,殺了不少敵人,繳獲了很多物資,然後凱旋而歸。武威太守孟雲上書說:“之前北匈奴和我們和親,可南匈奴又去搶劫他們。北單於覺得漢朝騙了他,正謀劃著侵犯邊塞。我覺得應該把南匈奴搶來的人口送還,好安撫北單於。”皇帝下令讓百官在朝堂上討論這件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尉鄭弘、司空第五倫認為不能答應,司徒桓虞和太仆袁安卻覺得應該送還。鄭弘情緒激動地大聲斥責桓虞:“那些說要送還人口的人,都是不忠之臣!”桓虞也生氣地嗬斥他,第五倫和大鴻臚韋彪也都氣得臉色大變。司隸校尉見狀,上書彈劾鄭弘等人,鄭弘他們隻好上交印綬請罪。

皇帝回複說:“大家討論了這麼久,各有各的想法。本來事情就是要通過商議來決定,策略要靠大家共同製定。大家爭論時和和氣氣、有禮有節才好,要是都憋在心裡不說話,對朝廷反而不好。你們何必這麼自責請罪呢!都把印綬拿回去,繼續好好工作!”於是皇帝下詔說:“江河湖海之所以能容納百川,是因為它地勢低下。稍微委屈一下,又算得了什麼!何況現在我們和匈奴已經確定了君臣關係,他們言辭恭順,條約明確,還不斷派人來進貢,我們怎麼能違背信義,讓自己落個理虧的名聲!命令度遼將軍和中郎將龐奮,用雙倍的價錢贖回南匈奴搶來的人口,送還給北匈奴;南匈奴殺敵、俘虜敵人,還是按照以前的標準記功行賞。”

元和三年公元86年)

春天正月丙申日,皇帝到北方巡視;辛醜日,在下田耕種。二月乙醜日,皇帝告誡侍禦史和司空說:“現在正是春天,我沿途經過的地方,不許砍伐樹木、捕殺動物。車子能繞路就繞路,馬匹能解開休息就解開休息,千萬彆破壞了春天萬物生長的好時候。”

戊辰日,皇帝來到中山,出了長城;癸酉日,返程途中到了元氏。三月己卯日,皇帝前往趙國;辛卯日,回到宮中。

太尉鄭弘多次向皇帝上書,說侍中竇憲權勢太大,話說得十分懇切直白,竇憲因此非常恨他。正巧鄭弘上書彈劾竇憲的黨羽,尚書張林和洛陽令楊光為官貪婪殘暴。奏書送上去後,有個官吏和楊光關係好,就偷偷把這事告訴了楊光,楊光又跑去告訴竇憲。竇憲馬上反咬一口,彈劾鄭弘作為大臣,卻泄露機密。皇帝信以為真,把鄭弘狠狠責備了一頓。

夏天四月丙寅日,皇帝收回了鄭弘的印綬。鄭弘心灰意冷,主動到廷尉那裡“自首”,打算坐牢。皇帝又下詔把他放了出來。鄭弘趁機上書,請求退休回家,皇帝沒同意。後來鄭弘病重,又上書謝罪說:“竇憲作惡多端,罪行滔天,天下人都疑惑不解,無論賢能還是普通百姓,都對他恨之入骨,大家都說‘竇憲到底用了什麼手段迷惑陛下!當年王氏家族指西漢王莽家族)專權亂政,最後導致國家滅亡,這樣的禍事還曆曆在目啊’。陛下身為天子,要保住江山萬代相傳,可要是輕信了奸臣,不考慮國家存亡的大事,那怎麼行!我雖然命不久矣,但到死都不會忘記對國家的忠誠。希望陛下能嚴懲竇憲這個大奸臣,也好讓天下百姓和地下冤魂的怨氣有個發泄的地方!”皇帝看了奏章,派太醫去給鄭弘看病,可太醫還沒到,鄭弘就去世了。

皇帝任命大司農宋由為太尉。

司空第五倫因為年老多病,上書請求退休。五月丙子日,皇帝下詔批準,還下令以後一直按二千石官員的俸祿標準供養他,直到他去世。第五倫為官一心為公,堅守節操,上書進言從來都是有一說一,不模棱兩可。他性格樸實誠懇,不擅長花言巧語,在任時一直以清正廉潔著稱。有人問他:“您有沒有私心啊?”他回答說:“以前有人送我一匹千裡馬,我雖然沒接受,但後來朝廷選拔官員的時候,我心裡總會想起這個人,不過最後也沒任用他。像這樣的情況,能說我沒有私心嗎?”

