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八年辛未年,公元431年)
春季,正月壬午日初一,北燕宣布大赦,改年號為大興。
丙申日,檀道濟等人從清水出發救援滑台,北魏叔孫建、長孫道生率軍抵抗。丁酉日,檀道濟抵達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遭遇北魏安平公乙謝眷,檀道濟率領寧朔將軍王仲德、驍騎將軍段宏奮勇進攻,大敗乙謝眷;隨後轉戰至高梁亭今山東東平東北),斬殺北魏濟州刺史悉煩庫結。
夏國君主赫連定進攻西秦將領姚獻,打敗姚獻;接著派他的叔父北平公赫連韋伐率領一萬部眾攻打南安西秦都城,今甘肅隴西)。南安城中發生嚴重饑荒,出現人吃人現象。西秦侍中、征虜將軍出連輔政,侍中、右衛將軍乞伏延祚,吏部尚書乞伏跋跋,翻越城牆逃往夏國;西秦王乞伏暮末走投無路,抬著棺材出城投降,與沮渠興國一起被押送到上邽今甘肅天水)。西秦太子司直焦楷逃往廣寧,哭著對父親焦遺說:“父親您受國家恩寵,肩負藩鎮重任。現在國家滅亡,怎能不率領現有部眾高舉大義,消滅仇敵!”焦遺說:“如今君主已落入敵人手中,我不是貪生怕死而忘義,隻是如果率軍追擊,會加速君主的死亡。不如選擇王族中賢能之人,擁戴他為主帥討伐夏國,或許還有希望成功。”焦楷於是召集部眾宣誓,二十天內,前來投奔的有一萬多人。恰逢焦遺病逝,焦楷無法獨自成事,逃往河西北涼)。
二月戊午日,劉宋任命尚書右仆射江夷為湘州刺史。
檀道濟等人進軍到濟水岸邊,二十多天裡,先後與北魏軍隊交戰三十多次,檀道濟大多取得勝利。軍隊抵達曆城今山東濟南)時,叔孫建等人派出輕騎兵在宋軍前後攔截,焚燒宋軍的糧草。檀道濟軍隊缺糧,無法繼續前進。因此,安頡、司馬楚之等人得以集中兵力攻打滑台,北魏皇帝又派楚兵將軍王慧龍協助他們。朱修之堅守滑台幾個月,糧食耗儘,就與士兵一起熏烤老鼠充饑。辛酉日,北魏攻克滑台,活捉朱修之和東郡太守申謨,俘獲宋軍一萬多人。申謨是申鐘的曾孫。
癸酉日,北魏皇帝返回平城今山西大同),舉行盛大宴會,祭祀祖廟,將帥和文武百官都得到賞賜,士兵被免除十年徭役。
當時北魏南部邊境發生嚴重水災,很多百姓餓死。尚書令劉絜對北魏皇帝說:“近來邊境敵人入侵,軍隊多次出征;上天保佑聖明君主,每次出戰都能消滅敵人;現在危難已經平定,將士們都得到優厚賞賜。但各郡百姓,雖然沒有參與征戰,卻辛勤耕種,供應軍隊和國家所需,實在是治國的根本、國庫的來源。如今太行山以東地區,普遍遭受水災,應當加以憐憫,以彰顯陛下的養育之恩。”北魏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免除全國百姓一年的租賦。
檀道濟等人糧食耗儘,從曆城撤軍返回;有士兵逃向北魏,把宋軍缺糧的情況全部告知魏軍。北魏軍隊追擊,宋軍士兵驚恐不安,即將潰散。檀道濟在夜間假裝清點糧食,用沙子充當糧食計量,把剩下的少量米覆蓋在沙子上。到天亮時,北魏軍隊看到這一幕,認為檀道濟糧草充足,便認定投降的宋兵說謊,將其斬殺。當時檀道濟兵力薄弱,北魏軍隊人多勢眾,騎兵從四麵合圍。檀道濟命令士兵都穿上鎧甲,自己則穿著白色衣服坐在車上,率軍緩緩出城。北魏軍隊以為有埋伏,不敢逼近,逐漸撤退,檀道濟得以全軍返回。
