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九月,殷浩屯駐在泗口,派河南太守戴施占據石門,滎陽太守劉遯占據倉垣。殷浩因為戰事興起,遣散了太學學生,學校從此荒廢。
冬天十月,謝尚派冠軍將軍王俠攻打許昌,攻下了它。秦國豫州刺史楊群退守弘農。朝廷征召謝尚為給事中,戍守石頭城。
丁卯日,燕王慕容俊返回薊城。
原來後趙將領中擁兵占據州郡的,各自派使者向燕國投降;燕王慕容俊任命王擢為益州刺史,夔逸為秦州刺史,張平為並州刺史,李曆為兗州刺史,高昌為安西將軍,劉寧為車騎將軍。
慕容恪屯駐在安平,積蓄糧食,修造攻城器械,準備討伐王午。丙戌日,中山人蘇林在無極起兵,自稱天子;慕容恪從魯口返回討伐蘇林。閏月戊子日,燕王慕容俊派廣威將軍慕輿根協助慕容恪攻打蘇林,將其斬殺。王午被他的部將秦興殺死。呂護殺死秦興,又自稱安國王。
燕國的官員們一起向燕王慕容俊獻上皇帝尊號,慕容俊同意了。十一月丁卯日,開始設置百官,任命國相封弈為太尉,左長史陽騖為尚書令,右司馬皇甫真為尚書左仆射,典書令張悕為右仆射;其餘文武官員,按等級授予官職。戊辰日,慕容俊即皇帝位,大赦天下。自稱獲得了傳國玉璽,改年號為元璽。追尊武宣王慕容廆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慕容皝為太祖文明皇帝。當時晉朝使者正好到達燕國,慕容俊對他說:“你回去,告訴你的天子:我被眾人推舉,已經成為皇帝了!”改司州為中州,在龍都建立留台,任命玄菟太守乙逸為尚書,專門負責留台事務。
秦國丞相苻雄在隴西攻打王擢,王擢逃奔涼州,苻雄返回屯駐在隴東。張重華任命王擢為征虜將軍、秦州刺史,特彆寵愛優待他。
永和九年癸醜年,公元353年)
春天正月乙卯朔日,大赦天下。
二月庚子日,燕王慕容俊立他的妃子可足渾氏為皇後,世子慕容曄為皇太子,都從龍城遷到薊城的宮殿。
張重華派將軍張弘、宋修會同王擢率領一萬五千騎兵討伐秦國。秦國丞相苻雄、衛將軍苻菁抵抗,在龍黎大敗涼兵,斬殺一萬二千人,俘虜張弘、宋修,王擢放棄秦州,逃奔姑臧。秦主苻健任命領軍將軍苻願為秦州刺史,鎮守上邽。
三月,交州刺史阮敷討伐林邑,攻破五十多座營壘。
前趙的衛尉常山人李犢聚集幾千人背叛燕國。
西域胡人劉康謊稱是劉曜的兒子,在平陽聚集部眾,自稱晉王;夏天四月,秦國左衛將軍苻飛討伐並擒獲了他。
任命安西將軍謝尚為尚書仆射。
五月,張重華又派王擢率領二萬部眾討伐上邽,秦州的郡縣大多響應他;苻願戰敗,逃奔長安。張重華趁機上疏請求討伐秦國。朝廷下詔晉升張重華為涼州牧。
燕王慕容俊派衛將軍慕容恪討伐李犢,李犢投降,慕容恪於是向東到魯口攻打呂護。
六月,秦國苻飛在仇池攻打氐王楊初,被楊初打敗。丞相苻雄、平昌王苻菁率領四萬步兵騎兵屯駐在隴東。
