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二 (公元424年-427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宋紀二 (公元424年-427年)

宋紀二 (公元424年-427年)(1 / 2)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

春季正月

北魏把年號改為“始光”。

丙寅日,北魏安定殤王拓跋彌去世。

營陽王劉義符)在服喪期間不守禮儀,喜歡和身邊人親昵玩樂,毫無節製。退休的特進範泰上奏密信說:“聽說陛下時常在後園練習武藝,宮裡鼓聲傳到宮外。在宮廷裡練武、在官署間喧嘩,不僅沒法威懾四方外族,反而會讓朝野上下覺得奇怪。陛下剛即位時,把朝政交給大臣,本有像商高宗守喪時那樣的美德;現在卻親近小人,恐怕不是為國家著想的長久之計。”營陽王沒聽進去。範泰是範寧的兒子。

南豫州刺史廬陵王劉義真,聰明且喜愛文學,但性格輕浮,和太子左衛率謝靈運、員外常侍顏延之、慧琳道人關係很好。他曾說:“等我掌權時,讓謝靈運、顏延之當宰相,慧琳當西豫州都督。”

謝靈運是謝玄的孫子,性格偏激傲慢,不守法度,朝廷隻讓他負責文學事務,不認為他有實際用處,謝靈運卻覺得自己的才能該參與朝政,常常心懷不滿。顏延之是顏含的曾孫,愛喝酒且行為放縱。

徐羨之等人討厭劉義真和謝靈運等人來往,劉義真的老部下範晏委婉勸他,劉義真說:“謝靈運空疏不切實際,顏延之狹隘淺薄,就像魏文帝說的‘古今文人大多不注意小節’;但我和他們性情相投,忍不住欣賞他們罷了。”於是徐羨之等人認為謝靈運、顏延之挑撥是非、詆毀執政大臣,把謝靈運貶為永嘉太守,顏延之貶為始安太守。

劉義真到曆陽後,索要很多物資,執政大臣常酌情削減,沒全滿足他。劉義真心懷怨恨,多次說不滿的話,還上奏請求回都城。谘議參軍何尚之廬江人)多次勸諫,他不聽。當時徐羨之等人已秘密謀劃把他廢為平民,遷到新安郡。

前吉陽縣令張約之堂邑人)上奏說:“廬陵王小時候受先帝寵愛,長大後又得陛下和睦相待,所以心裡有話就說,胸懷坦蕩,可能偶爾冒犯臣子禮儀,招來驕傲的過錯。但他天生聰慧,有出眾的優點,應該寬容培養,幫他掩蓋缺點,慢慢教導引導。現在隨便剝奪他的爵位、把他遷到偏遠郡縣,上傷陛下兄弟之情,下讓朝野上下惶恐不安。大宋剛建立,根基還不穩固,該多培養皇室親屬、用道義增進和睦。誰能無過,貴在能改;他是武帝的愛子、陛下的親弟,怎能因一次過錯就永遠拋棄呢!”奏書上呈後,朝廷任命張約之為梁州府參軍,不久就把他殺了。

四月甲辰日,北魏國主向東巡行到大寧。

西秦王乞伏熾磐派鎮南將軍吉毗等人率領一萬步兵騎兵,向南討伐白苟、車孚、崔提、旁為四個部落,四個部落都投降了。

徐羨之等人因南兗州刺史檀道濟是前朝老將,在朝廷裡有威望、有兵權,就召檀道濟和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兩人都到了建康,徐羨之等人把廢黜皇帝、另立新君的計劃告訴了他們。

甲申日,謝晦因領軍府房屋損壞,讓家人都搬出去,把將士聚集在府內;又讓中書舍人邢安泰、潘盛當內應。夜裡,謝晦邀請檀道濟同住,自己因緊張睡不著,檀道濟卻倒頭就睡,謝晦因此佩服他的鎮定。