劉宋青州刺史蕭思話聽說檀道濟撤兵南歸,想放棄青州,退守險要之地,濟南太守蕭承之堅決勸阻,蕭思話不聽。丁醜日,蕭思話放棄青州逃往平昌今山東安丘西南);參軍劉振之駐守下邳今江蘇邳州),得知消息後也棄城逃走。北魏軍隊最終沒有到來,但東陽青州治所,今山東青州)的物資儲備已被百姓燒毀。蕭思話因罪被召回朝廷,關押在尚方監負責製造兵器的官署)。
北燕王馮弘立夫人慕容氏為王後。
庚戌日,北魏安頡等人返回平城。北魏皇帝讚賞朱修之堅守節操,任命他為侍中,把皇族女子嫁給她為妻。
當初,宋文帝派遣到彥之北伐時,告誡他說:“如果北魏軍隊行動,要在他們到達之前,直接進軍黃河;如果北魏軍隊不動,就留在彭城不要前進。”等到安頡俘獲宋軍俘虜,北魏皇帝才得知宋文帝的這番話。他對大臣們說:“你們之前說我采納崔浩的計策是錯誤的,驚慌恐懼地堅決勸阻。常勝之人,起初都自認為超過彆人,到最後才發現自己不如彆人。”
司馬楚之上疏北魏朝廷,認為各方叛亂已平定,請求大舉討伐劉宋,北魏皇帝因軍隊長期征戰疲勞,沒有批準。征召司馬楚之為散騎常侍,任命王慧龍為滎陽太守。
王慧龍在滎陽太守任上十年,既重視農業生產,又加強軍事防禦,政績卓著,前來歸附的百姓有一萬多家。宋文帝對北魏使用反間計,散布謠言說:“王慧龍自認為功高而職位低下,想引誘宋人入侵,趁機劫持司馬楚之反叛。”北魏皇帝聽說後,賜給王慧龍加蓋玉璽的詔書,說:“劉義隆害怕將軍像害怕老虎一樣,想從中陷害你,我心裡清楚。這些流言蜚語,想必你不會放在心上。”宋文帝又派刺客呂玄伯去刺殺王慧龍,說:“若能取得王慧龍的首級,封二百戶男爵,賞賜一千匹絹。”呂玄伯假裝成投降之人,請求屏退旁人有話要說;王慧龍懷疑他,派人搜查他的懷中,發現一把短刀。呂玄伯叩頭請求處死,王慧龍說:“我們都是為各自的君主效力罷了。”釋放了他。身邊的人勸諫說:“宋人不會停止謀害您,不殺呂玄伯,無法阻止將來的刺客。”王慧龍說:“生死由命,他又怎能傷害我!我以仁義為屏障,又有什麼可擔憂的!”最終還是放了呂玄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夏季五月庚寅日,北魏皇帝前往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六月乙醜日,劉宋宣布大赦。
夏國君主赫連定殺死乞伏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
赫連定畏懼北魏的逼迫,裹挾西秦百姓十多萬人,從治城今甘肅臨夏西北)渡過黃河,想進攻河西王沮渠蒙遜,奪取他的土地。吐穀渾王慕容慕瓂派益州刺史慕容慕利延、寧州刺史慕容拾虔率領三萬騎兵,趁夏軍一半渡過黃河時攔擊,活捉赫連定返回,沮渠興國受傷而死。慕容拾虔是慕容樹洛乾的兒子。
