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明天有事。”她突然說。
電話那端沉默了片刻,然後爆發了:“林婉清!你彆給臉不要臉!你知道多少人想攀這個高枝嗎?”
“我知道,但我真的有事。”婉清的語氣出乎意料的堅定。
掛斷電話後,她的手還在發抖,但內心卻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
第二天,婉清做了一場特彆的直播。她沒有跳熱舞,沒有唱流行歌,而是穿了一件簡單的白色毛衣,素顏出鏡,和大家分享昨天聽講座的心得。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周易》中的比卦,”她微笑著說,“水地比,象征著相依相存的關係...”
令人意外的是,這場直播的反響出乎意料的好。雖然禮物收入不如往常,但彈幕裡多了許多真誠的討論:
“主播今天好有氣質!”
“原來易經這麼有意思”
“期待更多傳統文化分享”
下播後,婉清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的短信:“剛看了你的直播,很驚喜。沒想到你對易經有這麼深的理解。——陳誌遠”
婉清的心跳突然加速。他怎麼找到她的直播間的?
她回複:“陳老師?您怎麼...”
很快有了回信:“博物館的同事是你的粉絲,認出了你。說得很好,水地相依的理念確實值得更多人了解。”
婉清的臉紅了。一方麵羞愧於自己的主播身份被發現了,另一方麵又為他的認可而欣喜。
他們開始通過短信交流。陳誌遠不僅精通易經,對河北的傳統文化也如數家珍:正定古城的千年滄桑,趙州橋的建造智慧,蔚縣剪紙的精妙絕倫...
婉清發現,這個她生活了多年的河北,原來有這麼多她不知道的文化瑰寶。
三天後,陳誌遠邀請她去正定古城實地考察。“紙上得來終覺淺,”他說,“我想帶你親眼看看那些古籍中記載的景象。”
他們漫步在正定古城的青石板路上,隆興寺的千年古柏蒼勁挺拔,淩霄塔的風鈴叮當作響。陳誌遠講述著這裡的曆史典故,言語間滿是熱愛與敬畏。
在一處僻靜的院落裡,他們發現了一幅壁畫,描繪的正是水地相依的景象:大地母親滋養萬物,河水在她懷抱中蜿蜒流淌。
“你看,”陳誌遠輕聲說,“古人早就懂得這個道理。天地萬物,相依相存,就像比卦揭示的那樣。”
婉清望著壁畫,忽然有所感悟:“所以最好的關係,不是誰依附誰,而是相互成就?”
陳誌遠讚賞地點頭:“說得很好。水因地而有形,地因水而有生機。這就是比卦的精髓所在。”
回去的路上,夕陽西下,他們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時而交錯,時而分離。婉清偷偷看著身邊的陳誌遠,他正專注地講述著開元寺鐘樓建築特點,眼鏡後的眼睛閃著光。
「這男子,」婉清心想,「就像厚重的大地,沉穩而可靠。而我這漂泊無定的水,是否也能找到歸宿呢?」
陳誌遠突然停下腳步:“婉清,你有沒有想過,將傳統文化融入你的直播中?現在的直播內容太同質化了,如果你能開創一種文化直播的新形式...”
婉怔住了。這個建議,像是為她打開了一扇新的門。
“但我懂得太少了,”她猶豫道,“怕是會貽笑大方。”
“我可以幫你,”陳誌遠脫口而出,隨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鏡,“我是說,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提供一些專業知識。”
婉清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多久沒有人這樣真誠地想要幫助她了?而不是想著從她這裡得到什麼。
“為什麼幫我?”她忍不住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誌遠望著天邊最後一抹晚霞,輕聲說:“因為我相信,文化的傳承需要新的形式。而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願意學習的心。”
分彆時,陳誌遠送給婉清一本《周易譯注》。“希望這本書對你有幫助,”他說,“尤其是比卦那部分,值得反複品味。”
回到公寓,婉清翻開書頁,看到比卦章節處夾著一枚書簽,上麵寫著:
“水在地麵上流,地承載水,水滋潤地,二者相依共存。——願你能找到相依之道”
書簽背麵,是陳誌遠的電話號碼和一行小字:“如需探討,隨時聯係。”
婉清將書簽貼在胸前,感到一種久違的悸動。那不隻是對一個男子的心動,更是對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向往。
她走到窗邊,望著城市的夜景。霓虹燈依然閃爍,但這一次,她看到的不是浮華與誘惑,而是萬家燈溫暖。
手機響起,是醫院發來的催款通知。母親的手術費還差兩萬多。婉清的心沉了一下,但很快又抬起頭。
她想起陳誌遠的話——“水因地而有形,地因水而有生機”。
也許,她真的可以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一條既不清高也不淪落的路?
婉清打開電腦,開始策劃下一期直播內容:正定古城的文化之旅。她要將今天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的人。
窗外,一輪明月升起,清輝灑滿人間。婉清忽然覺得,這個冬天,或許不會那麼冷了。
因為她知道,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人,像厚重的大地一樣,願意承載她的迷茫,滋潤她的成長。
而她,也將如流水一般,為他帶來新的生機與可能。
水地相依,終見真情。
喜歡愛情六十四封請大家收藏:()愛情六十四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