當時營陽王在華林園設置商鋪,親自擺攤賣東西,還和身邊人一起拉船取樂;傍晚去天淵池,在龍舟裡睡覺。乙酉日清晨,檀道濟帶兵在前,徐羨之等人跟在後麵,從雲龍門入宮;邢安泰等人已提前告誡守衛,沒人抵抗。營陽王還沒起床,士兵進去殺了兩個侍從,弄傷他的手指,把他扶到東閣,沒收玉璽綬帶,大臣們跪拜告彆,把他送到原來的太子宮。

侍中程道惠勸徐羨之等人立皇弟、南豫州刺史劉義恭。徐羨之等人因宜都王劉義隆一向有好名聲,又有很多祥瑞征兆,就假借皇太後的命令,列舉營陽王的過錯,把他廢為營陽王,讓宜都王劉義隆繼承皇位,赦免死罪以下的囚犯。又假借皇太後命令,讓營陽王交回玉璽綬帶,把皇後廢為營陽王妃,把營陽王遷到吳地。派檀道濟進宮守衛朝堂。

營陽王到吳地後,住在金昌亭。六月癸醜日,徐羨之等人派邢安泰去殺他。營陽王力氣大,突圍跑出昌門,追兵用門把他絆倒,殺了他。

裴子野評論說:古代君主培養皇子,孩子會說話就請老師教他言辭,會走路就請師傅教他禮儀。劉宋對皇子的教育卻完全不同,在宮裡靠仆妾照顧,在宮外親近侍從。太子、皇子雖有“帥”“侍”等官員,卻都是地位低下的人,皇子的言行、規矩、對錯判斷都由這些人決定;他們不會教禮儀道義,也不懂古今事理,謹慎的隻會教皇子吝嗇,狂妄的甚至誘導皇子做壞事。雖然有師傅,大多是年老的官員;雖然有友官、文學官,大多是貴族子弟,隻是掛個名,很少和皇子相處。年幼的親王去鎮守州郡,由長史處理事務;傳達命令又有典簽,典簽常常專權妄為。所以皇室分支雖多,端正賢良的卻很少。繼位的君主年幼,接連出現奸邪之人,雖然惡人本性難移,但習慣會成自然,影響深遠。到太宗時丟掉天下,也是因為親近小人啊!有國家的人,要以此為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秋季七月,傅亮率領行台百官,帶著皇帝的車馬去江陵迎接宜都王劉義隆。祠部尚書蔡廓到尋陽後,生病沒法前進,傅亮和他告彆。蔡廓說:“營陽王在吳地,該好好供養;萬一他有不測,你們就會背上殺君之名,還想在世上立足,可能嗎!”當時傅亮已和徐羨之商議好殺營陽王,趕緊派人送信阻止,卻沒趕上。徐羨之大怒說:“和彆人一起商量好的事,怎麼轉眼就把罪責推給彆人!”徐羨之等人又派使者到新安殺了前廬陵王劉義真。

徐羨之因荊州地位重要,擔心宜都王即位後改用彆人,就趕緊以錄尚書的名義,任命領軍將軍謝晦兼任都督荊、湘等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想讓他在外地作為援助,還把精銳士兵和老將都配給了他。

行台到江陵後,在城南建了“大司馬門”。傅亮率領百官到門前上奏,獻上玉璽綬帶,儀式很隆重。宜都王當時十八歲,下令說:“我沒什麼德行,卻被委以重任,心裡又怕又慌,怎能勝任!我會先回朝廷,祭拜先帝陵墓,再和賢臣們傾訴心意。希望大家體諒我的心情,不用多說客套話。”府州官員都請求稱臣,還請求把各城門題字改成和皇宮一樣,宜都王都沒同意。他又下令赦免府州國管轄範圍內的囚犯,免除百姓拖欠的賦稅。

進將領官員們聽說營陽王、廬陵王被殺,都有疑慮,勸宜都王不要東下。司馬王華說:“先帝對天下有大功,四海信服;雖然繼位的君主無德,但百姓對皇室的期望沒改變。徐羨之是中等才能的寒門子弟,傅亮是普通讀書人,顯然沒有司馬懿、王敦那樣的野心;他們受先帝重托,不會輕易背叛。他們怕廬陵王嚴厲,將來容不下自己;而殿下寬厚仁慈,遠近皆知,他們越級迎接您,是希望得到您的感激。那些傳言,肯定不對。再說,徐羨之等五人功勞地位相同,誰也不肯相讓,就算有人想謀反,也辦不成。他們殺廢帝,是怕廢帝將來報複,這是因為太貪生怕死,哪敢突然謀反!不過是想掌權自保,等您少主)即位後依附您罷了。殿下隻管大膽前進,不辜負天意民心。”