北魏邊境官員抓獲二十多名柔然巡邏兵,北魏皇帝賞賜他們衣服後釋放,柔然人十分高興。閏六月乙未日,柔然敕連可汗派使者到北魏,北魏皇帝用豐厚的禮儀接待使者。
北魏皇帝派散騎侍郎周紹出使劉宋,並且請求聯姻;宋文帝含糊其辭地回應。
劉宋荊州刺史、江夏王劉義恭,隨著年齡增長,想獨掌政務,長史劉湛常常壓製他,兩人因此產生矛盾。宋文帝心中器重劉湛,派人責備劉義恭,並且調解兩人的關係。當時,王華、王曇首都已去世,領軍將軍殷景仁一向與劉湛交好,便對宋文帝說,如今賢才凋零,請求征召劉湛為太子詹事,加授給事中,共同參與朝政。任命雍州刺史張邵接替劉湛擔任撫軍長史、南蠻校尉。不久後,張邵因在雍州任職時營私斂財,貪汙贓款達二百四十五萬,被交付廷尉審判,判處死刑。左衛將軍謝述上奏章,陳述張邵是前朝功臣,請求寬恕。宋文帝親手寫下詔書采納建議,免除張邵官職,削去封爵和封地。謝述對兒子謝綜說:“皇上憐憫張邵往日的忠誠,特意加以寬恕,我的話恰好符合皇上的心意,所以才被采納。如果把這件事的經過宣揚出去,就會顯得是我侵奪了君主的恩寵,這是極大的罪過。”讓謝綜當著自己的麵燒掉奏章。後來宋文帝對張邵說:“你能免於一死,謝述出了很大力。”
秋季七月己酉日,北魏皇帝前往河西今內蒙古河套地區)。
八月乙酉日,河西王沮渠蒙遜派兒子沮渠安周到北魏充當人質。
吐穀渾王慕容慕瓂派侍郎謝太寧向北魏呈上奏章,請求押送赫連定到北魏。己醜日,北魏任命慕容慕瓂為大將軍,封西秦王。
劉宋左仆射、臨川王劉義慶堅決請求辭職;甲辰日,宋文帝任命劉義慶為中書令,仍兼任丹陽尹。
九月癸醜日,北魏皇帝返回皇宮。庚申日,加封太尉長孫嵩為柱國大將軍;任命左光祿大夫崔浩為司徒,征西大將軍長孫道生為司空。長孫道生性情清廉節儉,一張熊皮做的馬鞍墊,幾十年都沒更換。北魏皇帝讓歌工逐一歌頌大臣,唱道:“智謀如崔浩,清廉若道生。”
北魏皇帝想挑選使者出使河西北涼),崔浩推薦尚書李順,於是任命李順為太常。北魏冊封河西王沮渠蒙遜為侍中、都督涼州、西域、羌、戎諸軍事、太傅、行征西大將軍、涼州牧、涼王,統治武威、張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冊封文書中說:“北涼的盛衰存亡,與北魏同升同降。北到極遠的荒漠,南到庸、岷今湖北、四川一帶),西到昆侖山,東到黃河彎曲處,涼王可全權征討,輔佐北魏皇室。”允許沮渠蒙遜設置將相、公卿、百官,可自行任命官員,使用天子的旌旗,出入時實行警戒清道,如同漢初諸侯王的舊例。
壬申日,北魏皇帝下詔說:“如今夏、秦二寇已被消滅,將停止武備、振興文教,整頓廢棄的官職,舉薦隱居的賢才。範陽人盧玄、博陵人崔綽、趙郡人李靈、河間人邢潁、勃海人高允、廣平人遊雅、太原人張偉等,都是賢才的後代,在各州郡享有聲望。《周易》說:‘我有美好的爵位,願與你共享。’像盧玄這樣的人,命令各州郡以禮征召遣送。”於是征召盧玄等人以及各州郡推薦的賢才共幾百人,按等級任用。崔綽因母親年老堅決推辭,盧玄等人都被任命為中書博士。盧玄是盧諶的曾孫,李靈是李順的堂兄。