秦主苻健娶張遇的繼母韓氏為昭儀,多次在眾人麵前對張遇說:“你是我的養子。”張遇以此為恥,趁著苻雄等人的精兵在外,暗中勾結關中豪傑,想消滅苻氏,獻出地盤來投降晉朝。秋天七月,張遇和黃門劉晁謀劃夜裡襲擊苻健,劉晁約定打開城門等待他。恰逢苻健派劉晁外出,劉晁堅決推辭,不得已才出發。張遇不知道,帶兵到了城門,城門沒有打開。事情敗露,張遇被處死。於是孔持在池陽起兵,劉珍、夏侯顯在鄠縣起兵,喬秉在雍縣起兵,胡陽赤在司竹起兵,呼延毒在灞城起兵,各有部眾幾萬人,各自派使者來晉朝請求援兵。
秦國任命左仆射魚遵為司空。
九月,秦國丞相苻雄率領兩萬部眾返回長安,派平昌王苻菁攻占上洛,在豐陽川設置荊州,任命步兵校尉金城人郭敬為刺史。苻雄和清河王苻法、苻飛分彆討伐孔持等人。
姚襄屯駐曆陽,因燕、秦正強盛,沒有北伐的打算,就沿淮河大規模開墾屯田,訓練將士。殷浩在壽春,忌恨姚襄勢力強盛,囚禁了他的弟弟們,還多次派刺客刺殺他,刺客都把實情告訴了姚襄。安北將軍魏統去世,弟弟魏憬接替統領他的部眾。殷浩暗中派魏憬率領五千人襲擊姚襄,姚襄斬殺魏憬,吞並了他的部眾。殷浩更加憎惡姚襄,派龍驤將軍劉啟駐守譙城,把姚襄遷到梁國的蠡台,上表任命他為梁國內史。
魏憬的子弟多次往來壽春,姚襄越發懷疑恐懼,派參軍權翼出使殷浩處。殷浩說:“我和姚平北姚襄)同為朝廷大臣,禍福與共。但平北常常獨斷專行,太不合輔車相依的道理了,這不是我所期望的!”權翼說:“平北英姿出眾,擁兵數萬卻遠道歸附晉室,是因為朝廷有道、宰輔賢明。現在將軍輕信讒言,與平北產生隔閡,我覺得猜疑的根源在您這裡,而不在他那裡。”殷浩說:“平北生性豪邁,生殺予奪隨心所欲,還縱容手下搶掠我的馬匹。這難道是大臣該有的樣子嗎?”權翼說:“平北歸順聖朝,怎會妄殺無辜!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本就為王法所不容,殺了有什麼不妥!”殷浩說:“那搶掠馬匹又是怎麼回事?”權翼說:“將軍認為平北勇武難製,終究要討伐他,所以他才取馬自衛啊。”殷浩笑著說:“不至於這樣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起初,殷浩暗中派人誘勸秦國的梁安、雷弱兒,讓他們殺秦主苻健,許諾把關右的官職給他們,雷弱兒假意答應,還請求派兵接應。殷浩聽說張遇作亂,苻健兄長的兒子輔國將軍苻黃眉從洛陽西逃,以為梁安等人的事情成功了。冬天十月,殷浩從壽春率領七萬大軍北伐,想進占洛陽,修複皇家園陵。吏部尚書王彪之給會稽王司馬昱寫信,認為:“雷弱兒等人可能有詐,殷浩不應輕舉妄動。”司馬昱不聽。殷浩讓姚襄擔任前鋒。姚襄帶兵北進,估計殷浩快到了,假意讓部眾連夜逃跑,暗中設下埋伏等待他。殷浩得知後追擊姚襄到山桑。姚襄發兵攻擊,殷浩大敗,丟棄輜重,逃到譙城自保。姚襄俘虜斬殺一萬多人,收繳了他全部的物資武器,派哥哥姚益駐守山桑,自己又回到淮南。會稽王司馬昱對王彪之說:“您的話沒有不中的,張良、陳平也比不上啊!”
西平敬烈公張重華生病,兒子張曜靈才十歲,被立為世子,在境內大赦。張重華的庶兄長寧侯張祚,有勇力、會辦事,卻為人狡詐,善於討好內外之人,和張重華的寵臣趙長、尉緝等人結為異姓兄弟。都尉常據請求把他調離朝廷,張重華說:“我正要讓張祚做周公,輔佐幼子,你說什麼呢!”