宜都王說:“你是想做漢代的宋昌嗎!”宋昌曾勸漢文帝進京即位)長史王曇首、南蠻校尉到彥之也勸他動身,王曇首還陳述了天意和祥瑞的征兆。宜都王說:“大臣們受先帝遺命,不會違背道義。而且有功的大臣、老將遍布朝野,現在兵力也足以控製局麵,有什麼可擔心的!”於是任命王華總管後方事務,留守荊州。

宜都王想讓到彥之帶兵先行,到彥之說:“如果確定他們不謀反,就該穿朝服順流而下;如果有意外,這點兵力也靠不住,還會引發猜疑,不符合朝野的期望。”正好雍州刺史褚叔度去世,宜都王就派到彥之暫時鎮守襄陽。

甲戌日,宜都王後來的宋文帝劉義隆)從江陵出發,召見傅亮時痛哭不止,連身邊人都不忍心看。他接著追問廬陵王劉義真、少帝劉義符被廢殺的細節,哭得更傷心,傅亮嚇得渾身是汗,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宜都王知道處境危險,一邊拉攏到彥之、王華等心腹,一邊讓自己府裡的士兵嚴密保衛,朝廷派來的官員根本靠近不了他的隊伍。中兵參軍朱容子更是抱著刀守在他的船外,幾十天沒脫過衣服睡覺。

?八月丙申日:宜都王到了建康今南京),大臣們在新亭迎接。徐羨之問傅亮:“這位王爺能和誰比?”傅亮說:“比晉文公、晉景帝還強。”徐羨之覺得對方會懂自己的忠心,傅亮卻潑冷水:“不一定。”

?八月丁酉日:宜都王祭拜父親劉裕的初寧陵後,回到中堂。大臣們獻上皇帝的玉璽和綬帶,他假意推辭了四次,才“勉強”接受,在中堂登基,接著大赦天下、改年號,給文武官員各升兩級官。

?八月戊戌日:他又去祭拜皇家祖廟,下詔書恢複廬陵王劉義真的封號,把他的靈柩和家人接回建康。

?八月庚子日:謝晦之前是“代理荊州刺史”,現在被正式任命。他出發前問蔡廓:“我能保住命嗎?”蔡廓說:“你受先帝托付,廢黜昏君、擁立明君,本是正義之舉,但你殺了新皇帝的兩個哥哥,又手握重兵、鎮守上遊,從古到今,這樣的人想平安太難。”謝晦一開始怕走不了,等出發後看到石頭城,反而高興地說:“這下總算安全了!”

?八月癸卯日:徐羨之升為司徒,王弘升為司空,傅亮加授“開府儀同三司”相當於宰相級彆),謝晦升為衛將軍,檀道濟升為征北將軍——這些都是擁立宋文帝的舊臣,先給他們升官穩住局麵。

宋文帝把心腹王曇首、王華任命為侍中皇帝近臣),分彆兼任右衛將軍、驍騎將軍,之前保護他的朱容子也升為右軍將軍;追封自己的母親胡婕妤為章皇後,封弟弟劉義恭為江夏王、劉義宣為竟陵王、劉義季為衡陽王,還讓劉義宣鎮守石頭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羨之等人想讓到彥之去當雍州刺史遠離朝廷),宋文帝沒同意,反而把到彥之調回京城當中領軍,掌管禁軍。到彥之從襄陽南下時,謝晦已經到荊州上任,怕到彥之針對自己。結果到彥之到了楊口,步行去江陵見謝晦,主動示好,還留下馬、利劍和名刀,謝晦這才放下心來。