盧玄的舅舅崔浩,每次和盧玄交談,總感歎說:“麵對你,更讓我生出懷古之情。”崔浩想大力整頓士族等級,明確辨彆姓氏宗族的高低。盧玄勸阻他說:“創立製度、推行新政,都有合適的時機;願意做這件事的人,能有幾個呢!應當三思。”崔浩不聽,因此得罪了眾人。
當初,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開始製定法令:“謀反叛逆者滅族;其他應處死的人,允許繳納金銀、馬匹贖罪;殺人者可向死者家屬賠償馬牛、葬具來和解;盜竊官府財物,賠償五倍;盜竊私人財物,賠償十倍。”四部大人共同在王庭審理案件,沒有囚禁、審訊、牽連逮捕的痛苦,境內安定。道武帝拓跋珪進入中原後,擔心前代律令嚴苛繁瑣,命令三公郎王德刪改修訂,力求簡潔易行。到晚年,道武帝患病,刑罰變得濫酷;明元帝拓跋嗣繼承皇位後,官吏判案的條文也變得嚴苛。冬季十月戊寅日,太武帝拓跋燾命令崔浩重新製定律令,廢除五年、四年有期徒刑,增設一年有期徒刑;犯巫蠱之罪的人,要背著公羊、抱著狗沉入深淵;首次規定九品官階的官員可用官爵抵罪;婦女應受刑但懷孕的,等產後一百天再執行;在宮門外左側懸掛“登聞鼓”,讓有冤情的人擊鼓申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北魏皇帝前往漠南,十一月丙辰日,北部敕勒部落首領庫若乾率領幾萬騎兵,驅趕幾百萬頭鹿,到北魏皇帝的行營朝見。北魏皇帝舉行大規模狩獵,把獵物賞賜給隨從官員。十二月丁醜日,返回皇宮。
這一年,涼王沮渠蒙遜改年號為義和。
林邑王範陽邁侵犯劉宋九德郡今越南榮市),交州軍隊擊退了他。
元嘉九年壬申年,公元432年)
春季正月丙午日,北魏皇帝尊奉保太後竇氏為皇太後,立貴人赫連氏為皇後,立皇子拓跋晃為皇太子,宣布大赦,改年號為延和。
北燕王馮弘立慕容皇後的兒子馮王仁為太子。
三月庚戌日,劉宋衛將軍王弘升任太保,加授中書監。丁巳日,征南大將軍檀道濟升任司空,返回尋陽今江西九江)鎮守。
壬申日,吐穀渾王慕容慕瓂把赫連定押送到北魏,北魏人殺死赫連定。慕容慕瓂上奏章說:“臣活捉叛逆君主,向朝廷獻捷,爵位雖高但領土沒有擴大,車馬旗幟雖有裝飾但財物不足以賞賜部眾,希望陛下明察。”北魏皇帝把此事交給大臣商議,公卿大臣認為:“慕容慕瓂隻俘獲了赫連定而已,塞外的百姓本就是他的部眾,卻貪得無厭,不應答應他的請求。”北魏皇帝於是下詔說:“西秦王慕容慕瓂)所獲得的金城、枹罕、隴西等地,我已劃歸給他,這已是分割土地,何必再擴大領土!西秦使者前來進貢時,絲綢會根據使者前來的次數,隨時增加賞賜,並非隻賞賜一次就結束。”從此,慕容慕瓂派往北魏的使者逐漸減少。
北魏方士祁纖上奏請求改“代郡”為“萬年郡”,改“代尹”為“萬年尹”,改“代令”為“萬年令”。崔浩說:“過去太祖順應天命即位,同時用‘代’‘魏’作為國號,效仿殷商殷商曾稱‘商’‘殷’)。國家積累功德,應當享有萬億年國運,無需借助虛名增益。祁纖的建議,都不符合正道,應恢複舊國號。”北魏皇帝聽從了崔浩的意見。
夏季五月壬申日,華容文昭公王弘去世。王弘聰明機敏、有見識,但行事輕率、缺乏威嚴,性情狹隘,喜歡羞辱彆人,人們因此輕視他。他雖然地位尊貴顯赫,卻不經營財利,去世時家中沒有多餘的產業。宋文帝聽說後,特意賞賜一百萬錢、一千斛米。