皇帝任命太仆袁安為司空。

秋天八月乙醜日,皇帝到安邑,參觀鹽池。九月,皇帝回到宮中。

燒當羌的迷吾又和弟弟號吾,帶著各個部落造反。號吾先帶著一小隊人,偷偷跑到隴西邊界搗亂。督烽掾李章帶人追擊,活捉了號吾,把他押到郡裡。號吾求情說:“你殺了我一個人,對羌人來說沒什麼損失。要是能放我回去,我保證讓大家都撤兵,以後再也不侵犯邊塞。”隴西太守張紆就把號吾放了。號吾回去後,羌人果然解散,各自回到原來的地方。迷吾也退到黃河以北的歸義城。

疏勒王忠從康居王那裡借了些兵,回來占據損中,還派使者向班超假投降。班超識破了他的詭計,假裝答應。忠隻帶著少數騎兵來見班超,班超當場把他斬殺,還趁機打敗了他的手下。從此,西域南部的道路就暢通無阻了。

楚王劉英的母親許太後去世。皇帝下詔重新安葬楚王劉英,還追封他爵位,賜諡號為楚厲侯。

皇帝任命潁川人郭躬擔任廷尉。郭躬判決案件、裁定刑罰時,大多秉持憐憫寬恕的原則。他梳理出四十一條量刑較重、可從輕發落的條文,上奏給皇帝,這些建議都得到了批準並施行。

魯國的博士曹褒上書,認為“應當製定典章製度,編寫出屬於漢朝的禮儀規範”。太常巢堪卻覺得“製定禮儀是關乎一代的重大典章,不是曹褒一個人能完成的,不能答應”。皇帝知道這些儒者思想保守,難以和他們一起開創事業,而朝廷的禮儀製度又應該及時確立,於是任命曹褒為侍中。玄武司馬班固提議“應該廣泛召集眾多儒者,共同討論禮儀製度的得失”。皇帝說:“俗話說‘在路邊蓋房子,三年都蓋不成’。討論禮儀的人聚在一起,就像在打口水仗,互相質疑,各執一詞,根本沒法落筆。當年堯創作《大章》之樂,有一個夔就足夠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章和元年公元87年)

春天正月,皇帝召見曹褒,交給他叔孫通編寫的十二篇《漢儀》,說道:“這套製度零散簡略,很多地方不符合經典,現在你要依據禮法逐條修正,讓它能夠真正推行。”

護羌校尉傅育想討伐燒當羌,但考慮到燒當羌剛剛歸降,不想大張旗鼓出兵,就招募人去挑釁其他羌人、胡人部落,想引發衝突。結果羌人、胡人不願配合,反而再次反叛,逃出邊塞,重新投靠迷吾。傅育請求征調各郡數萬兵力一起攻打羌人。還沒等各郡軍隊集結,三月,傅育就獨自率軍進發。迷吾得知消息後,帶著部落遷徙離開。傅育派三千精銳騎兵拚命追擊,夜裡追到三兜穀時,因為疏忽大意沒有設防,迷吾趁機發動襲擊,大敗漢軍,傅育和八百八十名官兵被殺。等各郡的軍隊趕到時,羌人已經撤離。皇帝下詔,任命隴西太守張紆為護羌校尉,率領一萬士兵駐守臨羌。

夏天六月戊辰日,司徒桓虞被免職。癸卯日,朝廷任命司空袁安為司徒,光祿勳任隗為司空。任隗是任光的兒子。

齊王劉晃和弟弟利侯劉剛,還有他們的母親太姬,相互告狀。秋天七月癸卯日,皇帝下詔,把劉晃的爵位貶為蕪湖侯,削減劉剛的食邑三千戶,收回太姬的璽印綬帶。

壬子日,淮陽頃王劉昞去世。

鮮卑族進入匈奴左地,攻打北匈奴,大獲全勝,斬殺優留單於後返回。

羌人首領迷吾又聯合其他部落侵犯金城塞,張紆派從事、河內人司馬防在木乘穀迎戰。迷吾戰敗逃走,通過翻譯表示想要投降,張紆接受了。迷吾帶著部眾來到臨羌,張紆大擺宴席,在酒裡下毒,埋伏的士兵趁機殺死八百多名羌人首領,還砍下迷吾的頭顱,拿到傅育的墳墓前祭奠。隨後,張紆又發兵攻打迷吾的殘部,斬殺、俘虜數千人。迷吾的兒子迷唐,與其他部落化解仇怨,通過通婚、交換人質的方式結盟,占據大、小榆穀發動叛亂,勢力越來越大,張紆根本無法控製。