?北魏太宗去世後,柔然可汗紇升蓋帶六萬騎兵入侵雲中今內蒙古一帶),殺了官吏百姓,還攻占了盛樂宮。北魏世祖拓跋燾)親自率輕騎兵去征討,三天兩夜就趕到雲中。

?柔然軍隊把拓跋燾圍了五十多層,騎兵都逼近馬前,士兵們嚇得不行,拓跋燾卻麵不改色,軍心才穩定下來。後來北魏人射死了柔然的大將紇升蓋的侄子於陟斤),紇升蓋害怕了,才帶兵逃走。

?大臣劉絜建議:“柔然可汗大檀仗著人多,肯定還會來,等秋收結束後,咱們分兩路大軍東西夾擊,討伐他們。”拓跋燾同意了。

?十二月:拓跋燾派長孫翰、尉眷北伐柔然,自己帶兵駐守柞山。柔然向北逃走,北魏軍隊追擊,繳獲了很多物資才回來。

三月丙寅日:拓跋燾尊奉撫養自己的竇氏為保太後他生母早逝,竇氏是他的保母),因為竇氏對他又親又教得好,所以待遇和太後一樣。

三月丁巳日:北魏任命長孫嵩為太尉、長孫翰為司徒、奚斤為司空,確立朝廷核心官員。

秦王乞伏熾磐派太子乞伏暮末,帶三萬步兵騎兵從貂渠穀出發,攻打河西的白草嶺、臨鬆郡,打贏後遷走兩萬多百姓回來。

吐穀渾威王阿柴病重,他有二十個兒子,卻決定讓弟弟慕瓂繼位因為父親當年也是傳弟不傳子)。為了讓兒子們明白團結的重要性,他讓兒子們各獻一支箭,先讓弟弟慕利延折一支,輕鬆折斷;再讓慕利延折十九支箭捆在一起,卻折不斷。阿柴說:“你們看,一支箭容易斷,很多支箭綁在一起就難斷,你們隻要齊心協力,才能保住國家和家族。”說完就去世了。後來慕瓂確實有本事,收留了秦、涼兩地的流民和氐、羌部落,部眾越來越多。

夏主赫連勃勃想廢太子赫連瓂,立小兒子赫連倫。赫連瓂知道後,帶七萬兵北伐赫連倫,赫連倫帶三萬騎兵抵抗,在高平打了一仗,赫連倫戰死。赫連倫的哥哥赫連昌又帶一萬騎兵偷襲赫連瓂,殺了他,吞並了他的八萬五千士兵,回到都城統萬。赫連勃勃很高興,立赫連昌為太子。赫連勃勃還特彆自大,給都城四門起名:東門叫“招魏”招降北魏)、南門叫“朝宋”讓宋朝來朝拜)、西門叫“服涼”征服西涼)、北門叫“平朔”平定朔方)。

二月有女子變成男子,燕王問大臣怎麼回事,尚書左丞傅權說:“西漢末年,母雞變公雞,後來就有了王莽篡漢;現在女子變男子,可能是臣子要變成君主的預兆暗示有叛亂風險)。”

林邑王範陽邁入侵南朝宋的日南、九德郡;宕昌王梁彌恠羌人部落首領)派兒子梁彌黃去北魏朝見。宕昌是羌人中最強的部落,有兩萬多戶人家,其他羌人部落都怕它,而羌人居住的地方東接中原、西通西域,綿延幾千裡,各部落有自己的首領,互不統管。

元嘉二年公元425年)

正月,徐羨之、傅亮主動上表,請求把權力還給皇帝,上了三次表,宋文帝才同意。丙寅日,宋文帝開始親自處理朝政。徐羨之想辭職回家,徐羨之的親信程道惠、吳興太守王韶之等人極力勸說,他才又接受詔書繼續任職。