北魏皇帝在南郊訓練軍隊,謀劃討伐北燕。
宋文帝派使者趙道生出使北魏。
六月戊寅日,劉宋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劉義康改任揚州刺史。
宋文帝下詔從青州分出部分地區設置冀州,治所設在曆城今山東濟南)。
吐穀渾王慕容慕瓂派司馬趙叔到劉宋進貢,同時報告擊敗夏國的捷報。
庚寅日,北魏皇帝討伐北燕,命令太子拓跋晃為錄尚書事,當時拓跋晃才五歲;又派左仆射安原、建寧王拓跋崇等人駐守漠南,防備柔然。
辛卯日,北魏皇帝派散騎常侍鄧穎出使劉宋。
乙未日,劉宋任命吐穀渾王慕容慕瓂為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諸軍事、征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晉升爵位為隴西王,並且命令慕容慕瓂送回先前被夏國俘虜的南方將士,共找回一百五十多人。
劉宋又加封北秦州刺史楊難當為征西將軍。楊難當任命侄子楊保宗為鎮將軍,鎮守宕昌今甘肅宕昌);任命兒子楊順為秦州刺史,駐守上邽今甘肅天水)。楊保宗謀劃襲擊楊難當,事情敗露,被楊難當囚禁。
壬寅日,劉宋任命江夏王劉義恭為都督南兗等六州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臨川王劉義慶為都督荊、雍等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竟陵王劉義宣為中書監;衡陽王劉義秀為南徐州刺史。當初,宋武帝劉裕因荊州地處長江上遊,地位重要,土地廣闊,物資、兵力占朝廷的一半,所以留下遺詔,命令皇子駐守荊州。宋文帝因劉義慶是宗室中名聲好的人,且他的父親烈武王劉道規對國家有大功,所以特意任用他。
秋季七月己未日,北魏皇帝抵達濡水今河北灤河)。庚申日,派安東將軍奚斤征調幽州百姓和密雲丁零人一萬多人,運送攻城器具,從南路出發,前往和龍北燕都城,今遼寧朝陽)會師。北魏皇帝抵達遼西時,北燕王馮弘派侍禦史崔聘獻上牛酒犒勞北魏軍隊。己巳日,北魏皇帝抵達和龍。
庚午日,劉宋任命領軍將軍殷景仁為尚書仆射,太子詹事劉湛為領軍將軍。
劉宋益州刺史劉道濟劉粹的弟弟),信任長史費謙、彆駕張熙等人。這些人聚斂財物、謀取私利,危害政務和百姓:設立官府冶鐵作坊,禁止百姓私自煉鐵,卻把鐵器高價賣出,導致商人失業,百姓怨聲載道。
劉宋流民許穆之,改名換姓稱司馬飛龍,自稱是晉朝皇室近親,前去投靠氐王楊難當。楊難當利用益州百姓的怨恨,給司馬飛龍派兵,讓他侵擾益州。司馬飛龍招集蜀地百姓一千多人,攻殺巴興縣令,趕走陰平太守;劉道濟派兵出擊,斬殺司馬飛龍。劉道濟想任命五城人帛氐奴、梁顯為參軍督護,費謙堅決反對,不肯同意。帛氐奴等人與同鄉趙廣煽動縣民,謊稱“司馬殿下司馬飛龍)還在陽泉山中”,聚集幾千人,向廣漢進軍;劉道濟的參軍程展、治中李抗之率領五百人迎擊,全部戰敗身亡。巴西人詔唐頻聚集部眾響應,趙廣等人進攻涪城今四川綿陽),將其攻克。於是涪陵、江陽、遂寧等郡的太守都棄城逃走,蜀地的僑居百姓和本地百姓一同反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個郡向北魏投降。北魏皇帝征調這些郡的百姓三萬人挖掘壕溝,包圍並防守和龍北燕都城)。李崇是李績的兒子。