壬戌日,皇帝下詔,因為祥瑞不斷出現,將年號改為章和。當時,京城和全國各地頻繁出現祥瑞之兆,前前後後有幾百上千次,上書進言的人都認為這是國家興盛的好兆頭。隻有太尉的屬官、平陵人何敞覺得不對勁,他對宋由和袁安說:“祥瑞是因為君主有德行才出現,災異則是由於政治有問題才發生。如今有怪鳥在宮殿上空飛翔,奇異的草在庭院裡生長,這些現象不能不仔細審視!”宋由和袁安聽了十分害怕,不敢回應。

八月癸酉日,皇帝到南方巡視。戊子日,駕臨梁國;乙未日,月底,來到沛國。

這一天發生了日食。

九月庚子日,皇帝來到彭城。辛亥日,前往壽春,並恢複阜陵侯劉延的阜陵王爵位。己未日,駕臨汝陰。冬天十月丙子日,皇帝回到宮中。

北匈奴陷入大亂,屈蘭儲等五十八個部落、二十八萬人,前往雲中、五原、朔方、北地歸降漢朝。

曹褒依據舊有的典章製度,融合《五經》《讖記》的內容,編撰了從天子到平民,關於冠禮、婚禮、吉禮、凶禮等完整流程的製度,共一百五十篇,上奏給皇帝。皇帝因為大家對禮儀製度的看法很難統一,所以隻是收下了奏疏,沒有再讓有關部門進行評議審核。

這一年,班超征調於闐等國的軍隊,總共兩萬五千人,攻打莎車。龜茲王則征調溫宿、姑墨、尉頭的軍隊,集結五萬人前去救援。班超召集將校和於闐王商議說:“現在我們兵力少,敵不過對方,不如假裝各自撤退。於闐軍隊從這裡向東走,我率領的軍隊從這裡向西返回,到夜裡聽到鼓聲就出發。”同時,班超故意放鬆對俘虜的看管,讓他們有機會逃跑報信。龜茲王聽說後大喜,親自率領一萬騎兵在西邊攔截班超,溫宿王率八千騎兵在東邊截擊於闐軍隊。班超得知兩路敵軍已經出動,秘密召集各部人馬整裝待發。天剛蒙蒙亮,漢軍就疾馳衝向莎車軍營。莎車軍隊驚慌失措,四處奔逃,班超率軍追擊,斬殺五千多人,莎車國被迫投降,龜茲等國的援軍也紛紛撤退。從此,班超在西域威名遠揚。

章和二年公元88年)

春天正月,濟南王劉康、阜陵王劉延、中山王劉焉來京城朝見。皇帝生性寬厚仁慈,十分看重親情,所以他的叔父濟南王、中山王,每次入朝都備受恩寵。皇帝的各位兄弟也都被留在京城,沒有前往封國。此外,皇帝賞賜群臣的財物,遠遠超過了規定的標準,國庫都快被掏空了。

何敞向宋由上書勸諫說:“近年來,水災旱災不斷,百姓收成不好。涼州邊境地區的百姓,遭受戰亂之苦;中原內地各郡,無論是官府還是百姓,都十分困窘。現在正是應該減少用度、厲行節儉的時候。朝廷廣施恩澤,但賞賜過於豐厚。聽說年終賞賜,從郎官到公卿、王侯,層層賞賜,把國庫都快用光了。要知道,國家的財富都是百姓辛勤勞作得來的。賢明的君主賞賜臣下,應該有製度規範;忠臣接受賞賜,也應當有節製。所以夏禹治水有功,隻得到玄圭作為獎賞;周公輔佐成王,也僅獲賜束帛。如今您地位尊貴、責任重大,對上應當匡正國家綱紀,對下應當安撫百姓,怎麼能隻是不違背皇帝旨意就夠了呢!您應該先嚴格要求自己,給下麵的人做表率,退還得到的賞賜,向皇帝陳述其中的利害得失,奏請讓王侯返回封國,開放皇家苑囿的禁令,節省不必要的開支,賑濟窮困孤寡之人。這樣,皇帝的恩澤才能順暢地傳達到百姓那裡,百姓也會歡欣喜悅。”但宋由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北宋,我家仆役越買越多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 一個中年工地佬的重生日常 繁花傳 刑偵天梯 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 晚唐持卷人 民國:簽到死士,列強都問我借兵 焚天劍主傳 混元玄天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