正月辛未日,宋文帝到南郊祭祀天地,宣布大赦天下。

之後下詔書封少帝劉義符的母親張氏為營陽太妃。

丁巳日,北魏任命長孫嵩為太尉、長孫翰為司徒、奚斤為司空。

後來,北魏皇帝拓跋燾派龍驤將軍步堆等人出使南朝宋,兩國從這時候開始恢複友好往來——之前雙方關係一直比較緊張,這次算是“破冰”了。

?四月:西秦王乞伏熾磐派平遠將軍叱盧犍等人,突襲駐守在臨鬆今甘肅張掖附近)的河西鎮南將軍沮渠白蹄,成功活捉了他,還把當地五千多戶百姓遷到西秦的都城枹罕今甘肅臨夏),用這種方式擴充自己的人口和實力。

?七月:西秦又派鎮南將軍吉毗等人向南進攻,攻打黑水羌部落的首領丘擔,把丘擔的隊伍打得大敗。

?十月:丘擔打不過西秦,隻好帶著自己的部眾投降。西秦封他為歸善將軍,還任命折衝將軍乞伏信帝為平羌校尉,專門鎮守這個投降的羌人部落,防止他們叛亂。

武都惠文王楊盛去世了。早在東晉滅亡的時候,楊盛就堅持不用南朝宋的年號,還對兒子楊玄說:“我老了,這輩子都要做東晉的臣子,你以後要好好侍奉宋文帝。”

楊盛死後,楊玄繼承了他的位置,自稱都督隴右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還派人去南朝宋報喪——從這時候起,他才改用南朝宋的“元嘉”年號,正式歸附南朝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八月:夏國的開國皇帝、武烈帝赫連勃勃去世,葬在嘉平陵,廟號定為“世祖”。他的太子赫連昌繼承皇位,隨後大赦天下,把年號改成“承光”。

?十月:北魏皇帝拓跋燾決定大規模討伐柔然,兵分五路進軍:長孫翰等人從東路出發,經過黑漠;廷尉卿長孫道生等人從白漠和黑漠之間進軍;拓跋燾自己率領中路軍;東平公娥清從栗園出兵;奚斤等人從西路出發,經過爾寒山。

五路大軍到達漠南沙漠以南地區)後,都放下了沉重的物資裝備,隻帶十五天的乾糧,輕裝騎馬穿越沙漠進攻。柔然部落沒料到北魏會突然來攻,嚇得直接向北逃走,再也不敢露麵。

王弘因為當初沒參與擁立宋文帝的謀劃,所以不願意接受“司空”這個高官,連續上表推辭了一年,宋文帝才同意。後來在乙酉日,改封王弘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他這才接受。

十一月,南朝宋任命武都王世子楊玄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正式承認了他的地位。

元嘉三年公元426年)

當初,會稽人孔寧子是宋文帝做鎮西將軍時的谘議參軍,宋文帝即位後,任命孔寧子為步兵校尉。孔寧子和侍中王華都有追求富貴的想法,他們不滿徐羨之、傅亮專權,就天天在宋文帝麵前說這兩人的壞話,挑撥宋文帝和他們的關係。

剛好謝晦的兩個女兒要嫁給彭城王劉義康、新野侯劉義賓,謝晦派妻子曹氏和長子謝世休送女兒去建康。宋文帝覺得機會來了,想趁機殺掉徐羨之、傅亮,同時出兵討伐謝晦。但他表麵上不說真實目的,反而謊稱要討伐北魏、收複河南地區,還說要去祭拜祖先陵墓,暗地裡卻在準備戰船、整頓軍隊。

傅亮察覺到朝廷舉動不對勁,寫信給謝晦說:“朝廷說要討伐黃河以北的北魏,這事還沒定下來,朝野上下都很擔心,很多人都感到害怕。”又說:“朝中大臣大多反對北伐,皇上應該會派外監萬幼宗來征求你的意見。”當時朝廷的安排很反常,宋文帝的謀劃已經泄露了不少。

正月,謝晦的弟弟、黃門侍郎謝皭派人快馬加鞭去告訴謝晦朝廷要動手,可謝晦還是不相信,還把傅亮的信給谘議參軍何承天看,說:“外麵都在傳朝廷要向西討伐我,這事已經定了,可萬幼宗怎麼還會來征求意見呢!”謝晦仍然覺得是謠言,讓何承天提前寫好回複詔書的草稿,說討伐北魏應該等到明年。

後來,江夏內史程道惠收到一封來自尋陽人的信,信裡說“朝廷要有大動作,這事已經確定了”,程道惠就讓自己輔國府的中兵參軍樂冏把信封好送給謝晦。謝晦這才慌了,問何承天:“如果真像信裡說的那樣,你覺得我該怎麼辦?”