八月,北燕王派幾萬人出城迎戰,北魏昌黎公拓跋丘等人擊敗燕軍,殺死一萬多人。北燕尚書高紹率領一萬多家百姓據守羌胡固;辛巳日,北魏皇帝進攻高紹,將其斬殺。平東將軍賀多羅攻打帶方郡,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攻打建德郡,驃騎大將軍、樂平王拓跋丕攻打冀陽郡,全部攻克。九月乙卯日,北魏皇帝率軍向西返回,將營丘、成周、遼東、樂浪、帶方、玄菟六郡的百姓三萬家遷徙到幽州。
北燕尚書郭淵勸北燕王向魏進貢、獻女,請求成為北魏的附庸。北燕王說:“此前已背負罪過,與北魏結怨深重,投降歸附隻會自取滅亡,不如堅守誌向再作圖謀。”
北魏皇帝包圍和龍時,宮中侍衛大多在戰場上,行宮的守衛人員很少。雲中鎮將朱受之謀劃與南方人劉宋降臣)襲擊殺死北魏皇帝,趁機進入和龍,從海路返回南方;他把計劃告訴冠軍將軍毛修之,毛修之不同意,計劃才擱置。不久後事情敗露,朱修之逃奔北燕。北魏多次討伐北燕,北燕王派朱修之返回南方求救。朱修之從海路抵達東萊今山東萊州),隨後回到建康,被任命為黃門侍郎。
趙廣等人進攻成都,劉道濟環城堅守。叛軍聚集日久,沒見到司馬飛龍,想潰散離開。趙廣害怕,率領三千人及儀仗前往陽泉寺,謊稱迎接司馬飛龍。到寺後,趙廣對僧人枹罕人程道養說:“你隻要自稱是司馬飛龍,就能坐享富貴;否則就砍頭!”程道養惶恐答應。趙廣於是推舉程道養為蜀王、車騎大將軍、益梁二州牧,改年號為泰始,設置文武百官。任命程道養的弟弟程道助為驃騎將軍、長沙王,鎮守涪城;趙廣、帛氐奴、梁顯及其黨羽張尋、嚴遐都被任命為將軍,侍奉程道養返回成都,部眾達十多萬人,四麵圍攻成都,派人對劉道濟說:“隻要交出費謙、張熙,我們自然會撤軍。”劉道濟派中兵參軍裴方明、任浪之各率一千多人出戰,都戰敗而回。
冬季十一月乙巳日,北魏皇帝返回平城。
壬子日,劉宋任命少府、中山人甄法崇為益州刺史。
當初,北燕王的嫡妃王氏,生下長樂公馮崇,馮崇在兄弟中年紀最大。北燕王即位後,立慕容氏為王後,王氏未能立為後,馮崇也被廢黜,派去鎮守肥如今河北盧龍北)。馮崇的同母弟弟廣平公馮朗、樂陵公馮邈相互說:“現在國家將要滅亡,無論聰明還是愚笨的人都知道。君主又受慕容後的讒言蒙蔽,我們兄弟離死不遠了!”於是一同逃奔遼西,勸說馮崇投降北魏,馮崇聽從。恰逢北魏皇帝派給事郎王德招降馮崇,十二月己醜日,馮崇派馮邈前往北魏,請求獻出遼西郡投降。北燕王聽說後,派將領封羽在遼西包圍馮崇。
北魏皇帝征召各地未做官的名士,州郡官府大多逼迫他們前往。北魏皇帝聽說後,下詔命令地方官員以禮勸說,聽任他們自行決定去留,不得逼迫。
