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沒說話,徑直走到主頻儀前。顯示屏上,綠色曲線平穩延伸,毫無波動。他伸手按下回放鍵,調出過去二十四小時的全頻譜數據。畫麵滾動中,一條極細微的雜波曾在淩晨三點零七分閃現,持續不到兩秒,隨即被係統自動吸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放大那段波形,對比旁邊一份舊檔案——正是當初破解《河圖洛書》時記錄的隕鐵共振頻率。
“他們在試。”他終於開口,“用搶到的東西,模仿我們的頻率。”
屋內一片寂靜。
“可他們不知道。”他指尖敲了敲屏幕,“真正的核心不在圖紙上,也不在機器裡。”
李青蘿走過來,看著那條被吞噬的雜波:“而在這些稻杆裡。”
“對。”陳墨收回手,“他們可以複製外形,能造出一樣的殼,甚至接上線路。但他們沒有種過地,不懂怎麼讓一株稻子,長成我們需要的樣子。”
他轉向值守技師:“立即起草技術手冊,內容僅限材研坊內部流轉。標題寫——《生物絕緣體標準化培育流程》。”
“要不要加密?”對方問。
“不用。”他說,“讓他們看。看得懂的人,早就在這兒了;看不懂的,就算拿到全文也沒用。”
黃昏,材研坊燈火通明。
李青蘿坐在檢測台前,一根根檢查新一批炭化稻杆。每一根都被切成標準長度,壓入模具前還需稱重三次。她手中的鑷子幾乎沒停過,眼睛已布滿血絲,但仍堅持核對最後一組數據。
“第三批合格率百分之九十八。”助手遞上記錄本,“剩下兩根偏差超過千分之五,已剔除。”
她點頭,在本子上蓋下紅色印戳:“明日早課,所有人重學誤差控製標準。”
話音未落,一陣急促腳步聲傳來。一名學徒抱著一台剛組裝好的穩定器衝進來:“高台要求緊急測試!剛剛收到鷹訊殘碼,北境烽燧連點三夜,可能是總攻前兆!”
李青蘿放下筆,接過設備迅速接線。電壓升至臨界值時,指示燈由紅轉綠,持續亮穩。
“能用。”她說。
“幾台準備好了?”
“加上這台,共七台。其餘正在封裝。”
“全部調往高台。”命令來自門外。
陳墨走進來,肩披外袍,腰間掛著青銅腰牌。他看了一眼桌上整裝待發的箱子,問道:“最遠能維持多久?”
“連續工作不超過六個時辰。”她答,“之後必須冷卻兩時辰,否則蜂蠟會軟化。”
“夠了。”他說,“隻要撐到第一批蒸汽艦隊進入長江主道。”
他提起一台穩定器,沉甸甸的,外殼還帶著打磨後的溫熱。走出門時,回頭看了她一眼:“你今晚不必守在這裡。明天還有更重要的事。”
她沒應聲,隻是將最後一份檢測報告塞進防水油紙袋,交到隨行護衛手中。
調度高台之上,主頻儀綠光靜靜流淌。
陳墨站在控製台前,手中握著那根染血的狼頭杖。遠處,七台穩定器並列安放,連接著地下主纜。信號燈逐一亮起,係統自檢完成。
風從湖麵吹來,卷起他衣角。殘破的“天工”旗仍在斷牆上飄動,一角掃過新建的材研坊屋頂。
他低頭看了看腕表,時間指向戌時二刻。
北方天際忽有一道火光騰起,短暫照亮雲底,隨即熄滅。
他握緊杖身,另一隻手按在啟動鈕上方。
喜歡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請大家收藏:()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