何承天回答:“承蒙將軍您的特彆關照,我一直想報答您的恩德。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不敢隱瞞實情!但明天就要戒嚴,動用軍法,我有些想法,怕來不及說完。”謝晦害怕地問:“你難道是想讓我自殺嗎?”何承天說:“還沒到那一步。皇上以天子的權威,發動全國的力量攻打您一個州,雙方實力懸殊,而且皇上是正義之師,您是反抗朝廷,形勢對您不利。

最好的辦法是逃到國外保全自己;其次是派心腹將領帶兵駐守義陽,您自己率領大軍在夏口迎戰;如果打輸了,就退守義陽,再從那裡逃到北方,這是次一等的辦法。”謝晦想了很久,說:“荊州是適合打仗的地方,兵力和糧草都容易籌集,不如先和朝廷決戰,實在不行再逃也不晚!”

於是謝晦讓何承天寫討伐朝廷的檄文,又和衛軍谘議參軍、琅邪人顏邵商量起兵反抗,可顏邵不願意,喝毒藥自殺了。

謝晦豎起旗幟,宣布戒嚴,對司馬庾登之說:“現在我要親自率軍東下,想委屈你帶三千人守城,防備劉粹的進攻。”庾登之說:“我的父母年老,都在都城建康,而且我一向沒有自己的部隊,心裡有顧慮,不敢接受這個命令。”

謝晦又問其他將領:“三千士兵夠不夠守城?”南蠻司馬周超回答:“不隻是夠守城,如果有外敵來攻,還能打敗他們立功。”庾登之趁機說:“周超一定能勝任,我請求把司馬、南郡太守的職位讓給他。”謝晦當場任命周超為司馬,兼任南義陽太守;改任庾登之為長史,仍然兼任南郡太守。庾登之是庾蘊的孫子。

宋文帝因為王弘、檀道濟當初沒參與廢殺少帝、廬陵王的謀劃,而且王弘的弟弟王曇首又是自己信任的人,所以在行動前,秘密派人通知王弘,還召見檀道濟,想讓他率軍討伐謝晦。

王華等人都覺得不能信任檀道濟,宋文帝說:“檀道濟當初隻是被脅迫參與,不是主謀,而且沒參與殺人,我安撫他、重用他,他肯定不會有二心。”乙醜日,檀道濟到達建康。

丙寅日,宋文帝下詔,公開徐羨之、傅亮、謝晦殺害少帝營陽王)、廬陵王的罪行,命令有關部門處死他們,還說:“謝晦占據長江上遊的荊州,可能不會輕易伏法,我會親自率領大軍防備他。可派中領軍到彥之當天就率軍出發,征北將軍檀道濟隨後進軍,傳令謝晦管轄的軍府和州郡,及時逮捕謝晦的黨羽,我已經命令雍州刺史劉粹等人切斷謝晦的退路。隻追究首犯的罪責,其他人一概不追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天,宋文帝下詔召見徐羨之、傅亮。徐羨之走到西明門外,剛好遇到謝皭在當值,謝皭派人告訴徐羨之:“皇宮裡有異常安排。”徐羨之趕緊逃走,傅亮則借口嫂子生病,暫時回家,同時派人通知徐羨之。

徐羨之回到西州府,乘坐宮裡侍女用來問候的車子逃出城外,步行到新林,躲進一個陶窯裡自殺了。傅亮乘車逃出城外,騎馬跑到哥哥傅迪的墓前,屯騎校尉郭泓帶人追上並逮捕了他。到了廣莫門,宋文帝派中書舍人把詔書拿給傅亮看,還說:“看在你當初在江陵迎接我的情分上,會讓你的兒子們保住性命。”