當初,宋文帝讓小兒子劉紹過繼給廬陵孝獻王劉義真,讓江夏王劉義恭的兒子劉郎過繼給營陽王劉義符;庚寅日,封劉紹為廬陵王,封劉郎為南豐縣王。
裴方明等人再次出城進攻程道養的軍營,將其攻破,燒毀叛軍的物資儲備。
叛軍黨羽、江陽人楊孟子率領一千多人駐守成都城南,參軍梁俊之負責鎮守南樓,寫信勸說楊孟子,邀請他進城見劉道濟。劉道濟任命楊孟子為主簿,約定日期討伐叛軍。趙廣得知計謀後,楊孟子害怕,率領部眾逃奔晉原今四川崇州),晉原太守文仲興與他一同據城防守。趙廣派帛氐奴進攻晉原,攻克城池,文仲興、楊孟子都戰死。裴方明再次出擊叛軍,多次作戰獲勝,叛軍大敗潰散;程道養收攏部眾七千多人,返回廣漢,趙廣另率五千多人返回涪城。
此前,張熙勸說劉道濟出售糧倉糧食謀利),所以從九月末叛軍圍城到十二月,成都的糧食儲備已耗儘。裴方明率領二千人出城尋找糧食,被叛軍擊敗,單人匹馬逃回,叛軍又大規模聚集。裴方明在夜間用繩索吊入城中,劉道濟為他準備食物,裴方明因戰敗哭泣,吃不下飯。劉道濟說:“你不是大丈夫,小小失敗有什麼值得痛苦!叛軍勢頭已衰,朝廷軍隊即將到達,隻要你能回來,還怕叛軍嗎!”當即從自己的侍衛中調撥人員補充裴方明的隊伍。叛軍在城外揚言說“裴方明已死”,城中百姓十分恐慌。劉道濟在夜間排列火炬,帶裴方明出來與眾人相見,人心才安定。劉道濟拿出全部財物放在北射堂,讓裴方明招募士兵。當時城中有人傳言劉道濟已死,沒人響應招募。梁俊之勸說劉道濟派三十多名侍從外出,並且告訴他們:“我隻是小病好轉,你們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侍從出城後,城中才安定,每天響應招募的有一千多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初,東晉的謝混娶晉陵公主為妻。謝混死後,朝廷下詔讓晉陵公主與謝家斷絕婚姻關係;公主把謝混家的事務全部托付給謝混的侄子謝弘微。謝混家世代擔任宰輔,有僮仆一千人,當時隻有兩個年幼的女兒,謝弘微為謝家管理產業,每一筆錢財、一尺布帛都登記在冊。過了九年,宋武帝劉裕即位,晉陵公主降號為東鄉君,獲準回到謝家。進門後,她看到房屋、倉庫和往日一樣,開墾的田地比以前還多。東鄉君感歎說:“謝仆射謝混)生前看重這個侄子,真可謂知人;謝仆射也如同沒有去世啊!”親友舊屬看到這情景,都為之流淚。這一年,東鄉君去世,朝廷內外都認為她的財產應歸兩個女兒,田宅、僮仆應歸謝弘微。謝弘微卻一無所取,用自己的俸祿安葬了東鄉君。
謝混的女婿殷睿喜歡賭博,聽說謝弘微不收取財產,就奪取妻子的妹妹、伯母及兩位姑母應得的份額,用來償還賭債。謝家女眷都受謝弘微謙讓的影響,沒有一人爭奪。有人譏諷謝弘微說:“謝家幾代的財產,都用來填補殷睿一時的賭債,沒有比這更不合理的了。你卻視而不見,這好比把財物扔進江海來標榜清廉。要是為了樹立清名而讓家裡人生活困乏,這也是我不認同的。”謝弘微說:“親戚爭奪財產,是最鄙陋的事。現在家裡人尚且能不說話,我怎能引導他們爭奪呢!財產分多分少,不至於讓他們貧困,我死後,這些又與我有什麼關係呢!”