謝艾因枹罕之戰的功勞受到張重華的寵愛,身邊的人嫉妒他,誣陷謝艾,使他被外任為酒泉太守。謝艾上疏說:“權貴寵臣掌權,公室將有危險,請求允許我入朝侍奉。”還說:“長寧侯張祚和趙長等人將要作亂,應把他們全部趕走。”十一月己未日,張重華病重,親手下令征召謝艾為衛將軍,監管中外諸軍事,輔佐朝政;張祚、趙長等人隱瞞了詔令。
丁卯日,張重華去世,世子張曜靈即位,稱大司馬、涼州刺史、西平公。趙長等人假傳張重華遺令,任命長寧侯張祚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撫軍大將軍,輔佐朝政。
殷浩派部將劉啟、王彬之在山桑攻打姚益。姚襄從淮南出兵反擊,劉啟、王彬之都戰敗而死。姚襄進占芍陂。
後趙末年,樂陵人朱禿、平原人杜能、清河人丁嬈、陽平人孫元各自擁兵占據城邑,到這時都向燕國請求投降;燕王慕容俊任命朱禿為青州刺史,杜能為平原太守,丁嬈為立節將軍,孫元為兗州刺史,讓他們各自留下安撫部眾。
秦國丞相苻雄攻克池陽,斬殺孔持。十二月,清河王苻法、苻飛攻克鄠縣,斬殺劉珍、夏侯顯。
姚襄渡過淮河,屯駐盱眙,招納流民,部眾達到七萬人,分彆設置地方官,鼓勵農耕桑蠶;派使者到建康列舉殷浩的罪狀,同時為自己辯解。朝廷下詔任命謝尚為都督江西、淮南諸軍事、豫州刺史,鎮守曆陽。
涼州右長史趙長等人建議,認為:“當前危難未平,應立年長的君主,張曜靈年幼,請求立長寧侯張祚。”張祚此前得到張重華母親馬氏的寵愛,馬氏同意了,於是廢黜張曜靈為涼寧侯,立張祚為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涼公。張祚得勢後,肆意荒淫暴虐,殺死張重華的妃子裴氏和謝艾。
燕國衛將軍慕容恪、撫軍將軍慕容軍、左將軍慕容彪等多次推薦給事黃門侍郎慕容霸有蓋世之才,應擔當大任。這一年,燕王慕容俊任命慕容霸為使持節、安東將軍、北冀州刺史,鎮守常山。
永和十年甲寅年,公元354年)
春天正月,張祚自稱涼王,改張重華的建興四十二年為和平元年。立妻子辛氏為王後,兒子張太和為太子,封弟弟張天錫為長寧侯,兒子張庭堅為建康侯,張曜靈的弟弟張玄靚為涼武侯。設置百官,祭祀天地,使用天子的禮樂。尚書馬岌直言勸諫,被免官。郎中丁琪又勸諫說:“我們從武公張軌)以來,世代堅守臣節,心懷忠誠、行事謙遜五十多年,所以能以一州的人力,對抗天下的強敵,連年征戰,百姓也不覺得疲憊。殿下的功勳德行不比先公高,卻急於稱帝,我看不出可行之處。士人百姓之所以聽從命令,四方之所以歸附,是因為我們能尊奉晉室。現在自尊為王,就會使內外離心,怎能以一隅之地,對抗天下的強敵呢!”張祚大怒,把他斬殺在宮門前。
前魏投降的將領周成反叛,從宛城襲擊洛陽。辛酉日,河南太守戴施逃到鮪渚。秦國丞相苻雄攻克司竹。胡陽赤逃到霸城,依附呼延毒。
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殷浩連年北伐,軍隊多次戰敗,糧草武器耗儘。征西將軍桓溫借朝野上下的怨恨,上疏列舉殷浩的罪狀,請求廢黜他。朝廷不得已,免殷浩為庶人,遷到東陽的信安。從此朝廷內外大權全歸桓溫。