傅亮讀完詔書,說:“我從平民時期就受到先帝的恩寵,後來又接受先帝的托孤重任。廢黜昏君、擁立明君,都是為了國家安危。現在要給我加罪,難道還找不到借口嗎!”隨後朝廷處死傅亮,把他的妻子兒女流放到建安;處死徐羨之的兩個兒子,赦免了他哥哥的兒子徐佩之;處死謝晦的兒子謝世休,逮捕了謝皭。

宋文帝準備討伐謝晦,向檀道濟詢問計策,檀道濟回答:“我以前和謝晦一起北伐,當時進攻關中的十條計策,有九條是謝晦提的,他才思敏捷、謀略老練,幾乎沒什麼對手。但他從來沒單獨率領軍隊打過仗,打仗可能不是他的強項。我了解他的智謀,他也知道我的勇猛,現在我奉皇上的命令討伐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活捉他。”

丁卯日,宋文帝征召王弘為侍中、司徒、錄尚書事、揚州刺史,任命彭城王劉義康為都督荊、湘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提前安排好朝廷和荊州的人事。

樂冏又派人告訴謝晦,徐羨之、傅亮、謝皭等人已經被處死。謝晦先為徐羨之、傅亮舉行哀悼儀式,接著又公布自己子弟被殺的消息,然後親自到射堂整頓軍隊。

謝晦當年跟隨宋武帝劉裕征戰,指揮軍隊、安排事務都很得當,幾天之內,各地的人都來投奔他,很快就聚集了三萬精兵。隨後謝晦向朝廷上奏表,聲稱徐羨之、傅亮等人忠誠正直,卻被冤枉殺害,還說:“我們如果想專權,當初廢黜少帝時,皇上還在遠方,宋武帝的兒子裡還有年幼的,我們完全可以擁立幼主,號令天下,誰敢反對!怎麼會反而逆流而上三千裡,空著王府等七十天,等待皇上到來呢!

已故的廬陵王在少帝時期,多次心懷怨恨、冒犯皇上,是他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如果不廢黜昏君,怎麼能擁立明君!東漢的耿弇不把敵人留給君主,我又哪裡對不起宋氏皇室呢!這都是王弘、王曇首、王華等人陰險浮躁、猜忌他人,進讒言製造的災禍。現在我要起兵,清除皇上身邊的惡人。”

西秦王乞伏熾磐又派人出使北魏,請求北魏出兵一起攻打夏國。

當初,袁皇後生下皇子劉劭,她仔細看了看孩子,派人快馬告訴宋文帝:“這個孩子相貌異常,將來一定會禍國敗家,不能留。”說完就想殺掉孩子。宋文帝慌忙趕到後殿門外,伸手拉開帳幔阻止,袁皇後才停下。當時宋文帝還在為父親劉裕守喪諒暗,指帝王守喪期),所以這件事一直保密。到了閏正月丙戌日,才對外宣布皇子劉劭出生。

宋文帝下詔全國戒嚴,同時大赦天下,各路軍隊陸續出發討伐謝晦。謝晦任命弟弟謝遯為竟陵內史,帶一萬人留守江陵,自己則率領兩萬大軍從江陵出發。他安排的戰船從江津一直排到破塚,旗幟遮天蔽日,謝晦感慨道:“真可惜,不能用這支軍隊來保衛皇室啊!”

謝晦想派兵偷襲湘州刺史張邵,何承天因為張邵的哥哥、益州刺史張茂度和謝晦關係好,勸說道:“張邵的態度還不清楚,不該貿然攻打他。”謝晦寫信招降張邵,張邵沒有答應。

二月戊午日,朝廷任命金紫光祿大夫王敬弘為尚書左仆射,建安太守鄭鮮之為尚書右仆射。王敬弘是東漢名臣王弇的曾孫。


最新小说: 山裡那點破事 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 醫毒贅婿之隱世高手 讓你當吸血鬼,沒讓你養成女皇啊 聖殿星魂 榨儘人間富貴血 九界吞噬者:淩雲破天 修仙嗎?社死那種 修者夜深行 【鳳臨墨庭】我的靈根是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