禿發保周從北涼逃奔北魏,北魏封他為張掖公。
北魏李順再次奉命出使北涼。涼王沮渠蒙遜派中兵校郎楊定歸對李順說:“我年老多病,腰腿不便,不能下拜;等三五天身體稍好,再與你相見。”李順說:“大王年老多病,朝廷已知曉;但怎能安心不接見詔命使者!”第二天,沮渠蒙遜邀請李順進入庭院,自己伸開雙腿坐在矮桌旁,沒有起身迎接的樣子。李順神色嚴肅,大聲說:“沒想到這老頭無禮到這種地步!現在不擔心國家覆滅,還敢輕慢朝廷,你的魂魄已經消逝,見你還有什麼用!”手持符節準備離開。涼王派楊定歸追上挽留他,說:“太常李順)既然向來體諒我的衰老多病,又聽說朝廷有允許我不拜的詔書,所以才敢安心不拜。”李順說:“齊桓公多次會合諸侯,匡正天下,周天子賜他祭肉,命令他不用下拜,齊桓公仍不敢違背臣禮,下拜接受。現在大王雖功高,卻不如齊桓公;朝廷雖看重你,卻沒有允許你不拜的詔書;你卻如此傲慢,這難道是國家的福氣嗎!”沮渠蒙遜才起身,下拜接受詔書。
李順出使北涼返回後,北魏皇帝詢問北涼情況。李順說:“沮渠蒙遜控製河西已超過三十年,曆經艱難,略懂權變,安撫聚集邊疆部族,下屬畏懼服從;雖不能為子孫留下長遠謀劃,卻足以支撐他走完一生。但禮儀是道德的載體,恭敬是立身的根基;沮渠蒙遜無禮不敬,依我看,他活不了多久了。”北魏皇帝問:“他死後,北涼何時會滅亡?”李順說:“我大致見過沮渠蒙遜的兒子們,都是庸才。聽說敦煌太守沮渠牧犍,品性稍有可取之處,繼承蒙遜的人,必定是他。但與他父親相比,眾人都說相差甚遠。這大概是上天為陛下提供的機會。”北魏皇帝說:“我正專注於東方討伐北燕),無暇向西攻略。若如你所說,等幾年再動手也不晚。”
當初,罽賓國僧人曇無讖,自稱能驅使鬼神治病,且有秘術。涼王沮渠蒙遜十分敬重他,稱他為“聖人”,自己的女兒和兒媳都去跟隨他學習秘術。北魏皇帝聽說後,派李順去征召曇無讖。沮渠蒙遜留住他不送還,還殺了他。北魏皇帝因此對北涼發怒。沮渠蒙遜荒淫多疑、殘暴嗜殺,下屬深受其苦。
元嘉十年癸酉年,公元433年)
春季正月乙卯日,北魏皇帝派永昌王拓跋健統領各路軍隊援救遼西解救馮崇)。
己未日,劉宋宣布大赦。
丙寅日,北魏任命樂安王拓跋範為都督秦、雍等五州諸軍事、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安鎮都大將。北魏皇帝因拓跋範年輕,又挑選有德行的舊臣平西將軍崔徽、征北大將軍雁門人張黎做他的副手,共同鎮守長安。崔徽是崔宏的弟弟。拓跋範廉潔謙恭、寬厚仁愛,崔徽注重顧全大局,張黎清廉簡約、公正無私,他們執政執法簡便,減輕徭役和賦稅,關中地區於是安定下來。
二月庚午日,北魏任命馮崇為都督幽、平、東夷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幽、平二州牧,封遼西王,允許他總領封國尚書事務,享用遼西十郡的賦稅,可自行任命尚書、刺史、征虜將軍以下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