殷浩年輕時與桓溫齊名,卻暗中爭勝,互不相讓,桓溫常常輕視他。殷浩被廢黜後,雖然憂愁怨恨,卻不在言辭神色上表現出來,常在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個字。過了很久,桓溫對屬官郗超說:“殷浩有德行有口才,以前做尚書令、仆射,足以成為百官的表率,朝廷是用錯了他的才能啊。”打算任命殷浩為尚書令,寫信告訴了他。殷浩欣然同意,準備回信時,擔心有錯誤,信封開了又封,反複十幾次,最後送出去的竟是空信封。桓溫大怒,從此斷絕了這個念頭,殷浩最終死在流放之地。朝廷任命前會稽內史王述為揚州刺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月乙醜日,桓溫統領四萬步兵騎兵從江陵出發。水軍從襄陽進入均口,到達南鄉,步兵從淅川直奔武關,命令司馬勳從子午道出兵討伐秦國。
燕國衛將軍慕容恪包圍魯口,三月,攻克魯口。呂護逃到野王,派弟弟向燕國奉上奏表謝罪,燕國任命呂護為河內太守。
姚襄派使者向燕國投降。
燕王慕容俊任命慕容評為鎮南將軍,都督秦、雍、益、梁、江、揚、荊、徐、兗、豫十州諸軍事,暫駐洛水;任命慕容強為前鋒都督,督荊、徐二州及沿淮諸軍事,進占河南。
桓溫準備攻打上洛,俘獲了秦國荊州刺史郭敬;又進軍攻擊青泥,打敗了秦軍。司馬勳搶掠秦國西部邊境,涼州秦州刺史王擢攻打陳倉以策應桓溫。秦主苻健派太子苻萇、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碩率領五萬部眾駐紮在嶢柳抵禦桓溫。夏天四月己亥日,桓溫與秦兵在藍田交戰。秦國淮南王苻生單槍匹馬衝擊敵陣,進出十幾次,殺傷了很多晉軍將士。桓溫督促部眾奮力作戰,秦兵大敗;將軍桓衝又在白鹿原打敗了秦國丞相苻雄。桓衝是桓溫的弟弟。桓溫轉戰前進,壬寅日,進至灞上。秦國太子苻萇等人退守城南,秦主苻健和六千老弱士兵固守長安小城,征發三萬精銳士兵,派大司馬雷弱兒等人與苻萇合兵抵禦桓溫。三輔地區的郡縣都前來投降,桓溫安撫當地居民,讓他們安居複業。百姓爭相拿著牛酒迎接慰勞,男女老少夾道圍觀,老人們有的流淚說:“沒想到今天又能見到官軍!”
秦國丞相苻雄率領七千騎兵在子午穀襲擊司馬勳,打敗了他,司馬勳退守女媧堡。
戊申日,燕王慕容俊封撫軍將軍慕容軍為襄陽王,左將軍慕容彭為武昌王;任命衛將軍慕容恪為大司馬、侍中、大都督、錄尚書事,封太原王;鎮南將軍慕容評為司徒、驃騎將軍,封上庸王;封安東將軍慕容霸為吳王,左賢王慕容友為範陽王,散騎常侍慕容厲為下邳王,散騎常侍慕容宜為廬江王,寧北將軍慕容度為樂浪王;又封弟弟慕容桓為宜都王,慕容逮為臨賀王,慕容徽為河間王,慕容龍為曆陽王,慕容納為北海王,慕容秀為蘭陵王,慕容嶽為安豐王,慕容德為梁公,慕容默為始安公,慕容僂為南康公;封兒子慕容鹹為樂安王,慕容亮為勃海王,慕容溫為帶方王,慕容涉為漁陽王,慕容暐為中山王;任命尚書令陽騖為司空,仍兼任尚書令。命令冀州刺史吳王慕容霸把治所遷到信都。當初,燕王慕容皝欣賞慕容霸的才能,給他取名叫“霸”,打算立他為世子,因群臣勸諫而作罷,但對他的寵愛仍超過世子。因此慕容俊憎惡他,因他曾墜馬摔斷牙齒,改名為“缺”;不久又因他的名字應讖文,改名為“垂”;調任侍中,錄留台事,移鎮龍城。慕容垂很得東北民眾的擁戴,慕容俊更加憎惡他,又把他召回。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抓住陳留內史劉仕,向姚襄投降。建康震驚恐慌,任命吏部尚書周閔為中軍將軍,屯駐中堂,豫州刺史謝尚從曆陽返回保衛京師,加固長江防線。
王擢攻下陳倉,殺死秦國扶風內史毛難。
北海人王猛,年輕時好學,灑脫有大誌,不屑於瑣碎事務,人們都輕視他。王猛卻悠然自得,隱居在華陰。聽說桓溫入關,穿著粗布衣服去見他,一邊捉虱子一邊談論當世大事,旁若無人。桓溫覺得他不一般,問道:“我奉天子之命,率領十萬精兵為百姓鏟除殘賊,可三秦的豪傑卻沒人來歸附,為什麼呢?”王猛說:“您不遠數千裡,深入敵境。現在長安近在咫尺,卻不渡過灞水,百姓不知道您的心意,所以不來。”桓溫沉默無言以對,過了一會兒說:“江東沒有比得上您的人!”於是任命王猛為軍謀祭酒。
桓溫與秦國丞相苻雄等人在白鹿原交戰,桓溫的軍隊失利,死亡一萬多人。起初,桓溫指望秦國的麥子作軍糧,不久秦人把麥子全部收割,堅壁清野等待他,桓溫的軍隊缺乏糧食。六月丁醜日,桓溫帶著關中三千多戶人家返回。任命王猛為高官督護,想讓他一起回去,王猛推辭不接受。
呼延毒率領一萬部眾跟隨桓溫返回。秦國太子苻萇等人追擊桓溫,到潼關時,桓溫的軍隊多次戰敗,損失數以萬計。
桓溫屯駐灞上時,順陽太守薛珍勸桓溫徑直進逼長安,桓溫不聽。薛珍率領偏師獨自渡過灞水,頗有繳獲。等到桓溫撤退,他才返回,在眾人麵前炫耀自己的勇敢,指責桓溫過於持重;桓溫殺了他。
秦國丞相苻雄在陳倉攻擊司馬勳、王擢,司馬勳逃奔漢中,王擢逃奔略陽。
秦國任命光祿大夫趙俱為洛陽刺史,鎮守宜陽。
秦國東海敬武王苻雄在雍縣攻打喬秉;丙申日,苻雄去世。秦主苻健哭得吐了血,說:“上天不想讓我平定四海嗎?為什麼這麼快就奪走我的元才!”追贈苻雄為魏王,葬禮依照晉朝安平獻王的舊例。苻雄因輔佐創業有功,位兼將相,權力等同君主,卻謙恭博愛,遵守法度,所以苻健敬重他,常說:“元才是我的周公。”他的兒子苻堅襲爵。苻堅生性極其孝順,自幼有誌向氣度,博學多才,結交英豪,呂婆樓、強汪及略陽人梁平老都和他交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燕國樂陵太守慕容鉤,是慕容翰的兒子,與青州刺史朱禿共同治理厭次。慕容鉤自恃是宗室,常常欺辱朱禿。朱禿忍無可忍,秋天七月,襲擊慕容鉤,殺了他,向南投奔段龕。
秦國太子苻萇在雍縣攻打喬秉,八月,斬殺喬秉,關中全部平定。秦主苻健獎賞抵禦桓溫的有功人員,任命雷弱兒為丞相,毛貴為太傅,魚遵為太尉,淮南王苻生為中軍大將軍,平昌王苻菁為司空。苻健勤於政事,多次邀請公卿商議治國之道,在承接後趙苛刻暴虐、奢侈浪費的統治之後,改用寬厚簡約、節儉的政策,尊崇儒學,禮遇士人,因此秦國人都很滿意。
燕國大規模征調軍隊,在發布詔令的那天,號稱“丙戌舉”。
九月,桓溫從伐秦前線返回,皇帝派侍中、黃門侍郎在襄陽慰勞桓溫。
有人告發燕國黃門侍郎宋斌等人圖謀擁立冉智為主反叛,他們都被處死。宋斌是宋燭的兒子。
秦國太子苻萇在抵禦桓溫時,被流箭射中,冬天十月,去世,諡號獻哀。
燕王慕容俊前往龍城。
桓溫入關時,王擢派使者告訴涼王張祚,說桓溫善於用兵,其誌向難以預測。張祚害怕,又擔心王擢背叛自己,派人刺殺他。事情敗露,張祚更加害怕,大規模調兵,聲稱向東討伐,實際想向西退保敦煌,恰逢桓溫返回才作罷。不久,派秦州刺史牛霸等人率領三千士兵攻擊王擢,打敗了他。十一月,王擢率領部眾投降秦國,秦國任命王擢為尚書,任命上將軍啖鐵為秦州刺史。
秦王苻健的叔父武都王苻安從晉朝返回,被姚襄俘虜,任命為洛州刺史。十二月,苻安逃回秦國,苻健任命苻安為大司馬、驃騎大將軍、並州刺史,鎮守蒲阪。
這一年,秦國發生大饑荒,一升米價值一匹布。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